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特点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一、基本情况

1、工程名称(全称):米东区建国路建设项目绿化工程。

2、建设地点: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建国路。

3、建设单位: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建设局。

4、承包范围:园林绿化工程(土方工程、种植工程、含喷灌和后期管理养护)。

5、设计单位: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质量等级:合格。

7、建设规模:2029.48米。

二、工程目标

本绿化工程作为2015 年米东区重点绿化工程之一,我公司将它作为形象工程对待。经领导班子讨论研究决定,在本工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本公司技术优势和施工经验,科学组织施工作业程序,精心施工,坚持“科学管理、注重质量、信守合约、真诚服务”、不断的把最优秀的程贡献给社会的质量方针,严格履行合同。以一流的项目管理,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一流的效率,一流的服务圆满完成工程任务,确保实现如下目标:

1、工程质量目标

作为施工企业来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针对本工程的

规模、特点,我公司将认真把握好这次机会,从抓施工现场管理入手,组织强有力的施工班子,从进场至竣工的整个施工过程中认真执行已通过论证的IS09002 贯标《程序文件》和《质量保证手册》等一系列标准,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国家建筑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进行施工,对工程质量实行三级管理程序,集中公司的管理精英力量,确保工程达到优良等级。

2、施工工期目标

按期竣工是建筑企业立业的根本。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结合我公司自身的施工力量,我们确保在131 日历天内完成全部工程内容。由于本工程单体多,施工环节多,涉及面广,工程流水交叉作业较为频繁,为了确保工期,我们采取的措施以强化管理,周密运筹为根本,合理地配置劳动力、周转材料、机械设备等施工要素,根据各施工阶段的客观要求,对施工所需的人、财、物由工程项目部统一调度,按总进度网络的要求落实到各班组,定期地进行协调制度及月计划的检查。

3、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

建筑工地的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同样是企业在社会上立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窗口,针对施工现场的特点,从抓现场管理入手,创出自己的品牌工程,严格执行国家及自治区关于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化样板工地的各项标准。对现场

办公室、职工生活区、材料堆放、机具设备布置、大门围墙、临时用电、用水、施工场地的规划布置着眼于高标准、严要求。进一步提高企业特色及创新意识,同时为职工的工作、生活提供较良好的环境。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作为施工期间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并由专人来抓,把工作落到实处,现场管理确保达到文明标化工地水平。

4、服务目标

本公司的质量方针是“科学管理、注重质量、信守合约、真诚服务”。以质量方针为指导,周到服务,创优质工程,让顾客满意是我们的服务目标,我公司将按照Is09002 质量保证体系的有关规定,坚持质量保修回访制,实行产后报务。在保修期内对使用单位提出的问题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落实,以此维护企业信誉,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三、工程设计特点

1、绿化设计

本工程绿化设计内容为建国路北延道路红线内绿化,机非分隔带宽度为两侧各6m,人非分隔带宽度为两侧各3m,设计机非分隔带内采用行道树为小叶白蜡,胸径≥6cm,间隔4m,品字型种植三排,靠近机动车道一侧种植亚乔木红叶海棠与金叶榆间隔60m分段种植,亚乔木之间点缀灌木紫丁香和重瓣榆叶梅,人非分隔带内乔木采用大叶榆,胸径≥6cm,间距3m栽植,绿化带两侧种植紫穗槐绿篱做镶边处理,

绿化带内乔木、亚乔木、灌木种植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体现良好的道路景观。

2、绿化管网设计

灌溉水源接设计给水管线预留的绿化水表井,接口位于桩号K0+050、K1+110处道路东侧绿化带内。灌溉系统采用喷灌的灌溉系统,系统设计工作压力为0.3—0.4MPA,灌溉周期为6天,每次灌溉时间为4小时,所有管道管材均采用聚乙烯(PE)管,管线选用公称压力为1.6MPA的PE100级PE管,管材配件压力等级不应小于管道所选压力等级的1.25倍,灌溉主、支管线距离人行道路界石0.5m,机非分隔带内DN32PE管接微喷头,喷洒半径1.5m,间距1.5m,DN20PE管接滴灌管,每株乔木处设置一条,所有支管在末端处设置泄水箱。灌溉主管线DN75覆土0.7m,DN32PE管覆土0.3m,管道埋置坡度随道路纵坡。

3、绿化管线过路做法

灌溉主管线DN75PE管过路(路口)处预埋D159*4.5镀锌钢套管,过路套管伸出绿化带内每侧1.0米。套管埋入地下时两端进行封口。

4、绿化阀门井、泄水井做法

主管阀门井和主管泄水井做法采用地面操作C25混凝土块砌圆形立式闸阀井,井径直径为1200mm,井室深为1200mm,井盖采用直径750轻型树脂井盖,井盖顶面标高高于种植土

10cm。

主管泄水井内需采用DN32泄水阀泄水。所有井内外壁均需做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厚20mm,外壁均做环氧煤沥青防腐:涂底漆一道、面漆两道,干膜厚度不小于0.5mm。

四、工程施工特点

1、建设地点特征

米东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冻结阜康市,西与乌鲁木齐县、昌吉市、五家渠为邻,南连接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北与福海县接壤。行政区域面积约3407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40平方公里,距乌鲁木齐主城区15公里,吐乌大高等级公路从市区西边穿越。建国路北延为米东区区域内的一条主干路,本次设计南起府前路,北至规划道路,路线全长2029.48米。

2、场地工程自然条件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年平均气温6.4℃,全年中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4.7℃;一月和七月为最冷和最热月份,极端最低气温-38.2℃;极端最高气温42.0℃,年蒸发量是年平均降水量的12.5倍,冬季最大积雪深度平均20厘米左右,标准冻土深度为1.41米。

2022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措施标准:

一、水利措施

1.灌溉工程

(1)灌溉系统完善,灌溉用水有保证,灌溉水质符合标准,灌溉制度合理,灌水方法先进。

(2)湿润半湿润地区灌溉保证率:旱作区不低于75%,水稻区不低于85%;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保证率:旱作区不低于50%,水稻区不低于75%;其他地区一般不低于70%。

(3)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0;井灌区不应低于0.80;喷灌区、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滴灌区不应低于0.90。

(4)新建、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的小型水库、塘坝及引水渠首等工程,符合国家和水利行业的技术规范规定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井灌工程做到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采补平衡;机井和泵站的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输变电设施配套齐全,综合装置效率达到有关规范标准。

(5)输水、配水渠系(管道),桥、涵、闸等建筑物和田间灌溉设施配套齐全,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规范标准。

(6)推广各种适用节水和旱作农业技术。有条件地区,应积极采取膜下滴灌、喷灌等先进高效节水技术;灌溉条件较差的旱作农业区,应采取农艺、工程等旱作农业节水措施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

2.排水工程

(1)防洪设计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

(2)排涝设计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设计暴雨重现期不少于10年。设计暴雨历时和排出时间应达到:旱作区1~3天暴雨1~3天排除;稻作区1~3天暴雨3~5天排至耐淹水深。

(3)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水渠系断面及坡度设计合理,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有关规范要求,末级固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符合当地机耕作业、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

(4)有渍害的旱作区,在设计暴雨形成的地面明水排除后,应在农作物耐渍时间内将地下水位降到耐渍深度;水稻区在晒田期3天内将地下水位降到耐渍深度。

(5)改造盐碱地要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在返盐(碱)季节前将地下水位降到农作物生长的临界深度以下。

3.工程折旧和完好率

灌、排等工程设施使用年限不低于15年。田间灌、排工程及附属建筑物配套完好率大于95%。

二、农业措施

1.农田工程

平原地区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格田,土地平整,集中连片,以适应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丘陵、山区15度以下坡耕地,按照有利于水土保持要求,建成等高水平梯田(地),地面平整,并构成反坡;土壤活土层厚度一般不小于25-30cm,田面宽度一般要达到3m以上,田(地)埂稳定牢固(南方地区的田埂要采用石块衬砌或建设生物梯坎),修建好排水沟、泄洪沟,达到防洪标准,防止水土流失。

2.土壤改良

土壤耕作层达到20cm以上,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3.良种繁育与推广

具有较好的良种繁育能力,具备优良品种的覆盖率达到100%水平的基础性条件。

4.农业机械化

平原地区主要作业环节具备基本实现机械化、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的基础性条件。

5.田间道路建设

田间道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布局合理,顺直通畅。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必要时进行简易硬化,保证晴雨天畅通,东北地区的干道能满足大型农业机械的通行,其他地区能满足中型农业机械的通行;支路应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田间道路建设突出节约土地的原则,建设标准合理实用。田间道路设施使用年限不少于15年,完好率大于95%。

三、林业措施

因地制宜地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达到当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适地、适树进行植树造林,长度达到适宜植树造林长度的90%以上。造林时应预留出农机进出田间的作业通道。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90%以上。平原地区防护林网格面积与格田面积一致,防护林网控制面积占宜建林网农田面积的比例,北方地区达到85%以上,南方地区原则上达到75%以上。

四、科技措施

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2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是良种、良法等先进适用生产技术;加强对项目区受益农户进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2次以上;适当扶持县乡农技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具有技术推广服务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法律依据:《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第三十条重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单独招标,一般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可以多个项目一并招标。

第三十一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招标由项目业主负责组织。

第三十二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施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条件下,可以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组织当地群众参与实施一般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中技术难度低的路基和附属设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78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