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冬季种植大棚蔬菜,在补光时都有哪些技巧?

冬天种植大棚时,棚内温度低,蔬菜长势慢,病害多等是让农户比较头疼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被农户忽略了,除了温度低,还有光照少的问题。

冬季种植大棚蔬菜,在补光时都有哪些技巧?

大棚内光照少,在浇水追肥后,作物根系吸收到的养分,不能很好地转化和利用,遇到弱光或者阴霾天气时,缺少阳光时,植株就不能生长。

这时要进行补光,我们常用的补光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好太阳光,增加光照。二是悬挂补光灯,补充光照。这两种方法都不错,但是在管理时,要掌握好方法。

1、早揭棉被

冬天大棚上升降棉被是每天要做的事情,每个农户的升降时间也不同。有的是以保证棚内的温度为主,等到太阳升起来,再揭开棉被,一般到早上八九点钟,这样棚内的温度不会降低,光照的时间减少了。而我们为了保证植株吸收到一定的阳光,棉被应该早点升起来。

早上太阳光能直射到大棚上,揭开棉被之后,植株就能吸收到光,增加了光照的时间。有些农户说说,温度和光照之间怎么取舍,短时间的低温对植株的生长影响不大,相对来说,补充光照要难一点,早升棉被也是一个简单增加光照的方法。

2、合理使用补光灯

悬挂补光灯也是一种增加光照的方法,我们在使用补光灯时也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选择补光灯时,不是受光面积越大越好,要考虑作物受光是不是均匀,补光灯下面的植株和远处的受光强度不能相差太多。

第二,补光灯打开的时间要把握好。并不是说,要一直灯要一直打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规律,植株不是一直生长,晚上也要休息。刚才说到,冬天落棉被比较早,一般五点左右就没有光照了,这时打开补光灯,到十一点关掉。具体的补光时间要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来决定,像一些叶菜类需要的光照就比较少,茄果类蔬菜对光要求严格。

冬天种大棚,遇到低温寡照的天气时,增温和补光同样重要。增温的方法比较多,用酒精炉,增温块这些方法都可以,也比较简单。而在补光时,不仅要利用好太阳光,增加阳光照射的时间,另外,使用补光灯时也要注意好方法,受光度均匀,补光的时间充足,每天开补光灯,多花几毛钱,作物长势好。

1、不宜大量施用未腐熟饼肥。因为饼肥含氮多,碳氮比小、分解快,局部容易产生高温和高浓度的氨和有机酸,容易烧根。应该将饼肥打碎加入粉碎的秸秆后,用适当水剂泡3~5周左右,高温发酵以后再使用。

2、不宜施用含氯多的肥料。能降低蔬菜的淀粉和糖含量,使蔬菜品质变坏,产量降低,而且氯离子残留在土壤中,可导致土壤酸化,容易造成土壤脱钙。

3、不宜在干旱条件下施肥。蔬菜是喜水的作物,在土壤干旱时施肥,不但肥效不能充分发挥,而且会使土壤溶液浓度骤然升高,容易使蔬菜烧根。因此,蔬菜施肥要与灌水相结合,或开沟施肥,把肥料埋严实以后再灌水,或顺水追肥。

4、不宜在蔬菜生长后期追施钾肥。蔬菜一般在开花前后需要钾肥比较多,以后逐渐减少。

5、不宜将钾肥和钙肥同时喷施。钾和钙相遇不易被蔬菜叶片吸收,应避免同时喷,但硼和钙,锌和铁同喷更适宜。

6、不宜一次性冲施大量水溶肥。冬季土壤温度偏低,根系吸收能力稍差,一次性冲施大量肥料,根系能够吸收的往往很少,逐渐积累在土壤中的肥料反过来会恶化土壤性状,降低根系的吸收能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75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