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茶区分布规律的地质学分析

众所周知,生物是环境的统一体,生物依赖于环境而生存。茶树也不例外,它只能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有规律性地分布。浙江省所处的生物与气候带条件大致一致,茶树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只能是局部的岩石-土壤以及所处的地形,而这些在总体上都受到地质构造的控制。地质构造通过影响区域地形、岩性、土壤等因素而对茶叶生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茶区分布规律的地质学分析

图3-2反映了浙江省地质构造与茶叶分布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到,浙江省主要产茶区的分布与浙江的地质构造格架具有明显的内在联系,其中,AB线为北东-南西走向,大致是浙西茶叶产区的东南界,与萧山-球川深断裂大致重合;CD线也呈北东-南西走向,大致是全省主要产茶区的东南界,与景宁(鹤溪)-奉化大断裂基本重合;EF线呈东西走向,大致是全省主要产茶区的南界,它也与衢州-天台大断裂大致重合。

此外,在图中还可自然地区分为5个特征区域:Ⅰ.为浙西最主要的传统产茶区范围,向东可延伸至诸暨、浦江与东阳;Ⅱ.为浙东茶叶主产区,包括新昌、嵊州、绍兴、余姚,向东可延伸至鄞州区;Ⅲ.为金衢盆地茶叶主产区,包括金华、衢州大部,向东可延伸至遂昌;Ⅳ.为孤立的临海产茶区;Ⅴ.为茶叶面积小、产量不成规模的诸县、市区域。

图3-2 浙江省地质构造与茶叶分布关系图

A—B:萧山-球川断裂;C—D:鹤溪-奉化大断裂;E—F:衢州-天台大断裂;Ⅰ—浙西传统产茶区;Ⅱ—浙东茶叶主产区;Ⅲ—金衢盆地茶叶主产区;Ⅳ—临海产茶区;Ⅴ—其他产茶区

从浙江茶叶产区与地质背景相互关系的研究表明,茶叶产区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地质背景的制约,地质构造控制着地层、岩石及成土母质的分布,形成有利于茶叶生长的土壤和茶园的植被。从宏观上分析,可以看出几种重要成土母质的相对集中区,形成了全省茶叶高产区的集中分布。这充分说明了茶园分布与地质因素关系密切,而诸多地质因素中,地质构造起着较大范围的控制作用,从全省地质构造与茶叶主产区分布关系图中可以看到如下特点。

1)与萧山-球川深断裂大致重合的AB线以北为浙江省古生代沉积岩集中分布区,也是浙江主要的传统产茶区范围,沉积岩的母质大都易风化成土,多半适合茶树生长,充分说明沉积岩地层与茶树分布具有相关性。

2)与萧山-球川深断裂大致重合的AB线和与景宁(鹤溪)-奉化大断裂大致重合的CD线之间则是浙江元古宙变质岩系的集中分布区。变质岩系中的片麻岩与片岩等易风化成十分疏松的土壤——红松泥土属(属红壤土类),红松泥因结构松散,并富含云母风化后释放的钾,十分适宜茶树生长,红松泥土壤上的茶园一般均为高产茶园。两线之间在遂昌南部突破了全省茶叶主产区的南界(大致与衢州-天台大断裂重合的EF线以南),这是受变质岩系母质控制影响的表现。

3)AB线与CD线之间的北端是玄武岩集中分布区。包括新昌县、嵊州市、上虞市、余姚市,以及绍兴县的部分地区,玄武岩上形成的红粘泥土属和棕泥土土属能使茶园高产,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也相对较高,但茶叶质量不及种植在花岗岩、石英砂岩等母质上的茶园。

4)AB线与CD线之间的南端,包括金衢盆地茶区的全部,也有较大的产量。该地区产量的形成主要因深厚的第四纪红色粘土(Q2、Q3)上发育的黄筋泥土属或者亚黄筋泥土属所起的作用。

5)AB线与CD线之间之间还有几块分散了连片主产区的相对空白区。北面的绍兴城附近是宁绍水网平原上新构造运动下沉最强烈的地方,地势低洼积水、不宜种茶。南面的永康、义乌与兰溪市属于小型构造盆地,分布有大量的白垩纪紫红色砂页岩,其形成的紫砂土土属因多钙及土层浅薄,不适宜茶树生长。

6)临海茶区是全省唯一孤立的茶叶主产区。该地在括苍山北麓,夹在三门、天台、仙居、黄岩等几个红色盆地之间,成土母质复杂。茶区主要母岩有燕山晚期花岗岩、中生代凝灰岩及部分紫砂岩。

全省茶叶主产区基本上以EF为南界,从地质学角度分析,EF线大致是第四纪红土分布的南界。第四纪红土通常出现在小型构造盆地内,包括近海的古老阶地上。但在浙江南部,包括近海地区,因新构造运动上升强烈,能形成古红土的沉积物多在地壳抬升过程中被侵蚀,所以古红土只有零星的残留,这也是茶园相对较少的原因之一。浙南与浙东南小型构造盆地的分布密度大大超过西北部的茶叶主产区。而构造盆地内以紫色砂页岩为主的土壤母质多半不宜种茶。

通过对浙江省茶园产量分布规律图的研究,可以得到明确的结论:由玄武岩、第四纪红土、变质岩以及大片复合的沉积岩为母质发育形成的土壤,合理的开发利用均有可能成为高产茶园。

茶叶的种植方法都有哪些步骤?

1、晒青:是用日光进行晒干的。把鲜叶均匀摊放在竹笳篱或晒青埕上,利用太阳光的照射热能和吹风萎凋,蒸发鲜叶的部分水份。

2、炒青:由于在干燥过程中受到机械或手工操力的作用不同,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萎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

3、烘青:烘青干燥工序,分为毛火烘焙和足火烘焙两种,是用烘笼进行烘干的,烘青毛茶经再加工精制后大部分作熏制花茶的茶坯,香气一般没有炒青高,不过少数烘青名茶品质。

4、蒸青:以蒸汽杀青是我国古代的杀青方法。我国则自明代起即改为锅炒杀青,蒸青是利用蒸汽量来破坏鲜叶中酶活性,形成干茶色泽深绿,茶汤浅绿和茶底青绿的:‘三绿”的品质特征,但香气较闷带青气,涩味也较重,不及锅炒杀青绿茶那样鲜爽。

茶叶富含多种有益成分,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而我国人民素来对茶的喜爱也是丝毫不吝啬。

同样,我国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茶叶生产大国,其经济效益广泛,目前已成为不少地区脱贫发展的致富项目。

而我国的茶叶品种也甚是丰富,一些极品名茶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

因此掌握高效的茶叶种植方法,茶叶富含多种有益成分,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而我国人民素来对茶的喜爱也是丝毫不吝啬。

同样,我国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茶叶生产大国,其经济效益广泛,目前已成为不少地区脱贫发展的致富项目。

而我国的茶叶品种也甚是丰富,一些极品名茶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

因此掌握高效的茶叶种植方法,对推动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选择良种

茶叶的品种有绿茶、红茶、白茶等等诸多系列品种,因此在品种的选择性上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以此来满足高产茶叶的要求。

此外,对于茶叶种子的质量也要严格把关,尽量选用抗病性佳、适用范围广、生命力强的优良品种。

2、土壤条件

茶树喜欢在偏酸性土壤中生存,最适宜的酸碱度ph值在4.0-6.0之间。

另外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要丰富,疏松性和透气性能要良好。

最好是黄壤土或棕壤土红壤土等等沙土,粘土种植的话效果不佳。

选好栽培地之后,还要清除田地中的杂草和埋在土壤中的石头及瓦砾等杂质,这样才不会影响到茶树根部吸收营养。

3、种植方法

简单的说,茶苗种植流程有这样几个环节:清表→旋耕→放线→打点→挖窝→种植→浇定根水→剪尖。

具体种植时,要一手扶茶苗,一手覆土,然后用手轻提茶苗,使根系舒展,再踩紧根部土壤,然后再覆土至茶苗泥门后踩紧即可。

4、肥水管理

茶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一般灌水的时候,尽量不要从顶部喷洒,建议是从中间的过道往两边甩水,这样会直接淋到根部。

与此同时,要注意在雨水期进行排水,否则易出现茶树涝死等现象。

施肥则以多次少量为主,最好是能以混合肥的形式进行。

一般施肥时间在每次采摘前3天左右,这样有利于新芽的再次成长。

5、日常管理

定植一个生长期后,在秋未冬初或翌年早春前进行间苗补苗;秋季封园后,在行间中心部开沟施肥,每亩施有机肥5-10吨,用复合肥及磷钾肥50千克为宜;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定型修剪,让树冠封行前整成平形,3足龄后开始采用轻修剪;注意抗旱防寒冻的工作,确保苗、幼树抗旱热的主要措施,要促早苗浇水除草蔽阴,地面铺草覆盖等。

总的来说,茶叶的种植有一套规范化的管理技巧,茶农本着因地制宜、丰产、优质、高效的原则,在技术上要求进行优化组合,以此来获得更好的种植效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农产品:全国优质茶叶供应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4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