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油桐种植技术是怎样的

(一)选择良种造林

油桐种植技术是怎样的

优良品种是丰产的关键。只有采用丰产型品种,才能达到增产的目的。如何选择良种,可在前人生产中总结的"三月选花,五月选树,七月选果,十月选籽"的"四选"作法进行筛选。具体是在三月选雌花多而有一定雄花比例的少花花序类型,即"叶包花类型。"就是人们常说的:"叶包花,压断桠,花包叶,不得结。"五月选树势健壮,分枝型好,有效结果枝多,无病虫害。七月选结果多,有效率高、果重、果皮薄、鲜果出籽率高。十月选籽大仁满、出仁率高、含油率高、油质好的。应从我市已选出的小米桐、大米桐和对年桐等优良品种的单株上采种,用选好的种子用于造林。其次,也可在良种树上采条嫁接繁殖,用无性系造林。

(二)造林地选择

造林地宜选在向阳开阔,避风的缓坡山腰和山脚,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上,海拔过高的冲风地,低洼积水的平地,隐蔽的山谷,过于粘重的酸性土壤均不宜栽培。"四旁"和地坎边角是栽植油桐的好地方。

(三)造林密度

油桐生长迅速,枝桠扩展迅速,树冠和根幅庞大,因此要求较大的营养空间面积,不宜过密,有农谚说:"欲得桐子结,桐树莫搭叶"和"密栽松、稀植桐"。 造林密度要根据经营方式,立地条件,品种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在一般情况下,实行早期套种,后期纯林的小米桐、大米桐,株行距一般为4×5m或4×5m,每亩20-30株为宜,对年桐植株小,结果早,产量高,适于密植,株行距一般为2×3m,每亩110株为宜。

(四)整地方式

油桐的栽培性很强,细致整地是丰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整地可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全面整地。缓坡地于秋季整地,施足底肥,结合播种小麦、豆类等冬季作物,直播桐籽。另一种是带状或穴状整地。在坡度较大的山地可采用此种方法,整地时,按一定的行距,水平挖垦1-1。5m宽的带,或1×1m的穴。种桐后,随着间作套种,挖内填外逐步形成水平梯地,或随着抚育管理、逐步扩穴。整地深度一般应达20-30cm,并按株行距挖好播种穴。

如果没错,被称之为桐油疙瘩,

桐油是一种优良的带干性植物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附着力强、耐热、耐酸、耐碱、防腐、防锈、不导电等特性,用途广泛。它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建筑、机械、兵器、车船、渔具、电器的防水、防腐、防锈涂料,并可制作油布、油纸、肥皂、农药和医药用呕吐剂、杀虫剂等。

桐油又分生桐油和熟桐油两种,生桐油用于医药和化工;熟桐油由生桐油加工而成,可代替清漆和油漆等涂料,直接用于机器保养,室内木地板,木制天花板,桑拿板,木制阳台扶手等;室外木地板,花架,木屋,凉亭,围栏,木桥,船只,坐椅,木制农用工具等。

药用桐油可以探吐风痰,外用治疥癣,臁疮,汤火伤,冻疮皲裂。治化脓性炎症,阑尾炎,胆囊炎,扁桃体炎。

注意:桐油毒性较大,临床都作外用,禁忌内服。中毒者均系误食(将桐油误当一般食油烹调菜肴)所致。经临床观察误食后大多在2小时内出现中毒症状,最早者40分钟,少数在4小时左右。主要表现为恶心、频繁的呕吐;其次为腹痛,头痛,头晕,呼吸困难,四肢抽搐,手足麻木、发冷,呕血、便血,发烧;严重者出现昏迷和喉肌痉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78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