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

中国茶是对地球人健康的巨大贡献。中国茶茶祖是神农,神农也是世界茶的茶祖。中国茶传播到世界各地,增进健康,增进快乐,增进身心和谐,为健康理念和禅茶文化增添了无限魅力。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

中国何时开始饮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体上可谓开始于汉,而盛行于唐。唐以前饮茶,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概为言之,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但多非史实。纵是史实,非加申述,亦不易明。

《茶经》云:神农《食经》“茶茗久服,有力悦志”(刘源长《茶史》卷一)。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然《食经》为伪书,尽人皆知,不足为据。

《尔雅》有“苦荼”之句,世以《尔雅》为周公时作品,谬以为饮茶自周公始,不知《尔雅》非作于周公。不足为饮茶起始之证。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谓“晏子相齐,衣十升之布,食脱粟之食,五卵、苔菜而已”,以为饮茶(即茗)始于春秋时代。然《晏子春秋》亦非齐晏婴所作,根本难以成立。且万蔚亭辑《困学纪闻集证》卷八下云:“(槐按)今本《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作三弋五卯苔菜,考《御览》卷八百六十七引作茗茶,载人茗事中……”虽作茗,然既言茗茶,恐非茗饮之茗。故茗饮之事不见于经。世又以诗之“谁为茶苦”,为饮茶之证,不知此茶乃苦菜之荼,非“荼苦”之茶,不能张冠李戴。似此春秋战国恐无饮茶之风,故《周礼·天官·家宰第一》言浆人供王之六饮,一曰水,二日浆,三曰醴,四曰凉,五曰医,六曰酉①。尚未见饮茶。 自汉以后,饮茶之记载,时有所闻,三国时吴孙皓每饮群臣酒,率以七升为限,韦曜不过两升,或为裁减,或赐茶茗以当酒(《三国志·吴志·韦曜传》),以时茶茗,恐已为招待宾客之用,不然,宴会中,何以有茶? 晋张华尝谓“饮真茶,令人少眠”(张华《博物志》),是晋亦有饮茶之风,所以茶茗之起,由来已久,宋裴汉《茶述》谓:“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宋朝)。”固误。 《洛阳伽蓝记》谓饮茶始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尤误。所谓饮茶之风,开始于汉魏则可,盛行于汉魏则不可,因南北朝时,此风尚未普遍,何论于汉魏,关此《茶史杂录》引逸事两则如下: 齐王萧初入魏,不食羊肉酥浆,常饭鲜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萧一饮一斗,号为漏卮,后与高祖会食羊肉酪粥,高祖怪问之,对日,羊是陆畜之宗,鱼是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唯茗不中,与酪作奴,高祖大笑,因号茗饮为酪奴,他日彭成王掘献谓萧曰:“……卿明日顾我为卿设荼莒之餐(即鱼)亦有酪奴。” 萧正德归降时,元义欲为设茗,先问卿于水厄多少,正德不晓其意,答日:下官生于水乡,立身以来,未遭阳侯之难,坐客大笑。 由前之说,北朝后魏京师士子,见齐王萧饮茶,引为怪异,号为漏卮;由后之说,尤养特欲为萧正德备茶,则一为少见多怪,一非家常用品,最少足以证明其非普通用物,不然,亦非北朝鲜卑族用物,此时饮茶,恐限于某地,行于某阶级,实非普及民众,故只能谓为饮茶之开始时期。而饮茶风气之兴,始于唐代。唐代民众喝茶成癖。东坡诗云:“周诗记苦荼,茗饮出这世。”乃以今之茶为荼。自唐以来,茶以清头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饮数碗,确成风矣。 饮茶盖起于汉人,尤其是南方汉人,北人饮之,殆在其后,外蕃有此物,尤为晚焉。前引《封氏闻见记》谓“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可为南北嗜好先后不同之证,因而外蕃饮茶,必在北人之后。同书又谓:“(饮茶)……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亦足怪焉。”可知以茶与外蕃易马,不始于宋,实始于唐,亦可见中国茶叶输人外蕃,开始于唐。外蕃嗜好中国之茶盖亦有故。 《宋史·职官志》云:“(宋哲宗)元符末,程元邵言,戎俗食肉饮酪,故茶而病于难得,专以蜀易上乘。” 《明史·食货志》谓:“蕃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与此正同。而陆游《南唐书》提及:契丹虽通商南唐,徒持虚辞,利南方茶叶珠贝而已。确系实情。北蕃好食肉,必饮茶,因茶可清肉之浓味。今蒙古人好饮茶,可为例证,不饮茶,多困于病,无怪其常以名马与汉人易茶也。唐宋者名之团茶,蕃人尤嗜之,常以重价买之,宋张舜民《画漫录》云:“熙宁中苏子容使辽姚鳞为副,曰:‘盖载些小团茶乎。’子容曰:‘此乃上供之物。’俦敢与北人,未几有贵公子使辽,广贮团茶,自尔北人非团茶不纳也,非小团不贵也,彼以二团易蕃罗一匹。” 似此唐代之回鹊,宋代之契丹,以至夏金国之藏古,食肉饮酪之民,亦莫不好茶。故至明代,对于挑河西宁一带之西蕃,皆以茶马为羁摩。 明代对于茶之贸易,虽不行专制,但禁止私茶出境,犯者斩,并立茶马司,以便与西蕃交茶易马。同时,又于产茶之地,十株取一,无主茶树,十分取八,其对于茶之需要,可为尽心而为之,而要不外为“制服西戎之术”。由此可知,中国茶叶传于外蕃,一方面因由于外蕃生活上之要求,他方面亦由于中国无力平蕃,或需要外蕃马,不得不投其所好,用茶与之交易或为之羁摩。故茶自唐课税之后,对内既为国库所关,对外复为安危所系。

茶为中国特产,或即原产地,后始传播于东西洋,先述东洋日本饮茶风俗之起源。中国茶未入日本之前,传说日本之高千穗椎叶七山,肥前,玖磨八代山鹿,筑波之生叶上妻,丰前之上毛由川,丰后之大野直人诸郡,皆有野生之茶。唯日本人取为饮料与否及种植之与否?寂然无闻。日本之有茶种系自中国传人,当平安朝初期,桓武平城嵯峨诸帝之间,传教弘道之请益僧留学僧不断来唐,乃传人茶种。前引当时来唐之最澄上人,归国时,台州司马口口曾煮茶为之饯别,即携茶种至日,栽于江州阪本。或谓在奈良朝之圣武天皇治下,僧行某曾携茶于参州药王府内,顾其种得自中国与否,则不敢断定。当茶种输人之始,日人种之固少,饮之尤少。当时,营公作诗虽有“东方明未睡,闷饮一杯茶”之句,但自平安朝至仓时代约百八十年间,饮茶风气乃未开,它仅为贵族僧侣中之消费品。及仁安文治间,前后两次入宋,荣西禅师回国,茶树之栽植与饮茶之风气,始遍及全国。禅师入宋,第一次在仁安夏季,当其上浙江台州之天台山,深感茶之灵液,及秋归国。携茶以随,种于肥前之福冈佐贺县境雷振山坊前庭,称为岩上茶,同县三井郡山本材丰田之千光寺,亦有茶园种植。第二次在文治建久之时,归国之船,先到长崎之平户苇浦,民部大辅清贯迎之建小庵,开道场,禅师即于庵之附近种茶, 今日日本之九州嬉野,茶乃产于长崎县之彼杆与佐贺县之东西嬉野。饮水思源,皆系荣西禅师之赐。禅师曾著《吃茶养生记》,并以茶医好当时诗人将军宫朝宿醉,有名于世。其后明惠上人,亦栽茶于山城大和,人工种植既多,饮茶之风乃盛,上人曾说:“茶道之幽玄,复授北条泰时以治道俭素之要义。”间接上予日本政治,莫大影响。自此而后,至德川八代吉宗将军时代,日本饮茶之风更盛,茶店林立,时人作诗曰:“随处开茶店,一钟是一钱,生涯唯简里,饥饱委天然。”足见当时风气矣。 次述西洋饮茶之始。欧人知道茶叶,始于十六世纪葡萄牙东来,而传人欧洲,约在十七世纪初期,欧洲之东洋贸易,着先鞭者,为葡萄牙人,根据地在广东澳门。澳门人,为欧人最初见到之饮茶之人。唯广东非产茶之地,其于茶之传播,殆无若何影响。后荷兰人继之东渡,达到中国南方之福州,亲见中国产茶之地,时为西历一六00年之事。欧人最初用茶,当作药品,斯时荷兰东印度公司,输极少之茶叶入欧洲,为西洋有茶叶之始,欧洲医学,深信茶之功能,一如中国人最初之饮茶。法国贵族,对中国之茶视作一宝,极珍贵之,且当时茶价昂贵,有以砖茶纳入黄金之箱,以作赠品之传说。英国之输入茶叶,约在西历一六六0年,喝茶店建于伦敦,大约亦于此时,一六六二年英王查理十三世迎娶葡萄牙皇女为内亲王皇后时,皇后之礼物中,即有茶叶。此为英国皇室与茶发生首次因缘。及后,饮茶之风次第及于民众。时有英人彼皮,受人赠予茶叶,且作日记云:“为中国人所饮之饮料,余未尝见之,此恐系药物学家巴苓帖尝谓有治感冒或脑充血症功效之药用饮料乎?”茶初作药用,中国日本四洋,前后如出一辙。其后,一六六四年,东印度公司进献茶于英王。当时茶价,一磅值六十先令,极为昂贵。咖啡之输人欧洲约在西历一五八0年,比茶早二十年,初由阿拉伯商人输入。虽是先人为主,但在英国,后进之茶实有凌驾之势。至一七00年,输人之茶每年平均两千磅,自后十年,平均约在十四万磅。至一七八0年全欧输入五百五十万磅,而英一国突进至一千二百二十万磅,咖啡之输入瞠乎其后。继而英领印度,相竞植茶,与中国颉颃,以输入税之关系,印度红茶种植迅猛发展,一八八八年输出到英国的数量遂超中国茶之上。英人有朝茶、午后茶。家居外出,默思会谈,皆不离茶。每人每年平均消费茶九磅,可谓“嗜茶之国民”也。 在俄罗斯,在格鲁吉亚,茶叶名字就叫“中国茶”或“刘茶”。连发音也和中文“茶”字相同。这是因为1893年汉家刘氏茶坊29代传人刘峻周,将中国茶成功种植到格鲁吉亚黑海沿岸。

欧洲人喝茶吃什么点心?

今天给各位分享榛子粉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榛子功效与作用营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吃野生榛子粉的好处是什么?2、榛子的功效与营养价值3、山榛子粉的营养?吃野生榛子粉的好处是什么?三能野生榛子粉是由铁岭野生平榛经过低温冷榨和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榛仁中的脂肪得到的野生榛子粉,在此技术下可保留原有野生榛子中的营养成分,长期饮用可有补养、开胃、延缓衰老和提高体质等效果,是调节现代生活压力的休闲冲饮佳品。

儿童长期饮用可有助于消化,对挑食、偏食和少食的儿童有很好的开胃效果,本品味道微甜,具有榛子的野生芳香,深受广大儿童喜爱。

(儿童饮用建议直接冲饮或加入牛奶冲饮)

老人长期饮用有非常好的滋养作用,并且可防止血管硬化,有效的延缓衰老,还有调整血压、降低胆固醇,避免了肉类饱和脂肪酸对身体的危害等效果。

(老人建议煮粥食用。

注意:糖尿病者禁用)

现代生活的压力对工作人群带来很大的危害,生物钟的破坏、不吃早餐等习惯对未来健康是很大的隐患,每天一袋三能野生榛子粉,对心脑血管、视力、血压等都有很好的补养作用。

健康的身体是对自己和身边的人一份关爱。

(可直接冲饮或加入咖啡、牛奶冲饮)

提供者由掏.宝.网三能榛品掏.宝叟三能野生榛子粉谢谢!

榛子的功效与营养价值榛子的功效与营养价值

榛子的功效与营养价值,榛子是一种很好的食物,日产生活我们经常能看见它们的存在,榛子也是很多人吃坚果的选择,可以说榛子全身是宝,下面和大家分享榛子的功效与营养价值。

榛子的功效与营养价值1

榛子的营养价值

榛子营养丰富,果仁中出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含量也很丰富;榛子中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样样俱全,其含量远远高过核桃;榛子中各种微量元素如钙、磷、铁含量也高于其他坚果。

榛子富含油脂(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生素维(维生素E)、矿物质、糖纤维、β--古甾醇和抗氧剂石炭酸等特殊成分以及人类所需的八种氨基酸与微量元素。

许多研究者都说过吃榛子增强人体营养有积极的影响。

这些影响可能与榛子中含有的脂肪酸结构有关,它含有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82,8%油酸和8.9%亚麻油酸)。

而饱和脂肪酸含量低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饮食有利于控制血脂浓度;同样可以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

另外,不饱和脂肪酸(榛子油里含有)含量高的饮食对预防冠心病,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及减少或增加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降低甘油三脂。

榛子本身富含油脂(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达到60.5%,使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更易为人体所吸收,对体弱、病后虚羸、易饥饿的人都有很好的补养作用。

榛子中镁、钙和钾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很高,长期使用有助于调整血压。

榛子含有β——谷甾醇(甾醇),天然植物甾醇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作用,能够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降解代谢,抑制胆固醇的生化合成,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溃疡、皮肤鳞癌、宫颈癌等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还可以作为胆结石形成的阻止剂。

此外,榛子含有的天然植物甾醇对皮肤有温和的渗透性,可以保持皮肤表面水分,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抑制皮肤炎症、老化、防止日晒红斑,还有生发养发之功效。

作为W/O型乳化剂,用于膏霜生产,具有使用感好(辅展性好、滑爽不粘)、耐久性好、不易变质等特点。

榛子含有的天然植物甾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可作为食品抗氧化剂及营养添加剂;也可以作为动物生长剂原料,促进动物生长,增进动物健康。

榛子是继植物油之后第二大维生素E的来源。

水溶性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酚醛脂。

酚类抗氧化剂活性,是由于他们有能力独立自主地变换氢原子键。

由于这些化合物能形成独立根系被认为有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癌症抑制剂。

而且还能有效地延缓衰老,防治血管硬化,润泽肌肤的功效。

每天食用25-30克榛子就足以满足人体每天对维生素E的需要。

榛子的功效与作用

(一)榛子的功效

性味甘,平。

《开宝本草》:"味甘,平,无毒。

"

《医林纂要》:"甘咸,平。

"

功能主治调中,开胃,明目。

健脾和胃,润肺止咳。

主病后体弱;脾虚泄泻;食欲不振;咳嗽。

崔禹锡《食经》:"食之明目,去三虫。

"

《日华子本草》:"肥白人,止饥,调中,开胃。

"

《开宝本草》:"主益气力,宽肠胃,令人不饥,健行。

"

附方治病后体虚,食少疲乏:榛子二两,山药一两,党参四钱,陈皮三钱。

水煎服。

(《宁夏中草药手册》)

(二)榛子的作用

软化血管。

榛子可以软化血管,维护毛细血管的健康,从而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抗疲劳。

多吃一些榛子,可以做有效消除身心的疲劳,可以减少长时间对着电脑的人眼部疲劳,适合办公室上班族。

明目健脑,增强记忆。

榛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源、B1、B2及烟酸,有利于维持正常视力和上皮组织细胞的正常生长和神经系统的健康。

可以提高记忆力、判断力,改善视神经。

润泽肌肤。

适当吃一些榛子,可以防治血管硬化,进而有润泽肌肤的功效。

抗癌。

榛子以治疗卵巢癌和乳腺癌以及其他一些癌症,可延长病人的生命期。

促进消化,防止便秘。

榛子本身有一种天然的香气,具有开胃的功效,丰富的纤维素还有助消化和防治便秘的作用;

降低胆固醇。

榛子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适用于高胆固醇人群。

增强体质。

榛子富含多种营养素,多吃可以增强人的体质。

驱虫。

小孩子吃榛子有驱虫的功效。

健骨。

榛子有利于人体骨骼及牙齿的发育,锰元素对骨骼、皮肤、肌腱、韧带等组织均有补益强健作用。

榛子的含磷量为坚果之首,磷是人体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因此榛子是健骨的上佳选择。

榛子怎么吃

(一)榛子的吃法

在榛子的吃法上,既可生食,也可炒食。

把果仁碾碎,做糕点时放进去,或者加在牛奶、酸奶、冰淇淋里,做成榛子乳、榛子脂等,也是非常好的吃法。

另外,还可以用榛子来煮粥:将榛子、莲子、粳米放在一起,煮成“榛莲粥”,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丰富,癌症和糖尿病人平时可以多喝些。

由于榛子中含有丰富的油脂,胆功能严重不良者,平时应该少吃。

(二)榛子的做法大全

榛子能补脾益气,涩肠止泻。

《开宝本草》谓能“益气力,实肠胃,令人不饥,健行。

”故性能极似栗子。

但少用作补肾强腰的药物。

可用于脾胃虚弱、少食乏力、便溏腹泻等。

单用或与山药、白术、栗子等配伍。

生嚼、熟食均可。

但以熟食为好。

榛子饼干

材料:

黄油90g,细砂糖50g,鸡蛋25g,榛子粉35g,低粉125g。

做法:

(1)黄油软化,加入糖打发。

(2)分次加入鸡蛋拌合均匀。

(3)筛入粉类,用刮刀拌合成团。

(4)分成大约20g/个,搓圆拍扁,排入烤盘。

(5)烤箱预热180度,中层上下火越18分钟。

榛子酱

材料:

熟榛子、鸡腿肉适量,蜜豆、黄瓜、鸡蛋、花生适量,葱、姜、蒜、盐、酱油、水淀粉、食用油、蚝油、料酒、香油、白糖适量。

做法:

(1)将榛子、花生压碎,加入辣椒油、盐调成酱。

(2)将鸡腿肉切成丁加入鸡精、蛋清、盐、水淀粉腌制一会儿。

(3)坐锅点火放油,倒入葱、姜、蒜爆香后,放入鸡丁炒至变色,加入酱、盐、糖、料酒、蚝油、酱油、鸡精,放入熟榛子、蜜豆、黄瓜丁,淋入香油,勾薄芡炒匀即可出锅。

牛奶榛子糖

材料:

大白兔奶糖10块,榛子(仁比较大的那种10粒左右看你喜不喜欢吃榛子了喜欢就多放一点),保鲜膜2块。

做法:

(1)先把奶糖去皮,然后放在碗里。

榛子用刀碾碎待用。

(2)准备个锅,锅里放入水,开火加热。

(3)待水开后,把装有奶糖的碗放入水中加热。

(4)奶糖融化均匀后,把碗拿出来。

(5)趁热把榛子碎放入碗中迅速搅拌均匀。

(6)然后把保鲜膜平铺,奶糖趁热倒在保鲜膜上。

(7)用另外一块保鲜膜把奶糖按平。

然后放入冰箱冷藏10分钟,拿出就可以吃了。

榛子奶油蛋糕卷

材料:

栗子奶油适量,鸡蛋3个,糖55g,玉米色拉油30g,牛奶40g,低粉40g,榛子粉40g。

做法:

(1)烤盘中垫入油纸备用;蛋黄加入20g白砂糖搅拌均匀。

(2)倒入沙拉油,用手动打蛋器搅打均匀。

(3)加入牛奶拌匀。

(4)筛入低粉和榛子粉,用手动打蛋器拌合均匀放置一边备用。

(5)蛋白分三次加入剩下的白砂糖,用电动打蛋器打发。

(6)用刮刀切拌均匀,倒入28cm28cm的烤盘中,抹平表面;烤箱预热165度,将烤盘置烤箱中上层层,上下火烤约15分钟。

(7)取出考好的蛋糕片,剥除油纸,冷却之后抹上奶油卷起,放入冰箱冷藏定型即可。

榛子巧克力

材料:

榛子100克,明治巧克力(奶油味,冬季限量)100克。

做法:

(1)准备榛子。

(2)去掉外壳,和皮。

(3)将巧克力隔水融化,用榛子沾上巧克力。

(4)放在椰丝上滚圆就可以了,也可以沾上点巧克力针来装饰。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使用。

适宜饮食减少、体倦乏力、眼花、肌体消瘦、癌症、糖尿病人食用。

榛子含有丰富的油脂,胆功能严重不良者应慎食。

食用量:西班牙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认为:普通人每周吃5次,每次吃25—30克的榛子较为合适。

榛子选购方法

榛子以个大圆整,壳薄白净,出仁率高,干燥,桃仁片张大,色泽白净,含油量高者为佳。

挑选方法应以取仁观察为主。

果仁丰满为上,十瘪为次;仁衣色泽以黄白为上,暗黄为次;褐黄更次,带深褐斑纹的'"虎皮核桃"质量也不好。

仁衣泛油则是变质的标志,仁肉白净新鲜为上,有油迹"菊花心"为次;籽仁全部泛油,粘手,黑褐,哈喇味的已经严重变质,不能食用。

具体选购方法:

榛子要成仁率在90%以上为优。

抓一把然后掂量一下,沉的说明榛子的皮薄仁多并饱满的为优品。

如果榛子皮较厚、个头较小,不宜嗑开需借助工具嗑开,出仁率60-75%榛子仁小且是毛仁(即带木质毛绒,不宜消化且口感不好),多为半仁,仁仅微香,不值得购买。

如果榛子皮较薄、个头较大,宜嗑开,仁为光滑的光仁,无木质毛绒,出仁率90-95%榛子仁大,仁香,值得购买。

如果榛子皮很薄、个头较大,用手一拍即开,出仁率95-99%榛子仁大饱满、仁为光滑的光仁,无木质毛绒,仁香酥脆,此为优品。

如果榛子皮很薄、且每个榛子都有裂缝,个头大,用手沿裂缝掰一下即开,出仁率95-99%榛子仁大饱满、仁为光滑的光仁,无木质毛绒,仁香酥脆,此为上品。

榛子的功效与营养价值2

榛子(英文:hazelnut)

榛子分布非常的广,在亚洲、欧洲及北美洲的温带均有榛树。

现在土耳其是全球榛子的主要生产国,其榛子产量占全球榛子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榛子产品为该国带来高达12%外贸销售额。

榛子的主要生产国还有西班牙、意大利及美国等。

在榛子众多品种中,欧洲榛是榛属植物栽培最广泛、栽培历史最久的树种。

欧洲榛起源于亚洲的小亚细亚地区的黑海沿岸及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在公元前由此向希腊和罗马传播,并被当作果园作物得以广泛的分布。

榛子又名山板栗、尖栗或棰子,我国吃榛子已有悠久的历史。

在陕西省半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已经碳化的榛果和果壳,说明距今五、六千年前人类就已经采集榛子为食了。

榛子形态特征

榛子树与叶

灌木或小乔木,高1-7米;树皮灰色;枝条暗灰色,无毛,小枝黄褐色,密被短柔毛兼被疏生的长柔毛,无或多少具刺状腺体。

叶的轮廓为矩圆形或宽倒卵形,长4-13厘米,宽2.5-10厘米,顶端凹缺或截形,中央具三角状突尖,基部心形,有时两侧不相等,边缘具不规则的重锯齿,中部以上具浅裂,上面无毛,下面于幼时疏被短柔毛,以后仅沿脉疏被短柔毛,其余无毛,侧脉3-5对;叶柄纤细,长1-2厘米,疏被短毛或近无毛。

榛子花与果

雄花序单生,长约4厘米。

果单生或2-6枚簇生成头状;果苞钟状,外面具细条棱,密被短柔毛兼有疏生的长柔毛,密生刺状腺体,很少无腺体,较果长但不超过1倍,很少较果短,上部浅裂,裂片三角形,边缘全缘,很少具疏锯齿;序梗长约1.5厘米,密被短柔毛。

坚果近球形,长7-15毫米,无毛或仅顶端疏被长柔毛。

榛子营养价值

每100克干品榛子中含有水分7.3克,蛋白质22克,脂肪44.8克,粗纤维9.6克,灰分3.5克、碳水化合物14.7克,胡萝卜素50微克,核黄素0.15毫克,钙104毫克,钾244.毫克,钠4.7毫克,镁420毫克,铁6。

4毫克,锰12.94毫克,锌5.83毫克,铜3.03毫克,磷422毫克,硒O.78微克,尼克酸2.9毫克。

吃榛子的常见方法

1、生吃:榛子可以整个的吃,也可以磨碎或切碎来吃。

新鲜的榛子和经干燥处理的榛子都很美味,通常被当作小吃或开胃食品。

2、糕点:榛子常被加入沙拉、酱汁、布丁和冰激凌中,磨碎的榛子可以加入蛋糕和小甜饼里。

榛子可用于制作奶油杏仁糖,也可用来制作夹心巧克力。

以榛子为材料制作的奶油杏仁糖香酥可口,巧克力榛子蛋糕不仅味道浓郁醇香,还有滋养脾胃的功效,榛子油能够有效的改善贫血的症状,还有助于视力保健。

3、烤制:将去除薄皮榛子放在一张煎盘上,放入烤箱里烘烤至金褐色,期间要不时搅动。

烘烤、磨碎、切碎都可提升榛子特有的香味。

4、熬粥:还可以将榛子做成一些清淡的汤粥来喝。

将榛子、莲子、粳米放在一起,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丰富,癌症和糖尿病人平时可以多喝些。

榛子的食疗作用

榛子是我们大家都非常喜欢的一种食物,经常吃榛子可以有效的使我们的身体变得健康起来。

增强体质:榛子本身富含油脂(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达到60.5%,使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更易为人体所吸收,对体弱、病后虚羸、易饥饿的人都有很好的补养作用。

润泽肌肤:它的维生素E含量高达36%,能有效地延缓衰老,防治血管硬化,润泽肌肤的功效。

预防便秘:榛子本身有一种天然的香气,具有开胃的功效,丰富的纤维素还有助消化和防治便秘的作用。

预防心血管疾病:榛子还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避免了肉类中饱和脂肪酸对身体的危害,能够有效地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明目健脑:增强记忆榛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源、B1、B2及烟酸,有利于维持正常视力和上皮组织细胞的正常生长和神经系统的健康,促进消化系统功能,增进食欲,提高记忆,防止衰老。

驱虫:小孩子吃有驱虫的功效。

治疗癌症:榛子里包含着抗癌化学成分紫杉酚,可以治疗卵巢癌和乳腺癌以及其他一些癌症,可延长病人的生命期。

榛子含有β-谷甾醇(甾醇),天然植物甾醇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作用,能够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降解代谢,抑制胆固醇的生化合成,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溃疡、皮肤鳞癌、宫颈癌等有显着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还可以作为胆结石形成的阻止剂。

调整血压:榛子中镁、钙和钾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很高,长期使用有助于调整血压。

保护视力:每天在电脑前面工作的人群多吃点榛子,对视力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榛子虽然营养丰富,食用价值很高,但是由于榛子含有丰富的油脂,胆功能严重不良者应慎食。

榛子种类

在中国原产榛子主要有9个种和7个变种,分别是川榛、维西榛、刺榛、滇榛、绒苞榛、华榛、毛榛、平榛、武陵榛(1990年发表)等变种有平榛变种长苞榛;毛榛变种短苞毛榛、腺毛毛榛;川榛变种短柄川榛;华榛变种钟苞榛;绒苞榛变种宽叶绒苞榛;刺榛变种藏刺榛。

引进种有欧洲榛(包括变种扭枝榛、紫红叶榛子)、大果榛、尖榛等,培育的新的种间杂交种平欧杂交种榛。

欧美榛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主要有大果榛、尖榛、欧洲榛、美洲榛、土耳其榛等。

榛子的功效与营养价值3

榛子的保存条件

榛子含水量极低,只有3.5%~7%,较耐贮藏。

但是榛仁对温、湿度反应敏感。

贮藏期间,气温超过20摄氏度或长期见光会加速脂肪转化而产生“哈喇味”不能食用;湿度过大(空气相对湿度达75%以上)坚果即会发霉。

因此,贮藏榛子的条件是低温、低氧、于燥、避光。

适宜的条件是气温在15摄氏度以下,空气相对湿度60%以下,仓库内光线较暗,坚果可以贮藏2年不变质。

榛子密封保存

比较稳妥的保存干果就是放在密闭容器里,相比与塑料瓶子,玻璃瓶要好一些,玻璃性质稳定,不会挥发有害物质,玻璃瓶要保证干燥干净后再放入干果。

家庭榛子防潮方法

榛子容易受潮是储存榛子的一个关键问题,干的茶叶具有很好的吸水防潮作用,因此,在家里没吃完的榛子建议放少量茶叶在里面,防止吸潮,但是茶叶具有茶叶的香味,不宜放放太多影响榛子的香味。

大量榛子的保存方法

干燥剂保存

如果储存的干果比较多,那就适当的使用干燥剂,存放干果的效果最好了。

但是干燥剂不要食用,特别是不能让小孩拿到,以免误食。

二氧化碳保存

现在地面上铺一层塑料布,将榛子码垛在塑料布上,再在榛子垛上罩一层塑料罩,上下塑料布边缘重叠,用沙土压实,然后从底部冲入二氧化碳,这是夏季防止榛子变质的有限措施。

榛子保存的注意事项

1、榛子保存要注意清洁、干燥、通风、阴凉。

2、严禁与煤油、汽油或有其它异味物品、、腐蚀性物品一同存放。

3、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以防漏雨、水浸及虫害、鼠害。

此外,还要经常通风、保持清洁。

山榛子粉的营养?山榛子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钙、磷、铁等营养素,具有延缓衰老,防治血管硬化,润泽肌肤的功效,有助消化,防治便秘,有助于调整血压。

关于榛子粉的功效与作用和榛子功效与作用营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欧洲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喝茶的

在古罗马和古希腊时代,欧洲的沐浴文化十分发达。但随着古罗马帝国的衰败,古罗马的沐浴文化最后沦落成了 *** 文化,而由于罗马人的水管中含有的大量铅,导致罗马人的身体素质和IQ水平大幅度下降,使得罗马人最终无力抵挡日尔曼等蛮族文明的侵入,而当时的科技水平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的情况下,罗马式的沐浴文明消亡了!而欧洲人开始了长达十几个世纪不洗澡的辉煌历史!

在中世纪的欧洲,除了受 *** 文化影响的地区之外,一般人已经没有洗澡的习惯。有些人家中虽然有厕所或洗漱间,但是都很少用来洗澡。在以王室成员为首的欧洲卫道士中,他们更是将洗澡视作堕落的根源,许多人终其一生都不曾洗澡,这其中包括著名的查理大帝,维多利亚女王等大批欧洲君主,而他们更是将这种习惯作为其的个人成就大肆宣扬!当时的人认为洗澡对身体不好,都认为热水会使毛孔扩张,这样细菌更容易侵入身体。当时的贵族为了掩盖身上的臭味,需要使用大量香粉。这就是为什么当时的欧洲人对亚洲的香料有着如此浓厚的兴趣的原由,因此当时的欧洲人不洗澡甚至可以看做是后来他们开拓海洋,四处殖民的一个重要原因!

欧洲人这种恶习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当时在欧洲盛行的流感和鼠疫。

直到1750年,也只有6%的巴黎宫殿房屋中才配有卫生间。而到18世纪后期,医生们才开始建议人们每天洗手、洗脸和洗脖子。从此欧洲人才最终走上了勤洗澡的卫生之路!

德国人喜欢喝茶吗?或者欧洲人吧……大多数喜欢喝什么种类的茶?有没有人做过调查……

正常德国人喝茶少之又少,法国人有不少人喝茶,其中花茶占不少。

为什么欧洲人喜欢吃甜食

风俗习惯,也不是必须就要吃的,属于个人爱好,好比我们的饭后喝茶,有些人会喝一杯咖啡,有些人喝水,他们吃的要比我们简单的多,也很随便,面包加饮料,要不就是披萨,要不土豆,沙拉菜,最多就是吃两样食品。

为什么欧洲人喜欢喝红茶呢

因为欧洲人的下午茶基本是红茶的。

这里有资料 17世纪时,英国上流社会的早餐都很丰盛,午餐较为简便,而社交晚餐则一直到晚上八时左右才开始,人们便习惯在下午四时左右吃些点心、喝杯茶。其中有一位很懂得享受生活的女伯爵名叫安娜玛丽亚,每天下午她都会差遣女仆为她准备一壶红茶和点心,她觉得这种感觉真好,便邀请友人共享。很快,下午茶便在英国上流社会流行起来。红茶传进欧洲时,由于是遥远东方来的珍品,“喝茶”还只是上流社会的专属享受。后来红茶在伦敦的咖啡屋、红茶庭园开始流行。咖啡屋是名流聚集交流、饮茶的场所。红茶庭园则出现于伦敦郊区,大多数英国人借此才开始接触红茶。18世纪中期以后,茶才真正进入一般平民的生活。英国贵妇人之间风行的时尚便逐渐平民化,下午茶风俗开始盛行于饭店和百货公司之间。英国贵族赋予红茶以优雅的形象及丰富华美的品饮方式。下午茶更被视为社交的入门,时尚的象征,是英国人招待朋友开办沙龙的最佳形式。享用下午茶时,英国人喜欢选择极品红茶,配以中国瓷器或银制茶具,摆放在铺有纯白蕾丝花边桌巾的茶桌上,并且用小推车推出各种各样的精制茶点。至于音乐和鲜花更是必不可少,并且以古典为美,曲必悠扬典雅,花必清芬馥郁

外国人喝茶吗

老外也喝茶。说说埃及人的饮茶习俗? 位于非洲的埃及,也是重要的茶叶进出口国,他们喜欢喝浓厚醇洌的红茶,但他们不喜欢在茶汤中加牛奶,而喜欢加蔗糖。埃及糖茶的制作比较简单,将茶叶放入茶杯用沸水冲沏后,杯子里再加上许多白糖,其比例是一杯茶要加三分之二容积的白糖,让它充分溶化后,便可喝了。茶水入嘴后,有粘粘糊糊的感觉,可知糖的浓度有多高了,一般人喝上二三杯后,甜腻得连饭也不想吃了。埃及人泡茶的器具也很讲究,一般不用陶瓷器,而用玻璃器皿,红浓的茶水盛在透明的玻璃杯中,象玛瑙一样,非常好看。埃及人从早到晚都喝茶,无论朋友谈心,还是社交 *** ,都要沏茶,糖茶是埃及人招待客人的最佳饮料。

肯尼亚人如何饮茶? 肯尼亚位于非洲高原的东北部,是一个横跨赤道的国家,濒临印度洋,是属于热带草原型气候,平均海拔将近2000公尺,终年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壤呈红色,并属酸性土壤,很适合茶叶生长。肯尼亚人民喝茶深受英国统治时期的影响,主要是饮红碎茶,也有喝不午茶的,冲泡红茶加糖的习惯很普遍,过去只有上层社会才饮茶,目前一般平民也普遍喝茶,在大饭店和市面上也可看到提供饮茶的场所。绿茶在肯尼亚的出现是最近几年的事。

摩洛哥人也有喝茶的习惯吗? 茶从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又穿越 *** 世界,来到了北非的摩洛哥,摩洛哥人均信仰 *** ,不喝酒,其它的饮料也很少,于是这里饮茶之风很甚。摩洛哥人上从国王,下至市井百姓,每个人都喜喝茶,可以说茶已成为摩洛哥人文化的一部分。逢年过节,摩洛哥 *** 必以甜茶招待外国宾客。在日常的社交鸡尾酒会上,必须在饭后饮三道茶。所谓的三道茶,是敬三杯甜茶,用茶叶加白糖熬煮的甜茶,一般比例是1公斤茶叶加10公斤白糖和清水一起熬煮。主人敬完这三道茶才算礼数周备。在酒宴后饮三道茶,口齿甘醇,提神解酒,十分舒服,而喝茶用的茶具,更是珍贵的艺术品,摩洛哥国王和 *** 都以此作为赠送来访国宾的礼品。摩洛哥一般人家也有客来敬共的礼俗。

澳大利亚的饮茶习俗怎样? 澳大利亚的牧民居住在高寒的山区,以放牧为生,由于气候寒冷,蔬菜极少,使他们成为一个嗜好饮茶的民族。澳大利亚人喜欢饮红茶,而且必须在煮好的茶汤内加入甜酒、柠檬和牛乳,这种有各种味道的茶汤营养丰富,能增加人体热量。澳大利亚的多味茶在匈牙利和捷克等国家的下层人民中也很流行。

阿根廷人如何饮马蒂茶? 阿根廷人喜欢饮马蒂茶,其饮茶方式也别具一格。他们把马蒂茶叶放入一个非常精致的、上面刻有民族图案的葫芦形瓢中,然后冲入开水,片刻以后便开始饮用。他们的饮法也很独特,既不用嘴直接去喝,也不用舌头去舔,而是用一根银制的吸管插入葫芦瓢内,象中国的儿童吸饮料一样,慢慢地吸饮。

印度人的饮茶方式是怎样的? 印度人喜欢饮用马萨拉茶。其制作方法是在红茶中加入姜和小豆蔻。虽然马萨拉茶的制作非常简单,但是喝茶的方式却颇为奇特,茶汤调制好后,不是斟入茶碗或茶杯里,而是斟入盘子里,不是用嘴去喝,也不是用吸管吸饮,而是伸出又红又长的舌头去舔饮,故当地人称之为舔茶。

你听说过普兰人喝的合碗茶吗? 普兰人居住在欧洲极北部,他们也是喜欢饮茶的民族,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饮茶方式。普兰人一家人在一起时,喜欢饮茶聊天,茶水熬好以后,不是每人一杯,也不是每人一碗,不论家里有多少人,只斟满一大碗,全家人围坐在一张桌子边,由老及小,依次捧碗喝上一口,象接力赛一样,以此转辗传饮,这一碗喝完了,再斟满,直到大家喝够为止。

你听说过马来西亚的拉茶吗? 拉茶是马来西亚传自印度的饮品,用料与奶茶差不多。调制拉茶......

中国哪个地方的人喜欢喝茶

全国各地都喜欢喝茶,但是由于风俗和地理环境的原因,各地喝茶的习惯和品种都不一样。北方人喜欢喝花茶,西北人喜欢喝黑茶,江南喜欢喝绿茶,闽南广东喜欢喝乌龙茶。

京津地区大多喜欢用盖碗泡花茶、绿茶。百年老店有吴裕泰、张一元。

北方各省也产有本地茶的,比如山东青岛的崂山云雾茶。

-----------------------

产茶主要是中国和印度还有日本,喝茶的国家就多了。亚洲人爱喝绿茶和乌龙茶,

欧洲人喜欢红茶

欧洲人的分类

在中世纪时期,高加索人种是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北印度,北非。16世纪以后随欧洲殖民扩张扩散到美洲、大洋洲和其它地区。分布在欧亚大陆的高加索人种中可分出: 北欧人种 阿尔卑斯人种 地中海人种 巴尔干-高加索人种 亚美尼亚人种 伊朗人种 黑海人种 里海人种 东波罗的人种 帕米尔人种 第拿里人种 图兰人种

喝茶有哪些说道

您看到的是功夫茶道,具体有以下十八道,接触多了您就会喜欢的,因为不但功夫茶的味道确实很容易被人家接受,而且如果当您自己去冲泡功夫茶时,您就会发现每一道程序都是一种心灵与精神上的享受,

1、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焚香静气:焚点檀香,造就幽静,平和气氛。

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为骸。

2、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叶嘉酬宾:出示茶叶让客人观赏。叶嘉即宋苏东坡用拟人手法之巖茶代称, 意为茶叶嘉美。

3、孟臣沐霖、乌龙入宫。

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4、高山流水、春风指面。

高山流水: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高冲可使茶叶翻动。

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清新洁静。

5、乌龙入海、重洗仙颜。

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面,又提高壶温。“清洗仙颜”为武夷山云窝一石刻。

6、玉液回壶、再注甘露。

?工夫茶馆 -- 工夫茶馆

7、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少许后,则往各杯点斟茶水.

8、龙凤呈祥、鲤鱼翻身。

?工夫茶馆 -- 工夫茶馆

9、捧杯敬茶、众物传盅。

?工夫茶馆 -- 工夫茶馆

10.鉴赏三色、喜闻幽香。

鉴赏三色:认真观察茶水在杯中上中下的三种颜色。

喜闻幽香:即嗅闻茶的香味。

11.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

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12.再斟兰芷、二探兰芷。

再斟兰芷:即斟第二道茶。“兰芷”泛指巖茶。宋范仲淹诗有“斗茶香兮薄兰芷”之句。

13.二品云腴、喉底留甘。

?工夫茶馆 -- 工夫茶馆

14.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三斟石乳:即斟三道茶。“石乳”是元代巖茶之名。

15.含英咀华、令略巖韵。

令略巖韵:即慢慢地领悟巖茶的韵味。

16.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工夫茶馆 -- 工夫茶馆

17.名茶探趣、游龙戏水。

游龙戏水:选一条索紧致辞的干茶放入杯中,斟满茶水,仿若乌龙在戏水。

18.宾主起立、尽杯谢茶。

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74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