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源远流长,那么我国的茶及茶文化对国外有什么影响呢?
在神话里,神农尝百草时发现了一味可以清热解毒的植物,谓之荼。商周时,巴人以芳蒻、香茗纳贡天子。三国有荼荈以代酒。南北朝时可茶饮为祭。唐时饮茶之风已弥漫朝野,茶圣陆羽做出千古名著《茶经》。宝鼎两年,蒸青茶东渡日本,贞观时期,茶马古道将茶带往西域,从西域传向世界各地。
之所以要先简单讲述一下茶的历史,是因为只有了解历史之后,确定茶的起源、发展与传播史,才能够更好的了解茶与茶文化在我国的地位,以及在传播开后对世界的影响。当然上面写的十分简陋,只能让大家有个简单的了解一二。了解曾经过往后,再来看看现在,在全世界,有20亿左右的人口喜爱喝茶,这些人分布在五大洲的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基本上可以说茶饮无处不在了。
可以这么说,当今世界上流传最广泛的茶种、制茶方式和饮茶习惯,都是起源于我国,在漫长的时光中,通过茶马古道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出去的。在这个过程中,茶不仅仅只是作为单纯饮料的存在,而是将茶文化也一并传播了出去,离我们越近的国家,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以日本为例,唐时的日本僧人最澄将茶种带回日本并进行了种植,南宋时僧人荣西禅师在中国交流佛学时,对茶也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写出《吃茶养生记》一书,他也被日本人民尊为茶祖。同样是南宋,日本另一位高僧将中国佛寺中的茶具和吃茶方式带回了日本后,才有了之后日本茶道的兴起。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日本茶道里面抹茶的吃茶方式、讲究的?清净和寂?的精神,无不和宋时的?点茶?吃法、佛教的精神有着密切联系。
至于欧美国家,虽然茶的传入时间并不长,但茶也已经是最重要的饮料之一,并且根据当地风俗人情,慢慢衍变出更符合当地人习俗的吃法。
在茶叶向世界传播的这个过程中,茶本身已经变成了一个载体,茶与茶文化都是通过这个载体完成传播,并且彼此有了沟通的渠道,增加对彼此的了解与认知。是中国认识世界的机会,也是世界认知中国的上好窗口。
当今世界广泛流传的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都是由我国向外传播出去的。据推测,中国茶叶传播到国外,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约于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我国的茶叶就开始陆续输出至东南亚邻国及亚洲其他地区。公元805、806年,日本最澄、海空禅师来我国留学,归国时携回茶籽试种;宋代的荣西禅师又从我国传入茶籽种植。日本茶业继承我国古代蒸青原理制作的碧绿溢翠的茶,别具风味。
十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将中国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带至中亚以远。十五世纪初,葡萄牙商船来中国进行通商贸易,茶叶对西方的贸易开始出现。而荷兰人约在公元1610年左右将茶叶带至了西欧,1650年后传至东欧,再传至俄、法等国。十七世纪时传至美洲。印度尼西亚于1684年开始传入我国茶籽试种,以后又引入中国、日本茶种及阿萨姆种试种。历经坎坷,直至19世纪后叶开始有明显成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速了茶的恢复与发展,并在国际市场居一席之地。
1780年,印度于由英属东印度公司传入我国茶籽种植。至19世纪后叶已是“印度茶之名,充噪于世”。17世纪开始,斯里兰卡于从我国引入茶籽试种,复于1780年试种,1824年以后又多次引入中国、印度茶种扩种和聘请技术人员。所产红茶质量优异,为世界茶创汇大国。1880年,我国出口至英国的茶叶多达145万担,占中国茶叶出口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1833年,在帝俄时代从我国传入茶籽试种,1848年又从我国输入茶籽种植于黑海岸。1893年聘请中国茶师刘峻周并带领一批技术工人赴格鲁吉亚传授种茶、制茶技术。
20世纪20年代几内亚共和国开始茶的试种。1962年我国派遣专家赴几内亚考察与种茶,并帮助设计与建设规模为100公顷茶园的玛桑达茶场及相应的机械化制茶厂。1958年巴基斯坦开始试种茶,但未形成生产规模。1982年,我国派遣专家赴巴基斯坦进行合作。20世纪50年代阿富汗共和国试种茶。1968年,应阿富汗政府邀请,我国派遣专家引入中国群体品种。1962年我国派遣茶专家赴位于撒哈拉沙漠边缘的马里共和国,通过艰辛的引种实验,取得成功。
目前,中国茶叶已行销世界五大洲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引种了中国的茶籽、茶树,茶园面积247万多公顷,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饮茶人口20多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64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