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福建柏的栽培技术

选择15~40年生的母树采种,插种前用0.1%福尔马林或0.1%高锰酸钾消毒,采用撒播再覆盖稻草,发芽率一般可达80%以上。在高温季节应及时搭棚的遮荫。当二年生苗高50~60厘米,侧根本发达时可出圃造林。

福建柏的栽培技术

福建柏可用种子繁殖,每亩播种量约4公升。一年生苗最高可达30-40厘米,出苗后可适当遮荫。夏季可用清粪水拌和少量疏酸亚铁浇于幼苗根部,防止发生立枯病。小苗留床1年待二年生再出圃。造林以冬季成活率较高。

播种繁殖时在惊蛰”前3~5日。播种前种子用0.1%高锰酸钾液消毒2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阴干,用钙镁磷肥拌种。苗期常有立枯病危害,枝干和根系常有白蚁危害,应注意防治。2~3月播种。出土后要遮荫。造林地以山坡中部以下缓坡及山洼等土层较厚的为宜。每公顷可栽植3000~3600株。

福建柏对立地条件要求较严,应选择山地造林为好。块状整地,挖穴回表土,穴规格为 40×30×20cm ,株行距以 1.7×1.3m ( 300 株/亩)或2×1.7m ( 200 株/亩)为宜。穴内要清除草根、石块等杂物。选用1~2 年生健壮实生苗造林。以晚冬早春为宜。在风大干旱地栽植时应注意苗梢不“反山”(即鳞叶的正面朝下坡,有白粉气孔线的背面向上坡), 须根舒展,适当深栽,适当密植。

福建柏较为耐荫,它与杉木、柳杉、马尾松、樟树、擦树、火力楠、闽楠等树种混交造林,都表现出生长稳定、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造林当年苗大小,易被杂草覆盖,栽植3个月后应及时除草扩穴一次。在秋季杂草种子成熟前(9~10月)再除草松土一次。以后每年抚育1~2 次,连续抚育3年,至幼林郁闭为比。

抚育间伐:10~14年开始第一次间伐,17~20 年进行第止次间伐,间伐时结合进行人工整枝,去掉树冠中下部枯死的枝条。 如果被害植株少,或虫数不多,一般用竹片等物将虫体刮除即可;在若虫孵化期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洒,还可以喷洒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杀除。

⑴叶斑病。此病发生在叶片上,湿度大的天气,此病易于发生。病斑直起初为褐色小斑,周边呈水浸状褪绿色,并呈轮纹状扩展,圆形至椭圆形,边缘褐色内灰白色。后期病斑中心出现黑褐色霉斑,潮湿条件下变成黑褐色霉层。防治此病的方法是及时清除病残叶片;发病初期或后期均可用0.5%-1%的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

⑵炭疽病。此病也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可蔓延至叶柄上。病斑初期呈水浸状小黄斑,扩展后是椭圆形至不规则状的褐色或黄褐色,稍显轮纹状,后期病斑连成一片呈干枯状,并产生轮纹排列的小黑点。这种病主要是通风不好,有介壳虫危害时有利病害的发生。防治此病的方法是加强养护、增施磷、钾肥;发病初期可用0.3%~0.5%等量式波尔多液(或60%代森锌800-900倍液,或70%托布津1500倍液)喷洒。

⑶褐软蚧。此虫食性复杂,能危害很多植物,是其中被害花卉之一。褐软蚧危害植物时,一般群集在叶面或嫩叶上,刺吸植株液汁,同时排泄粘液,其排泄物易引起煤污病菌大量繁殖,使茎叶变黑,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造成生长势弱,叶片枯黄,有碍观赏。发生严重时,枝茎上布满虫体,造成植株枯黄,影响生长。

种植花草的方法:

1、将准备好的花盆清洗一遍,再将新鲜的土壤让太阳晒晒一下,再将土壤进行翻动;

2、每天早上和傍晚对花盆里的种子进行浇水,如发现种植的效果不是特别可好,可适当的浇点茶水或者是茶叶渣等;

3、当花草长到一定大小时,记得要移盆,因为小些花草刚开始比较小,但是长大了,花盆的尺寸就不合适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另外移盆的时候一定要特别小心,别把花草的种部给伤到,不然会影响其生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56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