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坎修筑
(一)石埂选材
自然灾害的发生,尤其是地震、泥石流、滑坡和崩塌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石块,这为土地平整工程中的石埂砌筑提供了良好的石材,因此,要求石坎砌筑时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这不但加固了田坎,还大大地节约了成本。
选用块石的材质应该坚实、新鲜、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块石应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整,无尖角,石料的尖锐边角应凿去。所有垂直于外露面的镶面石的表面凹陷深度不得大于2厘米。块石最小边尺寸不宜小于30厘米,最小厚度不宜小于15厘米。当石块厚度达标,外露面宽度和长度小于30厘米时,为使砌石稳固,砌面美观,连续使用不得超过4 块。选用块石还应满足一定的物理学性质,见表7-1。
表7-1 砌筑石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质量标准
(二)石坎修筑
因复垦区存在潜在自然灾害隐患,虽然可通过工程措施减少或避免破坏,但是也要加强单体工程的工程质量,改进各单元结构。灾毁地土质一般黏性较低,因此施工时边坡开挖比应大于1:0.3,然后回填并分层夯实。石埂砌筑前将基础表面浮渣清理干净,基础埋深要求不小于30厘米。因选用的块石是自然形成、未经过加工的,砌筑前要对部分形状和尺寸不满足砌筑要求的石块进行必要的人工修整。石坎坡面应有均匀的颜色和外观,砌石应垫稳填实,与周边砌石靠紧,严禁架空,采取一层与另一层错缝锁结方式铺砌,砌缝的宽度不应大于25毫米,砌石边缘应顺直、整齐牢固,严禁出现通缝、叠砌和浮塞。内外铺设选用块石一致,不得在外露面用块石砌筑,而中间以小石填心;不得在砌筑层面以小块石、片石找平,护坡顶应以大石块压顶,所有明缝均应用小片石料填塞紧密。
(三)土坎整修
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田坎大量垮塌,必须对这部分田坎进行整修。土质、土壤干容重和土坎坡度是影响土坎稳定性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整修时应选择土壤黏性大的,土壤黏性越大,土坎越稳定,而损毁土地土壤往往砂土混杂,黏度不够,因此必要时必须异地取土;土壤的干容重越大,土坎的压实度越紧,土坎也就越稳定,一般容重达到1.4吨/米3时,土坎稳定性较好;土坎高度一般要求在2米以下,该范围内最安全和经济的坡度应在75°左右,考虑到灾区实际情况,可把坡度降为70°,以提高其抗风险能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56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