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养殖技术
母猪怀孕后,受精卵即开始生长发育,母猪除了满足本身营养需要外,还要供给胚胎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因此,怀孕前期必须给母猪多喂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饲料,并适当搭配青绿饲料,饲料的品质一定要好。怀孕20天左右,受精卵开始移植到子宫角上,形成胎盘,但此时期容易流产。因此,平时要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防止母猪跌倒、打架、挤压及防止饲料、环境突然变化和患病。严禁饲喂发霉、腐败、变质、冰冻的饲料,饲料营养要全面,以免引起受精卵发育停止,以致死亡。怀孕两个月以后,要单圈饲养,每天加强运动和晒太阳,严禁鞭打快赶、跳沟等,以防流产;怀孕3个月以后,母猪进入重胎期,此时青饲料可适当减少,精饲料要比前期增加,日喂料为2.5千克左右,尤其要注意蛋白质饲料和钙质的补充。待母猪临近分娩时,精饲料应适当减少,避免发生乳房炎和大便干结,以保证小猪能顺利产下。
在家庭规模养猪中,单一养猪在经营有方的情况下,也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养猪的饲料是一次性利用,损失和浪费较大。如果采用综合饲养,就可使饲料一次性利用为多层次增值利用,经济效益会更好。
常见的生产模式有以下几种:
(1)猪-鱼综合饲养
用饲料养猪,猪粪喂鱼,可节省鱼的饵料成本,提高鱼的产量,起到互补作用,从而发挥综合效益。
(2)鸡-猪-鱼综合饲养
用饲料喂鸡,鸡粪经处理后作部分猪饲料,猪粪作鱼的饵料,在鱼塘里养水浮萍等用来喂猪,鱼塘泥又可作种植业的肥料,这样形成鸡-猪-鱼-粮-草的良性生态循环。
(3)养猪-加工结合模式
利用酒厂、糖厂、面粉厂、酱油厂、豆腐坊等加工副产品,如酒糟、糖糟、麸皮、酱精、豆渣等作饲料喂猪,可节省一部分养猪精饲料,养猪加工双增收。
(4)猪-果结合模式
在果林空隙处栽种各种饲料作物,用于喂猪,用猪粪给果树施肥,既可减少肥料开支,又可降低养猪饲料成本,从而达到猪、果双丰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52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