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造价上亿,牧原、新希望纷纷涌入!楼房养猪真的是风口吗?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设施农业,鼓励发展工厂化集约养殖、立体生态养殖等新型养殖设施。

造价上亿,牧原、新希望纷纷涌入!楼房养猪真的是风口吗?

谈到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楼房养猪”就自然会被提起。

虽然一号文件没有明确提出“楼房养猪”,但很显然,这是其中一种类型。

也就是说,中央层面已经对高楼养猪给予了明确鼓励。

其实,在2019年底,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就提到了允许并鼓励养殖设施建设多层建筑,并对楼层高度不限制。

2020年起,楼房养猪就开始频繁被提起。

根据广东省数据,2020年以来,广东省新建、改扩建生猪规模养殖场1172个,已完工822个,其中“楼房猪场”158个。

从零星建设到占比10%,这足以看出楼房养猪的发展趋势。

楼房养猪成“潮流”大企业纷纷投建

那都有哪些企业已经布局楼房养猪了呢?我们简单盘点了一下(此处不止广东投建数据)。

牧原股份在2020年半年报中指出,公司在内乡开始尝试楼房养猪。

根据证券时报最新消息,牧原内乡综合体在2021年末完成最后一栋猪舍的投产运营。

新希望六和首个楼房养猪项目于2020年11月竣工交付。

目前,山东、河北、浙江等地投也有其布局建设的10余个楼房养猪项目。

2020年底,海大集团旗下公司海大科技小镇项目落户广西五里镇,项目一期的规模肉猪养殖区采取集约化楼房养猪模式,建设采用五层楼房结构。

2021年8月,河南秀博楼房公猪站正式投产,主楼为7层智能化楼房式公猪舍,可容纳3000+头优质种公猪。

2021年12月28日,扬翔股份17层楼房养猪项目“南沙立体化全产业链生猪养殖项目”举行封顶仪式,这是广东当前楼层最高的猪场。

2022年3月10日,天兆猪业峨边种猪场正式投产,这是继四川省大沟头核心育种场、甘肃省兰州核心育种场、福建省兴盛猪场之后,天兆猪业第4个投产的楼房猪场。

近日,京基智农表示,将致力于在广东省及周边建设繁殖育肥一体化楼房猪场。

楼房养猪的“魔力”与“阻力”

头部猪企斥巨资投建,政策再度提及,楼房养猪到底有什么“魔力”?

其实,楼房养猪最大的好处,是节省土地面积。

根据报道,四川南充的一栋7层楼房猪场,猪场占地面积15亩,可养殖5000头猪,年出栏可以达到12.5万。

而平层猪场要养殖5000头猪,占地面积需要80-90亩,这样折算下来,楼房养猪可以节省70-90%的土地。

在今年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的情况下,对于想要新建或者扩产的养殖场户来说,楼房养猪确实是个好选择。

除了节省土地面积之外,楼房养猪因为集中,可以减少饲料、断奶猪仔等的运输成本,有利于物资进入猪舍的消毒,猪群管理上也有一定优势。

同时因为进出口少,封闭式的分区管理,可以减少猪场外来疫病的侵入。

另外,楼房养猪的猪舍在折旧年限上有一定优势,可以平摊成本。

平层猪舍一般10-15年,而楼房养猪一般可以折旧到15-20年。

但是,我们也不可忽视其建造成本高等问题。

楼房猪场在建造时,需要额外的防漏水措施、除臭设施,水电设施、转猪和人员上下通道等,单平方的造价比平层养猪要高30%左右。

从目前看到的企业数据来看,一个楼房养猪项目需要上亿元投资。

值得提到的是,在人员配置上,楼房养猪一层就是一个独立的猪场,每层都需要配备一名场长,一个产房主管和配怀主管,而且每一层之间都需要联动,有不稳定因素产生,各层之间会受到影响。

所以,楼房养猪对人员的素质要求高。

还有,楼房养猪虽然外部生物安全相对平层更容易做好,但是因为饲养密度大,一旦有疾病进入楼栋,内部生物安全就很难把控。

所以,楼房养猪也有其双面性。

但是大猪企纷纷投建,说明它确实是未来发展趋势。

结语

在这种发展趋势中,我们也要思考,在养猪业越来越集中的情况下,未来,家庭农场将是养猪业的主力军。

那家庭农场能不能投入巨大的成本踏入这个新兴的养猪模式中,还值得商榷。

毕竟,楼房养猪并不是一层一层猪场的简单叠加,更重要的是管理和防疫等,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教训,才能达到稳定的水平。

而到2022年,我国已经提前半年完成生猪产能恢复目标,当前生猪产能处于过剩的状况,那就说明,平房养猪已经能够实现猪肉的供给。

如此情况下,家庭农场还有没有必要投入如此大的成本,冒着风险去进行楼房养猪?大家怎么看呢?

近日,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公司12月15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2月13-14日与多家机构投资者进行了电话会议、

在会议中谈及楼房猪舍的养殖成绩及下一步建设规划时,牧原股份透露,当前楼房猪舍的养殖产能在牧原公司内部生猪养殖产能中占比不到10%,而且未来牧原公司也不会以楼房猪舍作为生猪养殖产能的主要模式。

楼房养猪

最近几年,受土地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公司走向了楼房养猪的发展之路,据《中国经济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温氏、新希望、牧原、唐人神、杨翔等多家龙头养猪企业均推出了楼房养猪项目。

今年10月月份,楼房养猪着实火了一把。

因为在10月1日,中新开维现代牧业一号生产大楼迎来了1000头猪,1000头猪显然不是大事,大事是因为这1000头猪住进了价值20个亿的猪舍中。

据介绍,中新开维在湖北鄂州投资了40个亿,修建了两栋26层高的生产大楼,大楼占地面积高达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养猪大楼,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高、单体面积最大的楼房养猪示范基地。

这两栋养猪大楼中的每一栋存栏量都可以达到30万头左右,而年出栏量都可以达到60万头,两栋年出栏高达120万头。

楼房养猪的优势

1、节省土地

据报道,湖北鄂州中新开维的楼房养猪项目的占地面积仅占普通养猪模式的5%,也就节约了95%的用地面积。

我们常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为了保证粮食的正常供应,最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土地的保护力度,强调18亿亩土地红线,也时有破坏土地,破坏庄稼的企业受到相应处罚的报道。

要想在尽量少用地的前提下养殖更多的猪就需要将猪场建设从横向变为竖向,将猪养到空中,可以突破区域土地限制因素。

2、猪舍环境更好

住楼房的都知道,楼层越高相对来说空气越好,楼房养猪也是同样的道理,较高的楼层猪舍环境整体要好于平房。

而空气中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以及固体颗粒是导致猪群呼吸道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空气质量提高了就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进而可以提高猪群的健康度,提高猪群的生长速度。

3、智能化程度更高

目前,平房猪舍的智能设备多停留在智能温控、智能通风、自动喂料、自动出粪等设备上。

而楼房养猪目前普遍配备了精准饲喂仪、饮水宝等智能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实现精准饲料加工和精准饲喂,再配合通风系统、空气过滤系统,可以给猪群提供营养搭配更合理的饲料,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猪群的生产成绩,比如母猪产仔数,肥猪成活率,肥猪生长速度等。

智能化程度高,需要的人工就少。

据报道,一个拥有1000头母猪养猪场,从母猪配种到仔猪断奶,整个养殖过程需要13-17人,而在智能化设备的加持下,杨翔股份制需要5个人即可。

据牧原表示,目前楼房猪舍的养殖成绩处于公司内部中等偏上的水平,而且配备智能化设备和高等级的生物安全防控之后,再加强精细化管理,楼房养猪的养殖成绩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4、更具规模化优势

最近几年我国一直在致力于发展规模化养殖,楼房养猪可以实现每个点25万头以上的养殖量,具有非常明显的规模化优势,也是符合国家生猪养殖行业大的发展方向的。

既然楼房养猪有这么多好处,生产成绩也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作为国内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牧原为何不把楼房养猪作为自己的主要发展模式呢?这是因为楼房养猪有三个“致命的不足”。

不足一、前期建设成本高

以目前比较先进的猪舍建设来看,普通的平房养猪场,每头母猪所需要投入的硬件设施成本在8000-12000元,再加上母猪成本、饲料成本等,一头母猪的费用需要16000元左右。

而楼房养猪因为猪场建设费用高,智能化设备多,一头母猪的费用甚至超过了26000元。

最近几年,猪价相对比较理想,养猪利润整体尚可,高成本建设还可以接受。

但未来养猪同样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利润会越来越小,楼房养猪的高投入同现在养殖企业追求的“轻资产”相违背。

不足二、疾病防控难度高

就拿最近几年让养猪人头疼的非洲猪瘟来说,其进入我国已经3年多的时间了,虽然当前我们找到了比较有效的非洲猪瘟的防控方法,但是还仅仅是局限于生物安全之上,还时不时会有猪场出现问题,而每一次发病,猪场都要面临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平房养猪,猪群生活在不同的圈舍中,每栋猪舍之间都存在天然屏障,即便有病毒传入,也可以通过检测拔牙等进行精准防控。

而楼房养猪,猪群都集中在一栋猪舍内,养殖密度大,猪群之间互相接触也难以避免,一旦发病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其疾病防控难度更高,疫病风险更高。

不足三、楼层间的防水问题大

因为两个楼层之间隔的不仅是空间,也不仅仅是水,还有猪粪和尿,猪粪和尿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物质都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对楼层间的防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了解,目前采用的粪尿处理方式和防渗漏方式均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可能是材料问题,也可能是猪舍建筑设计有不合理的地方。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75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