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荔枝农药使用方法

1、敌百虫;广谱性、高效低毒的有机磷农药。具有强烈的胃毒和触杀作用,是目前防治荔枝蝽使用得最普遍、效果最好、价钱最便宜的一种药剂。此外,对蛀食果实、取食叶片和嫩梢的多种鳞翅目幼虫、金龟子成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常用浓度为90%敌百虫600~800倍液。但对蚜虫、螨类的效果较差。

荔枝农药使用方法

2、乐果;广谱性、中等毒性的有机磷杀虫、杀螨剂。有明显的内吸作用,能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而运转周身,因此特别适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蓟马、蚜虫;荔枝瘿螨等。常用浓度为40%乳油l000倍液。

3、氧化乐果;广谱性、内吸性杀虫、杀蜗剂。可防治多种刺吸式口器的害虫,特别是对乐果已经产生抗性的蚜虫、螨类及蚧类,对荔枝瘿蚊卵及初孵幼虫有特效;常用浓度为40%乳油1000~2000倍液。因为具有很强的内吸作用,故既可用作快速喷雾,也可采用根施、涂抹、包扎等多种施药方式。氧化乐果属高毒农药,且残留期长,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果实采收前1个月内禁止使用。建议最好用作冬春清园。

4、亚胺硫磷;广谱性杀虫、杀螨剂,有触杀、胃毒及一定的内吸作用,中等毒性。25%乳油800~l000倍液常用于防治蚜虫、蓟马、瘿螨、鳞翅目的幼虫等。

5、速扑杀(又名杀扑磷);速扑杀具有很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有较强的渗透能力,能渗入昆虫体表的蜡质层,对蚧类有特效。常用浓度为40%乳油600~800倍液。属高毒农药,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果实采收前功尽弃个月内禁止使用

6、喹硫磷;广谱性杀虫、杀螨剂,具触杀和胃毒作用,但无内叹作用。有良好的渗透性,故有一定的杀卵作用。常用于防治荔枝蒂蛀虫、瘿螨及蚧类,.常用浓度为25%乳油800~1000倍液。喹硫磷对蜜蜂及鱼类剧毒,施用前必须先将蜂群移走。

7、万灵(又名灭多威);属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杀虫谱广,药效迅速。它在作物上分解较快,故残留期较短,更为突出的是对某些害虫的卵杀伤力,目前尤其广泛用于瓜、果、莱、烟草等作物的蓟马防治。对荔枝蓟马的防治,可用24%水溶性液剂600~800倍液喷雾。但万灵乃属高毒农药,故施用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8、杀虫双;杀虫双是70年代我国自行开发的有机氮类农药的一个新品种,其作用机制、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大体与巴丹相同。但因为它是国产农药,价格便宜,很受欢迎。在荔枝生产中常用25%水剂500倍液防治蒂蛀虫、尖细蛾、卷叶蛾、红头囊螟、蓟马、蚜虫、瘿螨、瘿蚊等多种害虫。

9、巴丹;巴丹是沙蚕毒素的一种衍生物,胃毒作用强烈,同时具有触杀作用和一定的拒食、杀卵作用。杀虫谱广,可广泛用于防治粮食作物、果、莱等多种作物的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等多种害虫。由于巴丹的杀虫机制是阻滞昆虫神经系统的传导,这与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作用机制完全不同,因此尤其适用于对这些种类农药已产生抗性的害虫的防治。巴丹具有良好的内吸作用,除喷雾外,还可用作根区施药。巴丹虽属中等毒性,但对蚕和鱼类高毒,因此在养蚕和养鱼区一般不宜使用。荔枝产区常用50%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防治卷叶蛾、红头囊螟、蓟马等。

10、氰戊菊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广谱、高效、中毒,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对害虫作用迅速,击倒力强,对鳞翅目幼虫及同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双翅目害虫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对螨类、蚧类无效。可用于防治荔枝小灰蝶、尺蛾、刺蛾等幼虫,常用浓度为20%乳油5000~8000倍液。由于氰戊菊酯沿用的时间较长,已经有不少种类的昆虫对它产生了抗性,而且对寄生蜂等天敌昆虫的杀伤力大,所以在实际使用时必须注意抉择。

11、溴氰菊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除具有很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外,还有一定的驱避和拒食作用。其余特性与氰戊菊酯相似。溴氰菊酯与敌敌畏混用对防治金龟子成虫有特效。常用浓度为2.5%乳油2500―5000倍液。

12、氯氰菊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它对光热稳定,因此在贮存期间性能比较稳定,在田间施用后的残留期较长,防治对有机磷农药已产生抗性的害虫效果良好,其余特性与氰戊菊酯相似。氯氰菊酯对荔枝蒂蛀虫、尖细蛾、卷叶蛾等有特效,常用浓度为10%乳油1500~300倍液。

13、石硫合剂;用石灰和硫磺加水煮制而成,药液红褐色,有臭蛋味,有效成分是多硫化钙,既可杀虫、杀螨,又可杀菌,可用于防治蚧类、螨类、白粉病、炭疽病等。由于它具有原材料价格便宜、制作容易、病虫不易产生抗性、持效期较长等优点,所以常用作果园冬春清园的药剂。使用浓度依季节而异,冬春清园用1~2波美度,秋季用0?2~0.4波美度,夏季高温期间不宜使用,以免对作物可能产生药害。石硫合剂呈强碱性,故不能与―其他农药混合使用。

目前化学农药是快速有效地控制农业病虫的一种手段,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不仅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而且还会带来很多坏的后果,如环境污染、伤害有益生物、害虫抗药性和再猖獗等。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据防治对象及发生特点,选择最有效的药剂和施药时期每种害虫、病害在发生阶段都有对药剂最敏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用药,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用药量少,减少农药污染。如为害樱桃介壳虫,它们的幼虫期没有介壳或蜡质层薄,药剂容易穿透虫体体壁发挥药效,所以介壳虫幼虫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2)农药用量要准确,不准随意加大和降低用量农药的推荐用量是经过药效试验确定的有效用量,随意加大农药用量不仅浪费药剂、加速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同时会污染环境和伤害天敌生物,有可能产生药害;降低用量防治效果会下降。(3)选择合理的施药器械和施药方法农药有多种剂型,分为乳剂、可湿性粉剂、粉剂、颗粒剂、油剂、水剂等,不同的剂型需要用不同的施药器械和施药方式,方能达到满意的作用效果,乳剂和可湿性粉剂需要对水喷雾使用,粉剂需要喷粉器械喷粉施用,颗粒剂需要撒施到土壤或水面施用,油剂需要超低容量喷雾器喷雾施用。

另外,果树属于高大冠覆盖作物,用药液量大,适合选用高压机动喷雾器械,这样可以使药剂全面覆盖到叶片、果实、枝干等,病虫无藏身和逃避之地,彻底消灭病虫害。(4)科学混用和交替使用农药农药混配和混用不是任意两种或多种药剂简单混在一起的事情,必须根据其物理和化学特性、作用特点、防治目的,选择其适应的药剂进行混合,方能达到扩大防治谱、增效、减缓抗药性、节约用工的效果,反之会出现药害、减效、增毒等后果。如菊酯类杀虫剂与碱性农药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混用,会出现水解降低药效。目前,有许多已经加工好的混配制剂可以直接使用,生产中需要混用时需先取少量药剂混在一起,喷洒到个别枝条上,观察混合后是否产生沉淀、结絮,对防治对象效果如何,对果树有无药害等。

一般,害虫连续用一种农药防治容易对该药剂产生抗药性,同时也对同类药剂产生交互抗性,防治效果显著下降。因此,在同一年份,果园内必须几种、几类药剂交替使用,以避免产生抗药性,保证防治效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52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