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有哪些作用?
1、提供作物及微生物所需营养。秸秆中含有水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多种化学元素和有机养分。稻秸秆富含有机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氧化硅、氯化钾等,还能补充作物所需微量元素;
2、改良土壤质地和结构,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肥、保水性能;
3、促进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理活性;
4、秸秆分解时产生的有机酸可以中和土壤碱性,具有改良土壤的功效。增加土壤通透性,培肥地力,具有保墒和抑制杂草生长作用;
5、能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农药及重金属;
水稻收割后如何还田
秸秆是指小麦、水稻及玉米等禾本科作物收割脱粒以后的剩余植株部分,传统的做法是当作牛羊等家畜的饲料、当作农村生火做饭的燃料或者是直接焚烧归田。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和杜绝安全隐患,现在各地都已经禁止了焚烧秸秆的做法。那么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没有好处呢?应该采取怎样的还田方式呢?
从秸秆的基本成分而言,它们所含有的水分、糖分、粗蛋白和粗脂肪还有无机物当中,很多都是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营养成分。客观的讲,只要把秸秆加以合理利用,采取正确的措施让秸秆还田是能够改善作物长势、提高农业种植效益的。那么秸秆还田以后,对于农田土壤的影响大不大呢?是否会对改善、优化土壤的理化结构起到一定的作用呢?这个是可以肯定的,只要将秸秆中的有效成分分解利用,土壤就会变得更加肥沃。
一、秸秆还田对于土壤理化性能的影响。
土壤中含有水分、有机质及微量元素等,这也是所有农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秸秆本身就是农作物生长老化的产物,并且含有剩余的有机物和其它营养成分,通过人为的方法也是能够将秸秆的营养物质分解在土壤中的。当土壤当中新增了这些有效物质以后,含有的有机质成分和熟腐质就更加丰富了,理化性能提高了,整体的肥沃性也就更好了。
二、秸秆不合理还田也有可能造成污染。
秸秆的种类、成分都有一定的差异性,农田土壤的土质成分也存在差异,如果不注意土壤肥效观察分析就将秸秆还田,或者还田的方式不恰当,也很有可能对农田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作用。秸秆并不是现成的肥料,它仅仅只是一种可被利用的肥源。秸秆还田之前要对农田的含水量、酸碱度还有温湿度做一些测试,再决定是否可以将秸秆还田。秸秆是一柄双刃剑,利用的好就是肥料,利用不当就将成为农业三废的主要来源。#带你看三农#
三、秸秆还田的相关措施与把握还田时间。
秸秆在工业用途中通常会采用氧化、固化以及碱化处理等方式,将不同的秸秆对应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在农业再利用的过程中,秸秆多以熟腐发酵的形式将其回归农田,作为水稻、小麦以玉米种植的重要基肥之一;也可用于培植蘑菇等菌类。秸秆还田可以直接均匀的撒入农田,再放水浸泡发酵;或者是用机器碎化处理,撒施在田里,总之都要完成熟腐发酵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每次秸秆不能过量,不然沤制过程中也有可能会造成有害物质超标。
摘要: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每年水稻成熟农户们就会用水稻收获机械收割。水稻收割机是一种高效收割稻谷的机器,能在田间依次完成水稻切割、脱粒、分离和初步清选。下面就来了解下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以及水稻收割后如何还田。一、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
水稻收获机械主要包括水稻生产的收割、脱粒、清选等生产作业中使用的机械。水稻收获机械根据不同的用途可分为割晒机、脱粒机、联合收割机三大类。收割机可分为条放式收割机、堆放式收割机、割晒机、割捆机;脱粒机可分为半喂入式脱粒机和全喂入式脱粒机;联合收获机可分为全喂入式联合收获机、半喂入式联合收获机和割前脱粒式联合收获机。目前,我们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主要推广的机具为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联合收获机。联合收割机由于联合收割机把切割、脱粒、清粮等项作业在田间一次完成,机械化程度高,作业质量好,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农时紧迫的季节可以及时收获,确保增产增收。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是将割下的水稻用夹持链夹持着茎秆基部,仅使穗部进入脱粒装置脱粒。因此,脱粒时消耗的功率少,并可保持茎秆的完整。但是这种机型生产率不够高。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是将割下的水稻穗部连同茎秆全部喂入脱粒装置中,这类机型生产率较高,对作物的适应性强。
先进行试割,试割目的在于检查试运转中未发现的问题,并将机具检查和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行走方法一般采用反时针向心回转法。要熟练掌握机组入田、开割、过障碍(田埂、沟等)、转弯收割、行走卸粮、出田、转移等操作要领。
收割倒伏作物时应将割台降到最低位置,并要正确选择收割方向,最好是逆倒伏方向,其次是垂直倒伏方向。在作业中要定期检查机车运转情况和作业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作业质量检查包括割茬高度、收获损失、脱粒质量、清选损失、清洁度、破碎率等内容。
技术规范:为保证水稻果穗的收获质量和秸秆处理的效果,减少果穗及子粒破损率,根茬的合格率要求,水稻收获应满足以下要求:
1、收获尽量在果桔子粒成熟后间隔3~5天再进行收获作业,这样水稻的子粒更加饱满,果穗的含水率低,有利于脱粒作业,水份降低更利于稻粒晾晒收储,可以相对减少功率损耗。根据地块大小和种植行距及作业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机具,作业前制定好具体的收获作业路线,同时根据机具的特点,做好人工开割道等准备工作。在收割前要对收割机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保养,确保机械技术状态良好。先转动收割机各工作机构,然后小油门平稳起步,当收割时加大油门,达到额定转速。
2、根据作物生长情况(高、矮、稀、密)和田块情况正确选用收割机速度(一般为2一3千米/小时),地头转弯或过沟、田埂时要减速。收割机应沿插秧或播种方向尽量走直,满幅工作。不能满幅时,要使作物靠输出口一边。作业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及时清理缠草和泥土等。收割倒伏角度大于45°的水稻时,要采取单向顺倒伏或垂直倒伏方向收割方法。
二、水稻收割后如何还田
水稻收获后的秸秆可科学还田,做无害化处理。水稻秸秆深翻还田是在水稻机械收获的同时将秸秆粉碎并均匀抛撒于地表的前提下,利用铧式翻地犁将秸秆翻埋于土壤耕层之下的一种秸秆还田方式。该技术具有农时可控,可与秋收无缝衔接,作业环节少,技术操作简便,秸秆还田深度可达15厘米以上等特点。
1、田块要求与机械选择
选择田块土壤绝对含水量在40%以下,适宜大型机械作业地块。应选择有利于扣垡和秸秆覆盖的铧式犁。
2、作业前准备
联合收割机必须带有秸秆切碎装置和抛撒装置。收割留茬≤15厘米,秸秆切碎≤10厘米,均匀抛撒于田里,做到秸秆不成堆,不成趟。
3、还田
最好收获后立即进行深翻还田,全量还田,刚收获的秸秆含水量较高,及时深翻更有利于腐解。翻埋效果秋季好于春季,对水稻生长影响春季大于秋季。
4、促腐
秸秆腐熟剂可有效加速秸秆腐解进程、加速养分转化、促进土壤养分施放,部分腐熟剂还有固氮或提高磷钾肥利用效率、提高根系活力、增产、灭杀秸秆中病菌等作用。使用秸秆腐熟剂的同时可每公顷施入尿素75~150公斤尿素,促进秸秆腐解。
5、整地
在次年春季进行旋耕旱整平,减少水整地次数。控制泡田用水,泡田时上水到土块高度的2/3即可,等到完全泡透水渗到土块下1/3左右,呈花达水时再整地。把秸秆搅拌到泥中,把稻茬均匀混拌在泥里。打浆后田面呈胶泥状,可以有零星的花达水,但不能全田有。用刮板整平后田块内高低差
6、水分管理
秸秆全量还田后,分解最快是在生长季的6~7月份,而此时正值水稻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秸秆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应采取“浅--湿--干”的方式灌溉,充氧壮根,除施肥和除草需要保持水层以外,不宜长时间淹灌,防止有害气体损伤根系。非盐碱地稻区,在水稻移栽后分蘖初期可晒田1~2次,及时充氧,分蘖末期可重晒至田面微裂、不粘脚,养根控蘖;拔节期保持脚窝有水为宜,无水再上新水;结实期“浅--湿--干”灌溉直到黄熟初期将水排干。
7、养分管理
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养分,应适当减少化肥用量,因此秸秆还田第一年在当地历年施肥量的基础上减少施氮肥量5%-10%左右;第二年因地制宜在当地历年施肥量的基础上减少施氮肥量10%~20%。
8、其它
其他管理措施与常规水稻生产一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79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