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科学家为什么会种出“狗啃”麦田?

所谓的“狗啃”麦田是因为麦田里面各种麦子高高低低,有青有黄、有胖有瘦,有的长得老高、得用竹竿架着以免倒伏,这是在北京顺义区中国农科院的实验田,是中国最大规模的小麦抗旱耐热种质资源田间展示,这里种了455份小麦种质材料,所以才会长势不同。

科学家为什么会种出“狗啃”麦田?

经过39年干旱和人工模拟高温环境实验,科学家已筛选出110多份抗旱耐热性突出的小麦种质资源,为小麦抗旱育种提供了坚实支撑。

扩展资料

中国农业科学院试验田

中国农业科学院试验田是指北京北三环以内皂君庙路附近一块田地,坐落在中国农科院对面。这片农田是中国农科院的试验田,是北京三环内唯一的农田,坐拥150亩地,因其身处寸土寸金的闹市,这里被网友们戏谑称为“最牛农田”“世界最贵玉米地”。

这片农田是中国农科院的试验田,种植小麦、玉米等各种试验用的农作物。每年芒种一过,这里的麦子就成熟了,一大片黄澄澄的麦田隐藏在都市高楼间,总能吸引不少摄影人到此处拍照,这片三环内唯一的麦田也就成了北京城别样的风景。

百度百科—中国农业科学院试验田

人民日报—这块“像被狗啃了”的麦田,不简单!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此题中具备了水稻生产者和水稻害虫、螃蟹等消费者,缺少分解者和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部分.

(2)农民放养螃蟹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何保持生态系统相对平衡与稳定,因为任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都有一定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如放养的螃蟹过多,就会破坏生态平衡,使生产效率下降,甚至减产.该生态系统的类型属于农田生态系统.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该生态系统的类型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差.

故答案为:(1)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2)农田生态系统 ?差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70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