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强化属地管理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规划制订、力量配备、条件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县、乡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范围,明确考核评价、督查督办等措施。要结合当地实际,统筹建立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衔接机制,细化部门职责,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环节工作分工,避免出现监管职责不清、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要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产地环境管理、生产过程管控、包装标识、准入准出等制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监察机关要依法依纪进行查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落实监管任务
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服务指导和监督检查,督促生产经营者认真执行安全间隔期(休药期)、生产档案记录等制度。加强检验检测和行政执法,推动农产品收购、储存、运输企业建立健全农产品进货查验、质量追溯和召回等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指导,统筹推进审批、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准入门槛,畅通经营主渠道。加强宣传和科普教育,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提高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切实担负起农产品从种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管职责。
三、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要坚持绿色生产理念,加快制订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规范和标准,加大质量控制技术的推广力度,推进标准化生产。继续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充分发挥其开展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等给予支持。强化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后监管,坚决打击假冒行为。
四、加强畜禽屠宰环节监管
各地区要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工作的要求,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监管职责调整工作,涉及的职能等要及时划转到位,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衔接。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认真落实畜禽屠宰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强化畜禽屠宰厂(场)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督促其落实进厂(场)检查登记、检验等制度,严格巡查抽检,坚决杜绝屠宰病死动物、注水等行为。切实做好畜禽屠宰检疫工作,加强对畜禽防疫条件的动态监管,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长效机制,严格执行畜牧兽医行政执法有关规定,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违法违规行为。
五、深入开展专项治理
要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等案件,切实解决违法违规使用高毒农药、“瘦肉精”、禁用兽药等突出问题。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加大案件查办和惩处力度,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严惩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曝光有关案件,营造打假维权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监督抽查,深入排查风险隐患,提高风险防范、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模式。
六、提高监管能力
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等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工作力量,尽快配齐必要的检验检测、执法取证、样品采集、质量追溯等设施设备。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实现各环节检测的相互衔接与工作协同,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特别要加强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纳入农业综合执法范围,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以及承担相应职责的农业、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要落实责任,做好农民培训、质量安全技术推广、督导巡查、监管措施落实等工作。
315打假瘦肉精究竟有何危害?食品安全检测重要性
兽药安全生产部分措施如下:
(一)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一要充分发挥宣传媒介作用,广泛宣传《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政策,为开展兽药饲料行业监管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二是组织力量,深入兽药饲料经营企业(门店)和畜禽养殖企业,尤其是边远山区乡镇兽药饲料经营门店,广泛宣传国家兽药饲料行业管理法规、政策,避免兽药饲料监管出现盲点、死角。三要加强科普知识宣传和业务培训,提高兽药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者的自觉守法意识,提高广大养殖户识别真假兽药饲料的能力。四要加大假劣兽药饲料案件、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公开兽药饲料打假举报电话,广泛发动群众,增强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二)加强领导,组建专班。市兽药饲料监督管理站具体负责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的日常监管工作,认真细化工作任务和措施,明确监管责任和时间安排,做到有阶段安排、有重点活动、有检查指导、有总结提高,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三)扩大抽检范围,维护消费者权益。一是实施兽药饲料产品质量重点监控,采取集中整治抽检与日常不定期抽检相结合,抽查检验与感官检查相结合等形式,对国家公布的违法兽药饲料生产企业及其产品进行重点监管。二是坚持实施兽药饲料产品质量抽检结果通报制度,将严重违规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列入黑名单,加大公开曝光力度,强化社会监督作用,提高农民维权意识。三是加强畜禽产品质量监测,打击非法使用“瘦肉精”、苏丹红等禁用药品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行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全年计划抽检兽药饲料各40个品种。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一是加强兽药饲料执法人员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能力;二是加强廉政建设,建立执法责任追究和廉政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一经查实严肃追究责任。
2021年央视3·15晚会已经成功举办,作为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之一,食品安全问题从未缺席。此次3·15晚会曝光了河北沧州青县养殖户在养羊过程中,添加瘦肉精的情况。
河北青县是我国重要的养羊基地,每年出栏约70万只羊。但调查发现,在羊群出栏前一个月,养殖户会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
那么给肉用动物添加瘦肉精为何违法?
瘦肉精会在动物内脏和肉品上残留,容易造成急性或慢性食肉中毒。一旦摄入量过大,对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具有刺激作用,会引起心悸、心慌、恶心、呕吐、肌肉颤抖等临床症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早在2002年,我国就明令禁止瘦肉精作为兽药和饲料添加剂。
瘦肉精中毒事件最早发生在1989年的西班牙,不到一年间有135人中毒。我国在1997年5月,香港发现首例瘦肉精中毒案例,17名香港居民因食用残留瘦肉精的猪内脏出现手指震颤、头晕、心悸、口干、失眠等症状。随后在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山东、河北、广西、黑龙江等多个地区发生相关事件。
此次青县的“瘦肉精”羊已经流向各地,包括郑州、无锡、天津等多个地方,涉及河北天一肉联厂。目前,沧州市相关政府单位已经迅速成立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对问题羊肉进行封存,正在追溯瘦肉精的来源。涉事企业负责人也已经被控制,想必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如何防范“瘦肉精羊肉”?
中科检测建议肉及肉制品应在正规超市、市场选择,最好要求商家提供相关检测报告,或提供肉源追溯,确保食用安全。食品安全监管并非一朝一夕,也不是单一部门可以完全掌控。需要监管部门、检测机构、消费者等多方监督、监管,一步一步完善管理体系,保障食品安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72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