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藕的山区种植

山上也能种池藕?一个人人以为天方夜谭的梦想终于在本社的河南省三门峡市菜园乡羊皮沟种植基地实现了。

藕的山区种植

2012年10月26日在当地农业部门和山东总部代表及当地群众的亲眼目睹下见证了这一神圣的“种植奇迹”。

在总部指导下该基地的36亩藕池通过一年的实验表明:每亩丘陵地可生产池藕9000-11000斤,按平常最低价每斤1.5元计算,每亩可收入13500-16500元,是传统种植粮食作物的8-10倍,不但效益好,而且省工、省力、易管理,空闲时间还可以开阔深加工市场,增加收入。

针对藕池怎样建设,栽培技术重点有以下两点:一、藕池要选在阳光充足、没有树木荫蔽的山头空地或村头荒地、荒宅、废旧坑塘以及盐碱地、涝洼地等。

藕池面积一般200-300平方米,即每亩2-3个,池身60cm,池壁斜度60度或直壁。

将石灰撒入池底,用旋耕犁旋2-3遍,深20cm,土灰混合均匀后,用机械将池底整平压实,用3:7灰土将池壁压实夯实。

铺底砸邦后,用薄膜将池底、池壁铺平铺好,铺膜后,用2-3cm厚的混凝土抹平,将准备好的斜板立在池壁上,用水泥将缝抹好,立壁藕池,可用水泥将壁面封严、抹平。

每亩造价4000-5000元左右。二、藕池选择富含有机质的粘壤土。

种藕之前,将麦秸、玉米秸或杂草铺入池内,厚度30-40cm。三:藕池的底部防渗可以选择HDPE土工膜,有利于节水,增产。

谷子的种植和管理技术

代田法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由於在同一地块上作物种植的田垅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

汉武帝刘彻末年,为了增加农业生产,任赵过为搜粟都尉。赵过把关中农民创造的代田法加以总结推广,即把耕地分治成甽(同畎,田间小沟)和垅,甽垅相间,甽宽一尺(汉一尺约当今0.694尺),深一尺,垅宽也是一尺。一亩定制宽六尺,适可容纳三甽三垅。种子播在甽底不受风吹,可以保商,幼苗长在甽中,也能得到和保持较多的水份,生长健壮。在每次中耕锄草时,将垅上的土同草一起锄入甽中,培壅苗根,到了暑天,垅上的土削平,甽垅相齐,这就使作物的根能扎得深,既可耐旱,也可抗风,防止倒伏。第二年耕作时变更过来,以原来的甽为垅,原来的垅为甽,使同一地块的土地沿甽垅轮换利用,以恢复地力。

在代田法的推广过程中,赵过首先令离宫卒在离宫外墙内侧空地上试验,结果较常法耕种的土地每汉亩(大亩,约合0.69市亩)一般增产粟一石(大石,合今二市斗)以上,好的可增产二石。随后,赵过令大司农组织工巧奴大量制作改良农具——耦犁、耧犁,又令关中地区的郡守督所属县令长、三老、力田和里父老中懂农业技术的使用改良农具,学习代田法的耕作和养苗方法,以便推广。在推广过程中,发现有些农民因缺牛而无法趁雨水及时耕种,於是赵过又接受前平都令光的建议,令农民以换工或付工值的办法组织起来用人力挽犁。采用这样的办法,人多的组一天可耕三十亩,人少的一天也可耕十三亩,较旧法用耒耜翻地,效率大有提高,使更多的土地得到垦辟。后来代田法不仅行於三辅地区,也推广到河东、弘农、西北边郡乃至居延等地,都收到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产的效果。

代田法的效果:“用力少而得谷多”

区田法

西汉后期在甽种法和代田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园田化的集约耕作方法。适用于北方旱作地区。最早载于汉成帝时的《氾胜之书》。区田法的特点是在小面积土地上集中使用人力物力,精耕细作,防旱保收,求得单位面积的高额丰产。

区田法具体做法,首先是深挖作“区”(音欧,意为地平面下的洼陷)。区田法的田间布置有两种,即开沟点播和坑穴点播,沟或坑就称为“区”。开沟点播的规范作法是将长十八丈(汉一丈约当今六尺九寸四分),宽四丈八尺的一亩土地,横分十八丈为十五町。町宽一丈五分,长四丈八尺。町与町间有宽一尺五寸的行道。每町又竖挖深一尺、宽一尺、长一丈五分的沟,作物即点播在沟内。坑穴点播是在土地上按等距离挖方形或圆形的坑,坑的大小、深浅、方圆、距离,随作物不同而异,作物即点播在坑内。开沟点播用于种植禾、黍、麦、大豆、荏(苏子,一种油料作物)、胡麻。坑穴点播用于种植粟、麦、大豆、瓜、瓠、芋。深挖作区的作用同甽种法和代田法一样,有利于防风防旱,保商保肥和作物根系的发育。其次,区田法须点播密植。如种粟,开沟点播是每沟内种粟二行,行距五寸,每汉亩合一万五千馀株,折合市亩约为二万三千馀株。坑穴点播种粟各小区(坑)下种二十粒,一亩三千七百区,合七万四千株,折合市亩约十万六千馀株。再次,区田法须播前溲种(以肥料和可以防虫的物质处理种子)和在区内施用重肥,如粟、麦、大豆等每小区(坑)要施好粪一升,瓜每小区要用粪一石。最后,区田法注重中耕除草,保商和灌溉。

区田法不仅适用于平地和熟田,也可施之于坡地和荒地,有利于扩大土地利用范围。

区田法可大大提高粮食的亩产量,但由于这种耕作方法技术要求高,又须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在汉代及以后的封建社会各个时期中,只作为小面积丰产试验的特例而存在,并没有也不可能在很大的范围内普遍推广。

1、整地施肥:种植谷子要选择土层深厚的田地,深翻20厘米后施入农家肥。2、浸种拌种:将种子晾晒3天后浸种12小时,然后用多菌灵拌种。3、播种种植:以沟播、垄播形式播种。4、苗期管理:幼苗长出后疏苗两次,定苗后中耕除草。

谷子怎么种植和管理

1、整地施肥

种植谷子要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地块,并对其深翻20厘米,将土壤整细整平,然后将腐熟的农家肥施入土壤25厘米深的位置,为谷子营造肥沃的土壤环境。

2、浸种拌种

谷子播种前,要将种子平铺在向阳的环境中晾晒3天,起到灭菌的作用,然后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12小时,打破休眠期,再利用多菌灵药剂或本莱特药剂对种子拌种处理,提高抗病性。

3、播种种植

播种谷子可以采取沟播、垄作的方法,沟播时要在田地中挖出行沟,然后将种子均匀的播撒在沟中,再覆盖一层薄土,垄作时要在田地中挖出条垄,然后将种子播撒在垄上,再使用细土掩埋即可。

4、苗期管理

谷子秧苗长出4片叶子后,要对其疏苗处理,清除生长瘦弱、长势不良的幼苗,叶片长出7片后再次疏苗,提高通风性,而且定苗后要为谷子中耕除草,清除田间杂草,避免与幼苗争夺营养,影响其长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74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