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荧光素钠染色原理

在肿瘤细胞外间质中染色,医生便于观察。荧光素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易溶于水,溶液呈黄红色,并带极强的黄绿色荧光,在手术时由静脉血管推入,聚集在肿瘤细胞外间质中,使医生在普通显微镜及肉眼下均能较好的分辨肿瘤与正常脑组织,推动手术顺利进行。

荧光素钠染色原理

什么是荧光?什么是磷光

一、两者的应用不同:

1、DAPI的应用:可以用于活细胞和固定细胞的染色。

2、hoechst的应用:主要用于活细胞标记。

二、两者的特点不同:

1、DAPI的特点:当DAPI与双股DNA结合时,在荧光显微镜观察下,DAPI染剂在358nm(紫外线)处有一个最大吸收峰,并在461nm(蓝)处有一个最大发射峰,其发射光的波长范围含盖了蓝色至青绿色,因此在荧光显微技术中DAPI被紫外线照亮且被蓝或青色滤镜检出。

2、hoechst的特点:Hoechst染料的荧光强度随着溶液pH升高而增强。

三、两者的概述不同:

1、DAPI的概述:DAPI即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是一种能够与DNA强力结合的荧光染料,常用于荧光显微镜观测。

2、hoechst的概述:Hoechst染料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浓度可高达10mg/mL.水溶液可在4 °C避光保存至少6个月。长期储存于≤-20 °C。

百度百科-DAPI

百度百科-hoechst

磷光是一种缓慢发光的光致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通常具有和基态不同的自旋多重度),然后缓慢地退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的波长长的出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而且与-{zh-cn:荧光;zh-tw:萤光}-过程不同,当入射光停止后,发光现象持续存在。发出磷光的退激发过程是被量子力学的跃迁选择规则禁戒的,因此这个过程很缓慢。所谓的"在黑暗中发光"的材料通常都是磷光性材料,如夜明珠。

荧光(fluorescence):由多重度相同的状态间发生辐射跃迁产生的光,如s1→s0的跃迁。

分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由于电子跃迁而由被激发分子发射的光。物质经过紫外线照射后发出荧光的现象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自发荧光,如叶绿素、血红素等经紫外线照射后,能发出红色的荧光,称为自发荧光;第二种是诱发荧光,即物体经荧光染料染色后再通过紫外线照射发出荧光,称为诱发荧光。

磷光和荧光的区别:磷光是不同多重度的状态间辐射跃迁的结果,由于该过程是自旋禁阻的,因此与荧光相比其速度常数要小的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56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