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猪场保温,你准备好了吗
一、明确猪舍低温的危害性肉猪从所食饲料获得的能量,用于维持生命和生长两部分。而且首先是满足维持生命的需要,多余部分的能量才用于生长。在环境气温16~21℃的条件下,肉猪感觉舒适,增重快,消耗饲料少。可是北方地区每年至少有6~7个月,气温在肉猪要求的气温以下,11月下旬至3月上旬气温多在-10~-20℃以下。因此,在北方地区采用敞圈养猪,存在着所i胃“一年养猪半年长”的问题。即寒冷季节肉猪吃料多而增重很少,相当多的饲料消耗于肉猪自身维持生命上,而且寒冷季节肉猪发病和死亡率也增加。
1.1、对仔猪的成活率造成极大的影响,如仔猪挤压、哺乳力降低、容易拉稀等。
1.2、造成肥育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
1.3、导致猪只抗病能力降低,易发生传染病;低温且湿度大还易引起母猪生产性能下降如容易发生肢蹄疾病,造成母猪的非正常淘汰。
1.4、影响猪场正常生产能力下降,如消毒效果降低、员工工作情绪受影响,工作不积极等一系列问题。
二、保温猪舍设计必须解决三个问题1、保温与采光比较,保温是关键,不必强调采光。肉猪舍内的光线只要不影响肉猪采食和管理人员操作即可,一般透光面积与舍内地面面积之比以1:20为宜。
2、肉猪是在舍内排粪,还是在舍外排粪?各有利弊。肉堵固定于栏内饲养,舍内排粪时,要求猪舍保温要好或设置采暖装置,要有大量用水冲洗粪便的条件,管理上比较方便。但这种猪舍造价比较高,冬季舍内湿气较人。肉猪采取舍内吃住,舍外排粪的管理方式,适用于无大量用水冲洗粪便条件的地方,猪舍造价较低,冬季舍内湿气较少。但需造舍外排粪场,占地面积较多。
3、在重视保温的同时,还必须重视通风换气。肉猪舍阳面的窗户要大些、多些。阴面的窗户要少些、小些,但必须有之,以利夏季舍内空气流通。除没南、北窗户之外,房盖上一定要设通风孔,以便冬季不开窗户时,能排除舍内的湿气和有害气体。
三、猪舍结构改善养殖环境猪舍以钢筋混凝土为基础、以硅铝无机玻璃钢保温板(或硅镁无机玻璃钢保温板)为墙体(上述复合板材质量见省质检报告)、以EVA防腐保温复合板为屋面,完全可以达到低成本、高保温、耐酸碱、抗潮湿的效果,而且使用年限长久、外表美观大方。
(一)高强无机玻璃钢保温猪舍基础采用400×400mm混凝土配合钢筋笼直接一体浇筑(按标准预留伸缩缝),其承载力完全可以满足上层建筑及0.5米雪载压力。同时可以达到防冻裂、防沉降的目的。
(二)墙板坐落于基础之上,两侧采用砖混结构挤压,挤压砖与基础之间预留钢筋拉结。墙板与挤压砖之间缝隙采用水泥灌注;
(三)为防止温度变化、地层变动等形成的扭曲力对猪舍整体结构造成破坏,墙板之间取消楔形口连接,平口相对并用发泡剂饱满填充。墙缝内外再用无机胶凝材料和玻璃丝布敷平,然后根据用户要求刷外墙涂料;
(四)墙体上部两板之间均采用50×50×400mm长角钢内外相对扣,然后再用螺栓压紧;
(五)屋面人字架两端留有特制挂件,该挂件放置于上述角钢上,并焊接相连成一体;
(六)人字架前后两坡各设三道檩条,EVA屋面板与檩条采用长铆钉拉接。
至此,基础、墙板、人字架、屋面板已成钢性稳固连接状态,确保了建筑物具有较强的抗风、抗雪载、抗震性能。
四、猪舍内保温设备有哪些?现在养猪常用的舍内保温设备有:红外线灯、吊挂式红外线加热器、电热保温板、电热风器、地暖、保温箱等。
1、红外线灯:设备简单,安装方便,常用于产房的仔猪保温箱,通过灯的功率和悬挂高度来控制温度,但耗电,容易产生光污染,红外线灯的寿命短。
2、吊挂式红外线加热器:其使用方法与红外线灯相近,使用效果好,产热均匀稳定,不产生光污染。
3、电热保温板:它的优点是在湿水情况下不影响安全,功率为100~200瓦,板面温度为260~320℃,不能接触到猪体,以免灼伤。类型分为调温型和非调温型。是仔猪的理想保温设备。
4、电热风器:它吊挂在猪栏上热风出口对着要加温的区域,方便。缺点是加热不均匀。
5、地暖:地暖相对比较节能,利用地暖散热将暖管埋于地下,控制温度,让猪只腹部直接接触加热部分,可以使猪感到舒服,减少仔猪腹泻、提高怀孕产仔率,空气质量较好。成本不是很高。而且效果很好,目前大多场家都使用地暖。
6、舍内保温箱:保温箱主要使用于仔猪,好处一是方便猪的自由出入,二是具有保温隔热作用。仔猪保暖箱的规格为长1.5米、宽0.6米、高0.6米。
五、猪舍如何保温御寒?一、防风
冬季寒风侵入猪舍,袭击猪体会引起猪感冒和肺炎等疾病的发生,因此,猪舍应建在地势高燥、坐北朝南、向阳之处;为保持舍温相对稳定,猪舍的窗户和通风孔距离地面应1米以上;入冬前用木板、草帘或塑料薄膜等把猪舍漏风的地方遮挡堵严,防止冷风侵入;夜间在猪舍前吊上帘子,以保暖御寒;在猪舍北墙外西北方向堆积玉米秸秆或设置防风墙,以防止西北风侵袭猪舍。
二、垫草
冬季应在猪床上加铺厚度为20厘米左右厚的软干草、软秸秆等,可以起到吸湿、除潮、吸收有害气体、提高猪床温度等作用。垫草注意勤换,避免潮湿、霉烂产生氨气,危害猪的健康。
三、垫木屑
在猪圈内铺上厚度为10厘米左右的锯木屑,可明显提高猪舍温度,同时垫入的木屑过一段时间就会发酵,是优质的农作物肥料。
四、增加饲养密度
将分散饲养的猪合群饲养,增加饲养密度,冬季一般要比夏季饲养密度增加40%左右,猪多散发的热量增加,自然可以提高舍温,同时猪紧挨着睡,既可互相取暖,也可提高整个猪舍温度。
五、添加能量饲料
在配制猪的日粮时,应适当增加玉米、高粱等能量饲料的比例或者选用正规厂家的优质全价饲料,饮用温水。饲料供给充足,白天增加喂食次数,夜间零点左右坚持喂一顿食,猪食要干一些,以增强抗寒和抗病能力,促进体重快速增长。
六、饲料中添加祛风散寒中药
饲料中添加祛风散寒、活血祛瘀、健脾燥湿的中药,既能促进猪的快速育肥,又能抗寒防病。处方如下:山楂、神曲、川芎、茯苓、荆芥、防风、枳实、羌活、柴胡、苍术、槟榔、甘草各20克,炒麦芽30克,研末以0.2-0.5%的比例拌于饲料中,每周喂两次。
七、猪舍内设置热源
用人工方法,在猪舍内设置热源,提高猪舍内温度,可采用热风炉、暖风机、煤炉等设备提供热源,对仔猪用仔猪电热板、红外线灯泡等加热设备为仔猪保育箱提供额外热源。在使用以煤炭作燃料的供暖设备时,应注意烟道通畅,避免因排烟不畅,一氧化碳滞留舍内而导致猪一氧化碳中毒,同时还要有防火灾措施。
八、排除有害气体
猪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猪体抗病和御寒能力会明显降低,因此,每天利用中午高温时段,打开门窗通风,排除有害气体,换入新鲜空气,以利于猪的生长发育。因为冬季气温低,猪舍通风换气必须控制通风量,要求猪舍内风速不超过0.2米/秒,通风前要提高舍温。
九、多晒太阳
选择晴暖天气的下午1-3点钟,把猪赶到外面晒晒太阳,适当加强户外运动,提高猪对寒冷天气的抵抗力。
十、保持猪舍干燥
猪舍潮湿的危害:一是猪舍湿度越大猪就越感觉寒冷,猪体发冷,猪会扎堆,导致挤伤、压伤甚至出现死亡;二是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极易引发疫病,常见的有皮肤病、呼吸道疾病、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等。
因此,猪舍干燥是保证猪健康的主要措施之一。为防猪舍潮湿,应做到“六要”:一要防漏雨、漏雪;二要勤垫勤换干草和松土;三要训练猪定点排粪排尿;四要使猪舍地面高出舍外地表,好用三合土,以防返潮;五要定时清除猪粪、猪尿,消除猪舍潮湿根源;六要用吸附剂吸潮,当猪舍湿度大时,可用草木灰、煤灰渣、生石灰、木炭等吸附剂吸附水分。
六、冬季仔猪保温管理注意事项大家都知道,母猪一年四季都可以产仔,别的季节问题可能不太大,但到了冬季由于天气寒冷气候干燥,猪舍温度要远远低于仔猪维持体温的需要,而刚刚出生的仔猪体温调节能力低下,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大脑皮层也不够发达,此时,饲养管理如果跟不上,会直接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根据临床实践经验,现将冬季仔猪管理相关事项总结如下:
仔猪的保温主要从猪舍的大环境和局部环境两方面进行。
大环境保温,这里介绍三种方法:
1、在猪舍外建造暖风炉,往猪舍输送暖风,保证仔猪生活的大环境温度。
2、在猪舍内放置电烤炉,这样也可以保证仔猪生活的温度。
3、建造锅炉,在猪舍接上暖气设备。
以上方法无论使用哪种,猪舍的温度都要保持在18-24℃。
仔猪局部环境的保温,现在普遍使用的是红外线灯配合保温箱及电热板控制温度,此法可使护子箱内的温度高于室内3-5℃。
仔猪出生后,人工辅助吃足初乳就放入保温箱,关闭出入口。前7天的时间间隔0.5小时左右放出吮乳一次,以后打开保温箱门让其自由哺乳。根据不同日龄仔猪对温度的要求,可采用自动调控温度装置或当箱内达到需要温度时切断电源等方法来控制。
给仔猪准备了一个温暖的保温箱之后,下面就来了解一下母猪生产上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都知道生产的母猪跟新出生的仔猪都需要大量的新鲜空气,因此,一定要保持空气流通,此时也要特别注意产房内温度的变化。一般新生仔猪要求的温度为32-28℃,母猪的温度在18-15℃,综合考虑仔猪跟母猪对不同温度的需要,建议室内温度控制在24-18℃,另外还要给出生的仔猪提供保温箱。
种猪的饲养管理需注意的几点,养猪知识
一般饲养10头山林放养猪的成本约为85000元。
需要根据实际面积来做圈山的线,可使用石条加上铁丝网来养殖,这样猪不容易受到一些动物的侵害,也能避免它逃跑,还需在里面修建1个大小适当的屋子,供它们晚上或是雨天进行居住,冬季的时候,需要在屋子内铺上一些草垫,这样有一定的保暖作用。
一、山林放养猪的成本预算
1、一般饲养10头山林放养猪(2头公猪8头母猪),运动场地加猪舍面积为120平方米左右,需要成本为12000元,种猪购买费用为15000元,1年的饲料费用为8000元,共计35000元。
2、然后加上母猪产的仔猪的饲养费用,1头母猪1年产18头仔猪(8头共可产144头仔猪),到出栏需要5个月的时间,每头饲料费用为350元左右,144头共需要饲料费用为50000元左右,以上两项共计成本为85000元。
二、山林放养猪的养殖技术
1、可以将圈养的地方做1个规划,具体定出多少个平方,需要根据实际面积来做圈养的线,可使用石条加上铁丝网来养殖,这样猪不容易受到一些动物的侵害,也避免它逃跑,如果在养殖的时候,数量比较多的话,区域就要大一些。
2、一般可以选择分开区域养殖的方法来进行,每个区域可以种植一些蔬菜,供猪群食用,同时要做好封口,有利于保证它的安全,平时还需要加强巡视,避免出现漏跑或是别的动物攻击的情况,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圈养的时候,也是需要修建房屋的,可在里面修建1个大小适当的屋子,供它们晚上或是雨天进行居住,一般每当到了傍晚的时候,就需要将猪赶进去睡觉,然后在白天的时候再放出来。
4、在养猪的时候,猪舍的卫生工作一定要做好,避免猪出现一些细菌感染,猪舍除了每天都要打扫外,还需要及时的进行通风,通风不好的话,也会让细菌滋生,同时还需要及时的进行保暖,在气温比较低的时候,需要在猪舍加上一些草垫,这样有一定的保暖作用。
5、在饮食上面要多吃一些胡萝卜或者是青菜叶,需要选择比较新鲜的来饲喂,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它出现抵抗力低下的情况,有条件的可进行驱虫工作,平时的管理一定要到位,出现疫情的话,需要及时防治,不要掉以轻心,防止因疏忽而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猪的引种运输注意事项
购猪运输前,准备一些常用药,如安乃近、安钠咖、氯丙嗪等。
夏季密度不要过大,少装些猪,车上要有遮蔽蓬并注意通风。
装猪后喷水降温,途中发现猪喘或天气炎热隔2~4小时喷水降温一次。
冬天注意防寒保温。
远途运输在12小时以上时,中途要给猪喂料、引水或喂些青菜。
到场卸车后1小时再饮水,并要控制饮水量,以防应激呛水而死。
种猪的饲养要点
按进猪日龄分批次做好免疫计划,限饲优饲计划,驱虫计划并予以实施。
后备猪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并进行乙脑、细小病毒、猪瘟、口蹄疫、伪狂犬、蓝耳病等疫苗的注射。
限饲优饲计划视猪情而定,母猪6月龄以前自由采食,7月龄适当限制,配种使用前15~30天优饲。
限饲时喂料量控制在2千克以下,优饲时2.5千克以上或自由采食。
后备公猪单栏饲养。
后备母猪小群饲养,5~8头一栏。
引入后备猪前1星期,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和抗生素药物。
后备猪每天每头喂2.0~2.5千克,根据不同体况、配种计划增减喂料量。
后备母猪在第一个发情期开始,要安排喂催情料,比规定料量多1/3,配种后料量减到1.8~2.2千克。
进入配种区的后备母猪每天放到运动场1~2小时并用公猪试情检查。
做好后备猪发情记录,并将该记录移交配种员。
母猪发情记录从6月龄时开始。
仔细观察初次发情期,以便在第二三次发情时及时配种,并做好记录。
种猪淘汰原则
后备母猪超过8月龄以上不发情的;断奶母猪2个情期(42天)以上或2个月不发情的;母猪连续2次、累计3次妊娠期习惯性流产的;母猪配种后复发情连续2次以上的;青年母猪第一、二胎活产仔猪窝均7头以下的;经产母猪累计3产次活产仔猪窝均7头以下的;经产母猪连续2产次、累计3产次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于60%,以及泌乳能力差、咬仔、经常难产的母猪;经产母猪7胎次以上且累计胎均活产仔数低于9头的;后备公猪超过10月龄以上不能使用的;公猪连续2个月精液检查不合格的;后备猪有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普通病连续治疗2个疗程而不能康复的种猪;发生严重传染病的种猪;由于其他原因而失去使用价值的种猪。
严格遵守淘汰标准,分星期/月有计划地淘汰,现场控制与检定,最好是每批断奶猪检定一次,保持合理的母猪年龄及胎龄结构。
母猪年淘汰率25%~33%,公猪年淘汰率40%~50%。
后备猪使用前母猪淘汰率10%,公猪淘汰率20%。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2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