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一个规模猪场
一、设立目标
养猪场的规模化意味着养猪过程要进行集中的生产和经营,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饲养方式,将会严重影响养猪场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效率。在组建规模化猪场时,需要设立一个长远的目标,总结国内外养猪行业的相关经验,建立科学的基础养猪设施,为充分发挥猪的生产潜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市场前景预测
市场变化是由一定规律的,要善于把握和运用这些规律,对未来的会场变化及变动进行分析,根据规律,调整产业结构。比如:非洲猪瘟导致母猪的大量死亡,仔猪数量少,猪的出栏数量少,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
三、养殖模式
规模化养殖场的成本投入高,为了获得更高的效益,通常采取自繁自养的模式,有利于猪场防疫。猪场自己进行育种和饲养,在统一的饲养模式和饲养设备下,也可以用较低的成本生产出受市场欢迎的商品猪。
四、日常管理制度
猪场的日常管理制度,是在生产实践中总结的管理制度,能解决在养猪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减轻管理人员的负担。这些管理制度应当包括:生物安全及疫病防疫制度、管理人员的职责、员工奖罚制度、员工培训及考核制度、生产环节的操作流程和规范等日常管理制度,还要确保这些制度的实施。
规模化养猪场管理,首先要重视防疫工作,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和防疫意识,保证养猪场的清洁卫生,保证猪群生长健康从而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重点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规模化养猪场选址要适当
理想猪场地址是在距离公路500米,方圆1000米内没有其他猪场,电、水和路等方面的使用要较为便捷。
面积根据养猪规模和实际情况决定,但是要基本保证每头母猪的面积为4平方米,商品猪在3平方米左右,猪场占地总面积要基本保证为生产区面积的2倍。
用水量要确保,规模化养猪场用水量较大,包括猪舍的冲洗、饲料调配、饮用、器具清洗和生活用水等。
2、规模化养猪场生产管理要科学化
一是要尽量保证自繁自养,尽量不要在外面购买种猪,保证品种优良并进行严格的检疫。
如果在外购买必须持有检疫证明并隔离至少15天才可进入饲养区。
二是防暑防寒工作要重视,最近几年很多高热综合征泛滥,防暑防寒工作做到位能够确保猪群饲养条件,降低发病几率。
三是排泄物和原材料管理制度要完善,饲养流转要定向,绝对不能出现回流、倒流的情况。
3、注意加强环境、疫情的检测规模化养猪场如果发现疫病发生要立即进行分析,从症状、病理变化、流行特征等方面进行诊断,必要时要进行实验室测查,这样才能做到有效控制病情的扩散和加重,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选择适当的措施对疫病流行和发生进行控制。
免疫监测也要定期进行,这样有利于对养猪场的寄生虫和各种可能导致传染病流行的病菌的分布和动态进行掌握,尽早采取科学的免疫措施提前进行防控。
为了不断提高环境和疫情监测工作的水平,先要确保防疫技术问题,例如疫病防治相关技术,敏感、方便和快速的疫病诊断措施和对试剂的开发、研究和生产等问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79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