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为什么说猪是“蠢猪”呢?

常常听见有人在说?蠢猪?,?笨得跟猪一样?,?蠢死了?,?猪一样的队友,?反正都是些借猪损人的话!

为什么说猪是“蠢猪”呢?

说真的,猪真的有那么蠢吗?

答案当然不是了,说猪蠢,那你只是看到了它的表面假象而已。猪,其实一点也不蠢,猪还挺聪明的,甚至还会使点小花招。

小时候农村人家里都养猪,少则一头猪,多则两头猪,没有养三头猪的。为什么呢?因为猪的食量大,没有那么多谷糠,多了养不起,而且,就为换个小钱贴补家用太费事了不值当,更重要的还是要种好地,多打粮食才对。

那时候农村人养猪,可用不起现在养猪用的成品猪饲料、添加剂、催肥剂什么的,就用谷糠,还有用麦皮,玉米,高粱,豆类等杂粮磨成粉作为精饲料。就这些材料也不是瞎用的,主要还是以谷糠为主料,其它精饲料只能是锦上添花地撒一点,就像钓鱼的饵料。

该喂猪了,猪槽里先倒上谷糠,喂猪人一手端着半小碗麦皮、玉米和豆类等杂粮磨粉而成的精饲料,另一只手持长把木勺,以热水将谷糠拌成稀糊状。把猪从猪圈里放出来,猪跑到猪槽边看见了猪食,嗅一嗅,不吃,直哼哼。其实喂猪的人也知道猪不会只吃谷糠的,喂猪人那是在等火候。可是,圈了好长时间的猪它饿呀,等着猪边哼哼着边伸下嘴去试探着要吃了,这个时候,只见喂猪人快速地往槽内谷糠上撒上了一层精饲料,长把木勺随即快速地在猪槽里搅动起来,目的就是要拌匀了,好让猪能吃干净了这槽猪食。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喂猪人刚撒下去精饲料还没能来得及搅匀的一瞬间,只见猪己奋不顾身地大口地吞食了起来,直吞咽得喉咙都作响。这个时候,就算喂猪人生气地用长把木勺击打猪的头部,也是为时太晚了。猪会在一边挨打一边含胡不清的乱叫中,疯狂地抢食光槽内的、那些浮在谷糠表面还未搅匀的精饲料。接下来,猪又会只哼哼着,不进食。它那是在等着喂猪人再一次撒精饲料呢,不撒就不吃。没办法,喂猪人也习惯了猪的这种?要挟?,骂骂咧咧地还是将剩下的半碗精饲料撒在了猪槽里,扬长而去了。喂猪人离开后,猪会一点不剩地吃光了满槽猪食,然后,很满足地扭着它那个肥大的猪屁股,哼哼唧唧地一路走过去,挑选一个有太阳光晒得着的地方,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

猪,还是挺聪明的,猪,也会耍花招。还有还有,猪肉很好吃,每顿饭大都离不开要有猪肉菜的。

谁说猪就一定是蠢猪呢?蠢猪不蠢,只是头猪。

为什么猪那么聪明!!!!!!!!!!!!!!!

 猪的象征意义

 猪的第一个象征意义:有福有财

 在农耕社会,猪和马,牛,羊,鸡,犬共为“六畜”,如果家里没有养猪,就不成为“家”。同时猪也是财富的标志,从猪的扑满造形,可知猪可存满财富,由此认为猪是“富有”的象征。猪自古以来也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全身都是宝。肉可食,皮可制皮革,毛鬃可做刷子,为人类贡献巨大。古时候还会用猪代表财富和生育。游农经济的时代,猪的饲养成本比定居农业时代饲养成本高,价值也更大。商朝时期的猪被人认为是贵重、吉祥的礼物。

 猪的第二个象征意义:温和

 猪的性情很是温驯可爱。它有圆滚滚的外表,和气量宽广的胸怀。猪憨厚老实,心宽体胖,代表心中坦然无憾,身体舒泰安康。它质朴厚道、忍辱负重。其实猪是个大智若愚的动物,它没有棱角,不露锋芒,敢于承受,用温和的姿态度过平凡的一生,能给人带来许多益处,也象征着一种吉祥圆满的人生态度。猪的生性温和,不善嫉妒,忍辱负重,随遇而安,因此象征和气、吉祥之家,福禄寿喜都会登门拜访。

 猪的第三个象征意义:懒惰

 猪在人们心目中,算是一个比较老实的家畜。它不像狗那么有灵性,能讨好主人,忠于主人,跟随主人,而圆乎乎胖滚滚的猪,除了就睡,睡了就吃,显得很懒惰。因为活动少,所以长得很快。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就是代表一种愚笨、懒惰、贪吃、好色的负面形象,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猪又象征着勇敢、厚道、忠诚、谨慎、诚实。

 猪的历史

 猪的历史要追溯到四千万年前,有迹象证明家猪可能来自欧洲和亚洲。在被人们发现的化石中证明有像野猪一样的动物穿梭于森林和沼泽中等。

 野猪首先在中国被驯化,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先秦时期 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周时代已有猪的舍饲。而后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对不同的猪加以区分的要求,商、周时代养猪技术上的一大创造是发明了阉猪技术。汉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养猪已不仅为了食用,也为积肥。这一情况促进了养猪方式的变化。汉代以前虽已有舍饲,但直至汉代时止,放牧仍是主要的养猪方式。当时在猪种鉴定上已知猪的生理机能与外部形态的关系,这对汉代选育优良猪种起了很大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逐渐代替了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养猪经验日益丰富。唐宋时期 隋、唐时养猪已成为农民增加收益的一种重要手段。元明时期 元代在扩大猪饲料来源方面有很多创造。明代中期,养猪业曾经遭受严重摧残,正德十四年(1519),因“猪”与明代皇帝朱姓同音,被令禁养,旬日之间,远近尽杀,有的则减价贱售或被埋弃。但禁猪之事持续时间不长,在养猪技术如猪品种鉴别和饲养方法等方面取得一些突破性成就。

 猪的文化

 古代经常用猪代表财富和生育,代表女性。在游牧民族的畜牧经济

 中,猪是难养的动物(猪不像牛、羊、狗那样适合游牧迁徙)。从这一点讲,很多讲肉食的字,从“牛”或从“羊”而极少从“豕”是非常好理解的。

 游农经济的时代,猪的饲养成本比定居农业时代饲养成本高,其价值也就更大。商代的猪被人认为是贵重、吉祥的礼物。

 随着种植业的发展、居住地的稳定(游农经济渐渐被定居农业经济取代)和猪的驯化,很多和猪有关的字产生出来,比如“家”(房子底下有猪。豕,意思就是猪)、“圂”(意思是厕所,即厕所通猪圈。现代中国南方和北方农村仍然能见到人的厕所就是猪圈、猪养在人的厕所里的实例。)

 另外,我们常说的“腥”、“臊”二字也和猪有关。《周礼·天官冢宰》上说:腥、臊不能食。《说文》上解释说,所谓“腥”,并不是肉闻上去的味道,而是肉中的星星”,指猪肉中有像米粒的星星点点的肉息(长有寄生虫猪肉绦虫的“米星猪”,或称“痘猪肉”);所谓“臊”,是猪身上油脂发臭。

 猪的民间习俗

 天津、河北等地有“肥猪拱门”的节日窗花,是用黑色蜡光纸剪成。猪背上驮一聚宝盆,张巾时左右各贴一张,表示招财进宝之意。

 其实猪是一种非常温厚可爱的动物,它有着圆浑厚重的体态,和气量宽广的胸怀[7] 。

 《大学》云:「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猪憨厚老实,心宽体胖,由于心中坦然无憾,所以身体舒泰安康。

 它质朴厚道、忍辱负重,每天吃着别人吃剩下的糟糠败食,忍受着别人「笨猪、懒猪」的指责辱骂,而依然故我,从不往心里去。

 其实猪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的聪明更多地显示在大智若愚之中。猪宝宝浑身都是宝,但是它没有棱角,不露锋芒,敢于承受,以和顺的姿态,展现平凡的一生,却带给别人很多的益处。

 那么您知道吗,这其实正是一种吉祥圆满的人生态度。何以见得?就让我们从「吉祥」二字的意涵说起。

 「吉」是形声、会意字,本义作「善」(见说文)。小篆「吉」,从士从口,「士」有闻一知十、以一优十之意。古人以「士」为品学兼优、足以为世人楷模的人。士人恶言不出于口,说好话、做好人。所以「士」人之「口」所出的言语为「吉」。

 你看,猪宝宝平日很少叫唤,更不会喋喋不休地说长论短。而这正是吉字最本然的内涵。

 口为祸福之门,我们想想,此言既出,是驷马都难以追回,因此出言须经深思熟虑,而非信口开河、意气用事。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不善的言语,可能引起人与人的争端、团体的不和,甚至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言语莫不以大局之和合为考虑标准,若是此言一出,客观上对他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甚至恶性的伤害,纵使是「无心非」,那也是「名为过」。所以,祥和祥和,「和」而后能「祥」。和气致祥,和气方能招致吉祥。

 中国曾是一个德厚流光的大国,以道德高厚,而影响深远。古人的智慧节操,留给我们的正是尽其一生,都能够趋吉避凶的.宝贵经验。古人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见《论语》)孔子所传述的礼,是以和乐为贵,而先王之道,以和顺之礼,最为和美。

 所以我们凡事要以和为贵,隐恶扬善,化解怨恨与冲突。古人说:「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天理人心,是我们言谈举止的行为准则,也就是待人要宽和,存心要厚道。尤其要善护自己的口德,千万不能使人兄弟不和、父子不睦。慎方能避祸,因此我们的言语,不能不慎重啊。

 再来看「祥」,「祥」也是形声、会意字,古以「羊」通「祥」。小篆「祥」,从示,羊声,本义作「福也」(见说文),乃福禄寿考等之总称。《尚书伊训》说:「作善,降之百祥。」先民以福祥皆神之所赐,故祥从「示」。又以羊是一种和善而又驯良的家畜,性情温和善良的人,每每容易获得福祥,故祥从羊声。

 猪的生性温和,如同温驯和善的绵羊。猪安分守己,且从不嫉妒别人的才能。它有着忍辱负重的节操,能忍而安忍。忍方能和,和方能随处吉祥。和气之家,福禄寿喜都会同时登门造访。

 合家团圆的新年,不禁使我们想到唐朝的张氏人家,历经九代都共同生活在一起,非常地和睦。到了唐朝,他们五世数百人同堂,合家欢聚其乐融融。高宗皇帝好奇地询问,他们持家的要道究竟是在哪里,张家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挥笔写下了一百多个「忍」字。

 金猪带来吉祥年,愿和顺、慎言、厚道、安忍,带给家国社会吉祥连连、吉祥年年。

 在中国

 在扫墓时除了会带上香烛、纸帛等祭品外,还会抬只乳猪去祭祖,烧乳猪在广东已有超过二千年的历史。在广东传统习俗中,烧猪或烧乳猪是各隆重场合的常用品。无论是新店开张

 、新剧开拍或是清明祭祖,都可常见抬出整只烧猪或烧乳猪作为祭祀用品。切烧猪有时更会是仪式的一部分,待仪式完成后,烧猪便会分给各参与者分享。清明分食乳猪等烧味食品,讲究的是“红皮赤壮”意头,寓意祖先保佑子孙身体强壮安健。

 在印度教

 保护神毗湿奴曾化身为野猪去拯救地球,打败了潜入海底地恶魔。在佛教、道教,星辰之神摩利支天乘豕或七豕所拉之车。

 在古希腊

 母猪适合作为得墨忒耳的祭品,由于得墨忒尔是古代最大的女神,所以有他自己喜爱的动物。而厄琉息斯秘仪的开始都会献祭一只猪。

 在天主教

 东正教和其他天主教团体,会将猪和圣安东尼联想在一起,因为圣安东尼是养猪的人的主保圣人。

 《圣经》旧约“利未记”第11章7节指出:“猪─因为蹄分两瓣、却不倒嚼,就与你们不洁净。”

 在《西游记》

 《西游记》中人物名。法号悟能。唐僧的二徒弟,原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耙。唐僧西去取经路过云栈洞,猪八戒被孙悟空收服,八戒从此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但是有时十分懒惰,一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

 猪的来历

 猪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家畜,民间称其为六畜之首。在生肖属相中排在最后,让猪作十二生肖的压阵之物,倒也名副其实。我国养猪历史已经有七、八千年了。在许多古人的墓葬中,远至新石器时期的人类遗址,都不乏猪的遗骸,因为他们常常以牲畜的多寡来标度地位和富裕程度,由此,葬猪或以猪做祭祀品就显得十分重要。家祭时,陈豕于室,合家而祭,故“家”是宝盖下有个“豕”字,这乃是今天我们所用“家”字的由来。也有人解释为农耕社会居室之下养一猪。

 古文中,关于猪的文字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方言》曰:“猪……关东谓之彘,或谓之豕,南楚谓之狶,其子之谓之豚,或谓之貕。吴扬之间谓之猪子。”汉字中的“貑”字为公猪之意,“豝”为母猪之意。在民间,猪有不少别名,“刚鬣”、 “亥氏”、“糟糠氏”、“黑面郎”、“乌将军”、“长喙将军”、“天蓬元帅”、“乌羊”,还有“乌金”……故而杜甫诗曰:“家家养乌金,顿顿食黄鱼”,有人解释“乌金”喻养猪生财之意。有趣的是,我国西南山区养的一种猪就叫乌金,在乌蒙山与金沙江一带,地域与形象、民俗竟如此有机地在猪的身上融合了,说明我国农耕文明中的猪文化内涵之丰富。我国民间常把猪比成好吃懒做的形象,猪八戒就是家喻户晓的人、猪、神三位一体的角色,虽是神话,但人性与猪情,鲜活生动,惹人喜爱,也多少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的民俗世情。在西方,猪的象征意义大同小异,个别地方则别于东方,古代德国有吹风笛的猪雕,代表色欲,认为梦见猪与性有关。苏格兰有使猪拉车的民俗。也有国家用猪寻找松果、爆破地雷甚至稽查毒品。在英语中,对不同的猪,也有语汇丰富的表达方式,猪叫Pig或Swine,公猪(野猪)叫Boar,母猪叫Sow,小猪叫Piglet,群猪叫Sounders。

 猪生肖的运势

 属猪人逢鼠年 其年运走劫财,经营谋利,财来艰难,工作可做,但太阳星高照,遇难有救星,桃花之事,乐后晦气顿来,要多加小心才是。

 属猪人逢牛年 其年运行正财,时来运转,财库顿盈,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夺利争财,机缘不断,岁中有小阻,虽有小耗财,但无大碍。应多行善好施,忌为富不仁,只有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永久昌盛。

 属猪人逢虎年 其年食神降临,并见官府,意外之事多,凡事多不利,但见东南日照,运势有增,追求功名利禄者,可向此方行,天地轮转,可有意外之收获。

 属猪人逢兔年 其年运行正财,转祸为福,财源足矣,在夏至之间有可能增官晋爵。岁末时防官鬼小人,免遭连累。凶时过后吉也,不妨广结善缘,多烧香拜见佛有利无害。

 属猪人逢龙年 其年运行正官,必得主权;出马他乡,凡事有乐无忧,然有小病小破费,岁逢月德,名旺贵重,爱虚荣,好豪华,慷慨好施,只怕名存财空。

 属猪人逢蛇年 其年走偏财,驿马奔他乡,事业多思转向,投机取巧,定有所得,而后须防大耗欺其财,披麻服当见,宜小心谨慎。

 属猪人逢马年 其年正行财运,财丰利厚,虽有天难伤害,沿有龙德紫徽二星保驾,遇难有救也。务必居安思危,否则来去空空,损了一年好运。

 属猪人逢羊年 其年运走正官,流年有顺,造就在机,必得其权,多做少言,一年声名平安上进。但宜谨慎,少奔他乡,不谋转业,三思而后行。

 属猪人逢猴年 其年运走偏运,岁动孝服,披麻哭声当见,是非口舌发生,三思而后行,生意平中有折,所幸厄运半载,岁末有获。岁初吉少凶多事万事不宜,应待时机。

 属猪人逢鸡年 其年有动荡不安之事,财库有破,利路欠通,经劳谋划,多半不成,本年在名权不在财,求财不利但当官有运,应见机行事,多结交贵人,若得天时、地利、人和定能如愿以偿。

 属猪人逢狗年 运起岁中,只因天时不吉,极难把握,幸而天喜佑临,转眠大醒必有一收获,不枉一年辛苦,吃苦耐劳是你求财的唯一途径,虽无大由,但收裕不少,应树立信心和勇气,千万不能懒惰。

 属猪人逢猪年 其年儿在岁,交友不利,事业不定,谋划不顺,凡事平常,本命使然也,朱吵在身,趋吉避凶。本年求财不利,切忌投资额大生意,一切以保守为宜。

猪——“我不笨,我有话要说!”

西方世界平常吃的动物中,猪无疑是最聪明的。猪的自然聪明程度与狗相等甚至犹有过之; 人可以养猪为伴,可以训练它们像狗一样懂得单纯的指令。乔治·欧威尔在《动物农庄》中 以猪为主角,不论在科学上还是在文学上都是站得住脚的。

当我们思考猪的饲养环境时,一定不要忘了它们的智力程度。凡是有情之物,不论聪明不聪 明,固然都应平等体念,但不同的动物因不同的秉赋而有不同的需求。身体的舒服是一切有 情之物的需求。我们已经说过,这一项基本需求是鸡类被剥夺了的;同样,猪也被剥夺。鸡 不仅要求身体的舒适,也需求鸡群社会结构;刚刚孵出来就没有母亲的体温与咯咯声,必定 会让小鸡若有所失,而研究发现,即使是小鸡都会因无聊而痛苦。鸡是如此, 那智力更高的 猪当然更为严重。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把商用猪放在半自然的围场中观察研究,发现有一 定的行为模式:它们会形成稳定的社会群,筑造公共猪窝,它们有排便场,是在猪窝之外, 而每天有许多时间在林地边缘用鼻子拱土。母猪要生产时,会离开公共猪窝,找一个适当的 地点,挖个坑,垫了草和小树枝,造一个自己的窝。它们在自己的窝里生小猪,大约在那里 住9天,才带着小猪回到群落。在现代工厂化农场中,猪根本就不可能按照它 们这种天性生活。

在现代工厂化农场中,猪除了吃、睡、站、躺之外,什么都不能做。它们大都没有草,没有 垫,因为那会使清理工作变得麻烦。用这种方式养猪,猪不致于不增加体重,但它们会无聊 ,会不快乐。猪农偶而也会发现他们的猪喜欢刺激。有一个英国农夫在《农夫周刊》写道, 他如何把他的猪养在一栋废弃的农场住屋,而发现它们围着屋子奔跑玩耍,在楼梯上下追逐 。结论中他说:

我们的家畜需要有变化的环境……形状、材料与大小不同的玩意 儿……它们也像人类一样,不喜欢单调与无聊。

这种常识性的观察现在已有科学研究来支持了。法国的研究显示,被剥夺了自由的或遭受挫 折的猪,如果给它们皮带或链子去拉,血液中的皮质酮(跟沮丧有关的一种内分泌腺)就会降 低。英国的研究显示,被关在光秃秃的环境中的猪是如此的烦闷,以致于如果给它们两个槽 ,一槽是食物,一槽是泥土,它们就会先去拱土,才吃东西。

关在光秃秃的,过于拥挤的环境中的猪和鸡一样,会“变坏”。鸡是互相啄毛,互吃;猪是 互咬尾巴。这会造成在猪圈里的互斗,结果减低了体重上的收益。由于猪没有喙,所以猪农给猪断的不是喙,而是尾巴。

美国农业部的说法如下:

对关起来的猪断尾是常见的办法,以免咬尾。所有的养猪户都应 这样做。在 尾根1/4至1/2英寸的地方用剪钳或其他钝器断尾有助于止血。有些业者用鸡的断 喙刀来断尾,这也有助于把断面烧灼。

这种建议是双重不当的。在我说明原因之前,我们先看一位养猪业者的坦率直言:

它们恨断尾——它们恨——我认为我们给它们多一点空间,就用 不着断尾 ,因为空间多一点,它们就不会发疯,不会卑鄙。有足够空间,它们实际上是很安静的动物 。但我们负担不起。这样的猪舍会花太多钱。

除了更多的空间,还有另一个可能的补救办法,这是一位有领导地位的农场动物研究员所建 议的:

可能的根本原因……在于猪用了不平常的方式做了它们猪类特有 的行动, 因为找不到适当的目标。把地上铺了草,咬尾巴的事件就发生得少,可能至少部分原因是草 有“娱乐”效果。

现在我们可以明白何以美国农业部的建议是不当的了。第一,完全没有提到断尾时须用止痛剂或麻药。第二,完全没有提到之所以需要断除猪的尾巴是表示过于拥挤或剥夺了草或可 以玩耍的任何东西。问题之所以发生,可能是因为猪太无聊了,只要有任何足以吸引注意力 的东西就会去咬;而如果某一只猪的尾巴受伤流血,有些猪就会被血所吸引,咬得更厉害。 不论美国农业部还是养猪业者,要以断尾来解决问题,却不思给予它们所需的 空间,都呈现了现代家畜业的典型心态。

被关起来的猪和被关起来的鸡另一个相似之处是因沮丧而痛苦,有不少会因之而死。由于猪 比鸡的单只收益更大,因此猪农比鸡农更重视每一只猪的情况。这种情况有一个名称,叫做 “猪沮丧症候群”——在一本农业期刊上,将此症描述如下:“极端沮丧……僵硬,皮肤长 脓疱,气喘,焦虑,而往往——突然去。”这种情况对猪农特别不利,“因 为往往在猪长 到已经接近出售的重量,投资已经全部花下去之后,你突然失去了已经登记好的猪。”

有很明显的证据可以看出,把猪关起来养的情况越普遍,猪的沮丧症候群就增加得越快。 被 关起来饲养的猪是如此的脆弱,以致任何些微的骚扰——包括不熟悉的声音,突然的光亮或 农夫的狗——都会引起症状。但是,如果有人建议消除囚禁饲养法以降低沮丧和压力,则所 得的反应几乎一定和数年前“农夫与畜牧业者”期刊所表现的反应一样——那时,把猪囚禁 饲养尚属新颖,而由沮丧与压力导致的死亡也刚开始受到注意:

这些死亡不会冲消因较多的总生产量而得的收益。

养猪业目前还没有像养鸡业一样那么普遍采用囚禁饲养法。但趋势正往这方向前进。密苏里 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早自1979年,54%的中型业者和63%的大型业 者就已采用完全的囚禁饲养法。而大型业者对市场的主控正日益加强。1987年,国立农 业公司主席威廉·浩曾说:“10年内,养猪业将和现在的养鸡业一样,真正有份量的业者不 会超过100。”老故事一再重演:家庭式小农场被大工厂挤出行外,而大工厂 每年“制造”5万只到30万只猪。世界上最大的肉鸡公司“泰森食品”每星期杀鸡850万只; 现在, 要进军猪肉市场了。该公司拥有69座产猪与养猪场,每年送屠的猪超过60万只。

所以,大部分的猪现在也在室内度其一生了。它们在产猪场被生下来,在育猪场被哺育一段 时候,再在养猪场被养到可以送屠的重量。除非被留做种猪,它们只活5至6个月,体重约 220磅。

改用囚禁饲养法,是为了节省劳工成本。在密集的饲养法下,一个人据说就可以处理整整一 个养猪场——这当然是拜自动喂食与条板地面之赐。条板地面可以让粪便流下,以便清理。 另一项节省是与其他动物的囚禁饲养法共同的,就是由于空间小,动物不必有“无用的”运 动,少消耗一些食物,而达到同样的体重。所有这些措施,都是像一个养猪业者所说的,“ 为了最大的利润而改变动物的环境。”

除了压力、沮丧、厌倦和拥挤外,现代的囚禁饲养法还造成猪其他一些生理问题。其中之一 是起于空气。以下是伊利诺州斯屈朗的勒曼农场的看猪人所说的话:阿摩尼亚真的会弄坏猪的肺。……我在那里工作了一段时期之后 ,可以感 觉到我自己的肺就是如此。但至少夜里我可以离开猪舍,而猪却不可以;因此我们就给它们 用四环素,这倒真能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的养猪场却不是什么低标准的。在上一段话说出之前一年,勒曼还被国家养猪业评审会 提名为全美伊利诺猪肉模范。

对猪的生理造成的另一个问题是囚禁式猪舍的地面设计为的是易于维护,和易于清除粪便等 杂物,而不是为了猪的舒适。大部分猪舍的地面不是条板就是坚硬的固体。不管哪一种,都 不能满足猪的需求;两种都会伤害猪的脚和腿。但《农夫与饲养业者》的编辑对条板地面的 一段话却清楚地表现了业者的态度:

就以我们的常识而言,让消费用的畜牲用条板地面好处多于坏处 。牲口在残障达到严重程度之前就会送屠了。但做种的牲口,由于活的时间较长,就必须让它们的腿 长得好;如果冒受伤的险,坏处似乎多于好处。

一位美国业者说得更直截了当:

生产好姿态的动物并不能赚钱,我们的钱是由体重赚来的。

动物在严重残障之前就会送屠固然减少了业者的损失却并不能让动物舒适;长期站立在不当 的地面上,若不是猪早早送屠,脚和腿的伤害必趋严重。

解决的方法当然是让猪脱离那光秃秃的固体地面。一位有300只母猪的英国猪农就真的这样做了。他把猪放到户外,有窝的干草地上。他说:

当我们把怀孕的母猪都关起来的时候,我们的损失相当大,因为猪会擦伤、 肠绞、瘸腿、疼痛发炎,臀部受伤等等……我们可以证实,户外群栖,母猪很少跛脚,因打斗而受到的伤害降至最低。

目前,有干草的院子是猪极少能享受到的奢侈生活了,整个的趋势是朝错误的方向前进。荷 兰、比利时和英国不但在家禽业“领先”,在养猪业上也是同样——现在,他们已经把小猪 关在笼子里养了。美国业者也正试图跟进。把小猪关在笼中,不但因限制它们运动而使同样 食物多增体重,而且由于断乳早而使母猪提早发情,然后由公猪或人工授精法让母猪立即怀 孕,提早断奶的结果是,原先每胎喂奶3个月每年产两胎的母猪,现在一年可产2 .6胎。

用笼子养小猪的业者大部分让小猪至少吃母奶一个星期;但加拿大的农业研究员法兰克·何 尼克最近却发明了一种机器母猪。有一篇报道说:“何尼克的成功使集约饲养法可以走向产 胎量的增加。原先由于哺乳体制,母猪的胎数始终受到限制。”机器哺乳法再 加超级排卵法— —使母猪的成熟卵增加——等等新科技,母猪每只每年可以预期生产高达45只小猪,要 比原先的平均值16只高多了。

这一种发展有两方面我们必须警觉:一、对小猪的影响——因为它们被剥夺了母亲又被关了 起来。哺乳类动物的母子过早分离,对母亲和孩子都是沮丧之因。至于笼子,如果一般民众 把狗终身囚禁在类似猪的状况下,他可能因犯残忍罪而被起诉。但是,猪农把跟狗同样聪明 的动物终身囚禁在小小的笼子里,却不但不受惩罚,反而可能获得减税的鼓励,在某些国家 甚至会获得政府的贴补。

二、这种新科技直截了当把母猪当作活的生育机器。“我们应把母猪看作有价值的机器, 其作用是挤出小猪,正如香肠机挤出香肠来。”这是华尔肉品公司的一个首席 经理的话。美国农业部实际上也鼓励业者把猪如此看待:“如果把母猪看作猪制造单元,则 产猪与断乳技术的改善将可以使每只猪每年产生更多的断乳小猪。”即使生活 在最好的环境下,母猪怀孕、生产、孩子被强夺以便再怀孕、生产——这样的生活是很少欢 乐的;何况母猪并不是活在最好的环境下。不管是怀孕还是生产,它们都是被紧紧关着的。 怀孕时,它们通常被锁在金属猪圈里,2英尺宽,6英尺长,比猪身大不了多少;或脖子 被绑住;或即使在猪圈里脖子仍被绑住。这样,要过两三个月,整个这段时间,它们行动 只能向前迈一步或向后退一步;无法转身,也无法做任何别的运动。这种残暴的单独囚禁, 理由仍是节省饲养。(见上图)

母猪快要生产时,移到“下猪场”(人是“生”孩子,猪是“下”猪。)在这里,母猪比在原 先的猪圈里更不得动弹。有一种绰号叫做“铁女郎”的装置许多国家都已采用,那是一种铁 架,不准任何自由行动。铁女郎的目的免得母猪打滚会压到小猪,但如果给母猪更自然的环 境,它是不会压到小猪的。

不论怀孕还是哺乳——或被剥夺了哺乳的机会——母猪几乎终其一生都过着这紧紧被囚禁的 生活。环境单调,母猪没有机会去选择或改变她的环境。美国农业部也承认“关在笼子中的 母猪无法满足她筑巢的强烈渴望。”而这种挫折会影响到她生育与哺育的能力。

母猪本身对于被囚禁,态度表示得很清楚。荷兰的克朗宁因研究被囚禁的母猪而获哲学博士 。以下是他对母猪第一次被栓在猪圈里的描述:

母猪猛烈向后拉,为求挣脱,她们屡次扭身转头。常常发出嘶叫 ,有时会用身体撞击猪圈的墙壁;这有时使母猪跌倒在地板上。

猛烈挣脱的企图可以延续3个小时之久,克朗宁报告说,当母猪放弃,会一动不动地躺很 长 一段时候,鼻子塞在栏杆下,有时发出静静的呻吟和哀鸣。再过一段时间,母猪会呈现出紧 迫的迹象,诸如咬猪圈的栏杆,空嘴咬动,把头甩来甩去等等;这是常见的重复行为。凡是 到过动物园的人都知道狮子、老虎或熊如何在光秃秃的固体围场中不停地走来走去。母猪却 连走来走去的机会都没有。我们已经说过,在自然的环境中,猪是很活跃的动物,每天有好 几个小时在周遭找食物,吃东西和探险。而现在,如一位兽医所说,咬猪圈的栏杆“成了在 那光秃秃的环境之中身体上极少能有的表现方式之一。”

1986年,政府资助的苏格兰农舍考察小组出版了一份评论,以探讨“囚禁是否让母猪沮 丧?”在讨论了20余篇论文之后,该评论认为被囚禁的母猪的行为类似于人为神经病患者 不断的洗手与绞手的重复行为。其对该问题的回答是不容置疑的:“对母猪的囚禁造成了严 重的沮丧。”英国政府的另一个官方顾问团“英国农场动物福利评议会”于 1988年以更官方的语言做了同样的结论:

不论是厩房还是锁链系统都不能满足我们认为殊为重要的某些福 利标准。 由于动物和房舍的设计使然,在其中的动物不能运展它们最自然的行为模式;本会会员所见 大量此等系统,均少有空间得以纾解由囚禁而造成的持续紧迫……我们建议……政府应紧急 立法阻止这类设计之厩房继续兴建。

只有当母猪和公猪放在一起时那短短的时刻,母猪才在大一些的猪圈中有略大一些的回旋空 间,不过,这仍是在室内。1年至少10个月,怀孕和喂奶的母猪都是不能转身的。当人工受 精法应用得越来越广之后,这敏感的动物就连最后的运动机会都被剥夺了,她的一生除了跟 她的小猪短暂的接触外,不能接触任何另外的同类。(见下页图) 1988年,在囚禁饲养法已行了20年之后,一项重要的研究显示,被囚禁的公母种猪还有另一种沮丧之因,那就是永远没有吃饱过。为卖肉而增肥的动物要吃多少就有多少,但为 育种的动物却只要它们能育种就好,在业者的眼中,吃多了,纯粹是浪费成本。该项研究显 示,按照大英农业研究会所建议的配给量来喂猪,只能让它们吃六成饱。猪在吃完每天的配 给量之后仍旧像没有吃东西一样压饲料杆,表示它们仍旧饥饿。该会的科学家们结论道:

给公猪和怀孕的母猪商用水准的饲料虽然满足业者的需求,却不 能满足猪 的吃食动机。众人常常以为,除非有适当的福利就不能有高生产水准。然则给予生育后代的 猪的低水准食物量,可能是造成沮丧的一个主因。

业者的利益与动物的权益又是冲突的。而让我们吃惊的是,农业综合企业的国会游说团却誓 言旦旦地保证,只有快乐的、照顾得良好的动物才会有良好的生产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69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