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怎样做到合理灌溉
玉米生长发育需要的水分,主要靠自然降水供给。但是,各地的降水量差异悬殊,降水季节的分配也极不均匀,而且年度间的变幅也较大。因此,正确掌握玉米灌水方法是获得玉米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正确地掌握玉米的合理灌溉方法,是保证适时适量满足玉米生长发育对水分的要求、达到经济用水和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手段。否则,如果灌水不当,不但消耗了较多的水分,而且也会影响玉米单产的提高。
玉米的植株高大,叶片宽厚,而且生育期大多处在高温季节,蒸腾量大,需水绝对量多。一株生长旺盛的玉米,每昼夜蒸腾2~4升水,一生耗水在200升以上。如果供水失调,就会使植株生长发育不良,产量下降,品质变劣。
玉米灌溉的目的是调节土壤水分状况,使之满足玉米的生长发育要求。灌溉的主要依据是田间土壤水分的多少。萎蔫系数是玉米生长发育期间对土壤水分需求的重要生理指标。田间持水量既是作为灌溉的依据,又是作为灌水定额计算的依据。如苗期一般土壤水分保持在持水量的50%-60%时,可以不灌水;拔节以后至蜡熟期,土壤水分应保持在持水量的70%左右。
因地制宜采用科学玉米的灌水方法,可以充分发挥灌水效益。玉米的灌水方法分为地面灌溉和地下灌溉,其中地面灌溉在目前玉米生产中应用普遍。
节水灌溉的方式都有哪些?
选择苗圃地时要特别注意灌溉问题。种子的萌发或插条的生根发芽都必须保持土壤湿润,而且幼苗根系浅,耐旱力弱,对水分要求严格,如果不能保证水分的及时供应,会造成幼苗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因而圃地必须选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保证苗圃灌溉用水。在水源不充足的地区可采用滴灌、喷灌等现代化的灌溉技术,以节约用水。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国家将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数百个节水农业示范区,新增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面积1亿亩,灌溉水和自然降水生产效率提高10%。目前节水灌溉主要有哪些方式?
1、管道输水。管道输水是利用管道将水直接输送到田间进行灌溉,以减少明渠运输过程中的渗漏和水分蒸发损失。在发达国家,管道已被广泛用于灌溉和输水。目前,管道输水在我国北方井灌区的推广应用也很快。常用的管材有混凝土管、塑料硬(软)管、金属管等。与渠道输水相比,管道输水具有输水快、节水、节地、增产等优点。其好处是:水利用系数可提高到0.95;节电20%-30%;节省2%-3%;产量增加了10%。目前采用低压塑料管输水的,不包含水源工程建设投资(下同),每亩投资100元-150元。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发展管道输水。但管道输水只是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失水,要真正高效用水,还需配套喷淋、滴灌等节水措施。目前无法支撑喷滴灌设备的地方,应考虑未来喷滴灌发展对管道布局和管道承载能力的要求,避免浪费。
2、渗灌是利用埋在地表下的带有小孔的多孔管或微孔管,使灌溉均匀缓慢地渗透到作物根区地下土壤中,利用毛细作用力湿润土壤的方法。该技术具有节水、节能、栽培方便的特点。不要破坏土壤结构;有利于防除杂草和病虫害。
在以色列,节水灌溉技术无处不在。滴灌设施从农田、果园、城市林荫道,甚至居民阳台上的花盆或树木铺设。大棚种植90%为滴灌,主要用于高附加值的蔬菜、水果、花卉等作物,最高水资源利用率达到95%。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在西部干旱地区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来保障粮食安全是非常可行和必要的。
3、微喷灌是微喷灌的一种新发展形势。这是利用塑料管进行输水和通过微喷灌进行局部灌溉。
4、滴灌是利用塑料管将水输送到作物根部,通过直径约10毫米的毛细管上的孔口或滴头进行局部灌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3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