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香蕉灌溉有几种方式?

(1)微喷带灌溉。是目前香蕉上应用比较普遍的新型节水灌溉方式。这种方式既节水又便于水肥共施,能有效提高蕉园的生产力,且一次性投资较低,受到生产者广泛接受,值得今后大力推广。(2)微喷头灌溉。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灌溉方式,能够有效地节水,还能进行水肥共施,提高生产效率。这种方式一次性投资成本较大,目前生产上应用已有相当规模,建议有能力生产者大力推广应用。(3)滴灌。是最节水的灌溉方式,可以进行精确的水肥共施。这种方式前期投入比较大,对水质和使用者的技术要求比较高,目前还只有少数生产者使用,但这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技术,鼓励有基础的生产者大力推广应用。(4)漫灌。漫灌方式是比较传统的灌溉方式,只适用于有公共水利灌溉设施而不用抽水就能自流灌溉的蕉园。这种灌溉方式费水费工,且水、肥、土流失较大,香蕉生长往往很不整齐,现在使用这种灌溉方式的蕉园越来越少。

香蕉灌溉有几种方式?

什么是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是一基现代化的工程式技术,无论是工程节水,还是农艺节水、管理节水都必须建立在节水灌溉材料设备实现产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可以说,这是大规模及节水灌溉必须解决的前提条件之一。通过20多年来的努力,我国在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和工程式实践上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相比之下,支撑产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缓慢,难以适应大规模普及节水灌溉的需要,现状不容乐观。

不同形式的节水灌溉工程所用设备存在一定的共性,但更多的是特性,故设备往往是围绕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开发和配套的,形成各自的体系。当前市场上需求程材料设备、管道输水工程式材料设备等到。喷灌设备:我国生产的喷灌设备主要是大、中、小、轻型喷灌机、喷灌用水泵、喷灌用地埋管道和地面移动管道、喷头、附属设备等。我国喷灌工程面积已达1900万亩,其中约75 %采用轻、小型喷灌机,大中型喷灌机的喷灌面积约占10 %,半固定管道式喷灌约占15%左右。微灌设备:我国生产的微灌设备主要有过滤器、施肥器等首部枢纽设备、管材和连接件、滴灌管(带)、微喷头、渗灌管等。据统计到1997年底我国微灌面积已达200万亩,主要用于果树和设施农业作物的灌溉。实现精确灌溉自动控制设备是必不可少的,这类设备我国虽有研制,但并没有形成产品,今后应引导这方面的工作,以提高我国微灌设备的配套能力和总体水平。渠道防渗新材料和施工机械:膜料防渗具有防渗性能好,适应变形能力强、施工简便、造价低等优点,应用广泛,我国在60年代中期已将膜料用于渠道防渗,但当时没有专用的防渗膜料。低压管道输水设备:七五期间原国家科委和水利部针对井灌区节水的需要组织了低压管道输水技术的攻关研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低压管道输水技术是在80年代初节水灌溉任务紧迫,但投入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在井灌区发展起来的,因此,技术定位偏低,系统定位靠下,难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反过来也制约了管道输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

节水灌溉材料设备来源于生产它们的企业,企业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品的状况。生产规模小:不少企业的产品中节水灌溉专用材料设备仅占一部分或少部分。生产规模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严重制约了节水灌溉材料设备产品的更新和质量的提高。专业化程度低:我国的节水灌溉专用材料设备生产企业不少是在原有生产领域的基础上,部分转产节水灌溉材料设备的,故绝大多数不是专业厂,产品结构复杂,关联性不强。这种状况决定了生产组织形式是以通用设备、普通工艺实现的小批量生产,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生产成本难降低。生产技术装备落后:走进节水灌溉生产企业,往往看到的是70年代、60年代、甚至50年代的生产设备,这些设备有的是当年建厂时的设备,有有是从大企业淘汰设备中低价转让来的,生产技术装备的落后也往往决定了生产工艺的落后。缺乏行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小而分散的加工生产并不一定意味着落后,关键是要有龙头企业发挥主机厂的作用,小企业应围绕龙头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

渠道防渗和平整土地是节约用水的基础。

通过各种渠道将灌溉水引入田间,是实现地面灌溉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渠道输水过程中,通过渠侧、渠底的各种漏洞、裂隙所渗漏而损失掉的水量极为严重。如上文所述,有50%~80%的灌溉水在引入田间之前就渗漏损失掉了。

渠道防渗技术就是防止灌溉水在渠道渗漏损失所采取的措施,包括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是采用砌石、混凝土、沥青、塑料薄膜等防渗材料,修建渠道防渗层及其保护层等,是防止渠道渗漏最根本的技术措施。按其特点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在渠床上加做防渗层(衬砌护面),改变渠系土壤的渗漏性能和新酌防渗渠槽结构形式。

平整土地是保证灌水质量,提高灌水劳动生产率,节约灌溉用水的一项重要措施。平整土地涉及到山、水、田、林、路、渠、井、村等各个方面的安排,必须适应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的要求。畦灌要求的地面坡度以0.001~0.003为宜,最大不宜超过0.01;沟灌要求地面坡度以0.003~0.008为宜,最大不宜超过0.02。田块内的横方向,一般要水平没有坡度。平整土地时应尽量保留表土,通常挖方处应保留表土厚度20~30厘米。

节水灌溉制度是指在一定的气候、土壤和农业技术条件下,为了促进农作物获得高产、稳产及节约用水而制订的适时、适量灌水的具体方案。其内容包括农作物生长期内(含播种前)的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制订节水灌溉制度的核心问题,是确定总灌水量及其在作物生育期时程上的合理分配,以充分发挥水对作物生长环境的调节作用,收到增产、节水、节能的综合经济效益,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75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