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主要有哪三种
摘要:在节水农业中,节水灌溉的方式以及技术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节水灌溉主要有喷灌、管道输水、微灌、地下灌溉、滴灌、渠道防渗等,其中喷灌、管道输水、滴灌是主要的方式。其次节水灌溉技术有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喷、滴灌、膜上灌溉、膜下滴灌、控制灌溉以及节水管理方法。具体的节水灌溉主要有哪三种以及节水灌溉技术有哪些,快到文中来寻找答案吧!一、节水灌溉主要有哪三种
节水灌溉有喷灌、管道输水、微灌、地下灌溉、滴灌、渠道防渗等。主要的三种方式为以下:
1、喷灌:喷灌是借助水泵和管道系统或者利用自然水源的落差,把水喷到空中形成小水滴洒在作物上。
2、管道输水:管道输水是利用管道将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以减少水在明渠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
3、滴灌: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
二、节水灌溉技术有哪些
节水农业是什么?为何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看看节水灌溉技术的先进性就知道了。那么节水灌溉技术有哪些呢?
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包含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喷、滴灌、膜上灌溉、膜下滴灌、控制灌溉以及节水管理方法。以下为三种常见的技术介绍:
1、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防渗技术是指通过土壤本身的透水性以及通过在渠道外侧修建起保护层防止渗水等多种措施,提高渠道的防渗力度。
2、管道输水技术
管道输水是利用管道将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以减少水在明渠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
3、喷灌技术
喷灌是利用管道将有压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均匀地喷洒到田间,对作物进行灌溉。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田是用水大户,用水量大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80%,但是,其中真正被农作物用到的还不到30%。大量的水在灌溉过程中蒸发了。因此,应当改进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
节水农业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程。衡量节水农业的标准是作物的产量及其品质,用水的利用率及其生产率。节水农业包括节水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节水灌溉农业是指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用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及管理技术达到提高农业用水效益的目的。早地农业是指降水偏少而灌溉条件有限而从事的农业生产。 节水农业是随着节水观念的加强和具体实践而逐渐形成的。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艺节水,即农学范畴的节水,如调整农业结构、作物结构,改进作物布局,改善耕作制度(调整熟制、发展间套作等),改进耕作技术(整地、覆盖等),二是生理节水,即植物生理范畴的节水,如培育耐旱抗逆的作物品种等;三是管理节水,即农业管理范畴的节水,包括管理措施、管理体制与机构,水价与水费政策,配水的控制与调节,节水措施的推广应用等;四是工程节水,即灌溉工程范畴的节水,包括灌溉工程的节水措施和节水灌溉技术,如精准灌溉、微喷灌、滴灌、涌泉根灌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4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