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彭水茶苗育苗基地有政府补贴吗
重庆彭水茶苗育苗基地有政府补贴。根据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发布的《重庆市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显示,重庆市茶产业发展的重点是优化茶叶品质,提高茶叶产业附加值,促进茶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等,政府将通过财政补贴、优惠政策等方式,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茶叶产业发展,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
2020年农业补贴政策有哪些变化?重点补贴哪些人哪些项目?
法律分析:
1、2020到2025年新农村建设政策一:提升农产品加工业。2020-2025年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和技术集成基地,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支持农产品加工向产地下沉;
2、2020到2025年新农村建设政策二:拓展乡村特色产业。2020-2025年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建设“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知名品牌,深入拓展二三产业为重点发展全产业链;
3、2020到2025年新农村建设政策三: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2020-2025年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建设休闲农业重点县、美丽休闲乡村和休闲农业园区,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和多样化发展,不断丰富精品工程;
4、2020到2025年新农村建设政策四: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2020-2025年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丰富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生活性服务业内容,扩大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创新服务方式;
5、2020到2025年新农村建设政策五:推进农村创新创业。2020-2025年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建设休闲农业重点县、美丽休闲乡村和休闲农业园区,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和多样化发展,不断丰富精品工程;
6、2020到2025年新农村建设政策六: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2020-2025年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建设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实训基地等平台,培育返乡、入乡、在乡创业主体企业家队伍;
7、2020到2025年新农村建设政策七:计划三类村庄实施搬迁。2020-2025年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的村庄考虑改造房屋质量,或者直接搬迁,如果极度危险将考虑直接全村搬离,人口流失严重的村庄及由同一经济发展或者战略性目标规划,而需要搬迁的情况进行迁移。
法律依据:
《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迫切需要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我国农业生产成本较高,种粮比较效益低,主要原因就是农业发展方式粗放,经营规模小。受制于小规模经营,无论是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金融服务的提供、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还是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推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生产效益的增加、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都遇到很大困难。因此,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迫切需要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加大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于调整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政策的通知》 一、产业化经营项目由省级农发机构组织项目申报和审核批复,并及时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备案。国家农发办不再组织专家进行抽查审核和文件核准。对备案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的,将告知相关省级农发机构补正有关材料。
从2016年起,各省不再编制产业化经营项目年度滚动计划。
二、在工商部门注册1年以上、具备可持续经营能力的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均可申报产业化经营项目。取消企业所需原材料的70%以上来自企业注册地、两年连续盈利、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三不欠”、固定资产净值等的规定。
经有权部门认定或登记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纳入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范围,不受独立法人资格条件的限制。
三、单个财政补助项目的财政资金申请额度不高于自筹资金额度,单个贷款贴息项目的贷款额度一般不高于1亿元人民币。申请额度下限由各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四、各类资金投入比例,具体包括财政补助与贷款贴息的比例、财政补助中用于龙头企业和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比例、两类试点项目与一般项目的比例、贷款贴息中用于固定资产贷款贴息与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的比例等,由各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五、鼓励各省实行财政补助项目资金“先建后补”的管理方式。实行“先建后补”管理方式的项目,应坚持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和县级报账制的有关要求,项目立项批复后先实施、后报账,待项目全部完工、经县级财政部门和农发机构验收合格后,再予以报账。报账凭证的日期可以追溯到县级财政部门和农发机构正式行文上报日(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环境评估等前期费用除外)。拟实行财政资金“先建后补”管理方式的省份,须报国家农发办备案,并结合当地情况制定具体操作办法。
六、有条件的省份,可积极探索采取财政股权投资基金等投入方式,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拟实行财政股权投资基金扶持方式的省份,须报经国家农发办批准后实施。
七、鼓励部分财政资金的投入由农民或农民通过合作社对龙头企业持股。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由农民或农民通过合作社对龙头企业持有的股份,其持股、分红和退出方式等具体政策,由各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八、鼓励各省实行产业化经营项目县级竞争选项制度。取消对上市公司申请财政资金扶持的限制,鼓励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公司等到优势特色农产品产地投资建设原料基地和加工基地。对于在异地建设生产基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允许在项目所在地申报产业化经营项目。
九、关于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招标政策,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0年第3号令)的规定,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国有资金投资不控股或不占主导地位的,可不进行招标。
根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要按照?政策目标明确、分配办法科学、支出方向协调、绩效结果导向?的原则分配、使用和管理。
一、2020年农业补贴重点补贴这九类人
① 种植者
所谓的种植者指的是实际种地的人,主要是和地主区分,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土地的肥力以及农作物的规模化经营范围,这个补贴就是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今后谁种地就补谁。那些通过土地流转获得土地经营权的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种粮大户等都能够拿到补贴。
② 轮作与种养结合
目前国家提倡种养循环以及种植与农牧结合等,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粮豆轮作的补贴面积有一千万亩,粮改饲也扩充到431个县。
③ 秸秆综合利用经营者
京津冀地区和东北是我国秸秆综合利用补贴的重点,补贴标准为一亩地二十五元。
④ 畜禽粪资源化利用经营者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五十一个肉牛、奶牛以及生猪养殖县的畜禽粪资源化利用的项目补贴项目。
⑤ 购置农机的经营者
今后农业将要向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国家支持机械化的作业方式,农民进行农业劳动时所需要的农业机械,只要合理,国家都会给予购买补贴,所有的费用都由国家财政支出。
⑥ 开展深松整地的经营者
深耕土地的补贴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例如在甘肃省,每亩地的补贴标准是40块。
⑦ 生态畜牧的牧民
为了保护草原上的生态,国家对于保护草原生态的牧民也给予补贴。
⑧ 开展重金属治理的经营者
对于一些金属污染地区,国家会大力支持相关企业进行污染治理,并给予相应的补贴。
⑨ 残膜回收利用的经营者
农村有很多残存的地膜,在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因此国家支持残膜的回收,目前已经有一百多个县出台了相关的政策。
二、2020年农业补贴强力扶持这5类项目
①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只要创建通过,国家先行补助10亿元,用于园区建设。目前,全国一共创建了62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0年一共要创建300家,还要再创建238家。
② 田园综合体项目
田园综合体无疑是继发展特色小镇之后农村发展的又一?新蓝海?。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每年6000-8000万连续三年。比如河北迁西县花香果巷项目,第一批8000万资金已经到位。省级田园综合体:3000-6000万,根据各省具体情况,比如江苏省2017年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资金各3500万元,其中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别为3500万元、400万元。
③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均作出了部署,特别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创建通过国家给予5000万元补助资金。
④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项目
以前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从2018年开始,每个创建通过的先导区,国家将给予2000-3000万不等的补助资金。
⑤ 对养殖基地与农产品流通设施的扶持
这些补助范围比较广泛、具体可大致分为对经济林发展、农业种植、畜禽水产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储藏、批发等流通设施有关的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农业企业进行补贴,对于合作社补助的金额在5?150万元左右,而对农业龙头企业补助金额则为1?300万元。
?三、领不到农业补贴的五类人
1、土地荒废三年以上者
2、从事非农生产者
3、生产造成严重污染者
4、用地未经审批者
5、套取和冒领补贴者
各地区补贴政策都存在差异化,申报农业补贴项目和标准,请以当地最新出台的实际政策为准。
四、补贴申请技巧
① 查条文,筛信息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关注科技、发改、财政、农业、商务、林业、供销总社、水利、工信九大部委及其相关的省、市部门网站农业补贴类信息。
② 申报材料结合当地,突出带动性
申请补贴需要提交申报材料,因此项目申报准备工作应该从人员安排,文件解读、规划计划、机构对接甚至资质准备等都需要合理的安排时间进行准备。
③ 多找政府,加强沟通
项目要提前立项给政府报告,项目实施过程要汇报,加强政府相关部门沟通,验收工作也做充分,补贴类都是"先建后补,先干后奖",验收关系到最终补贴是否能最后到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做好信息畅达。
五、哪些农业主体可以申报
① 家庭农场
据资料显示,我国现阶段已有家庭农场超过90万家,年均纯收入在33万左右,比普通个体农民收入要高出很多。
② 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联合社)
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依法登记的合作社有210.2万家,加入其中的农户超过了1亿人,占比全国农户总数的48.3%。
③ 农业企业
农业企业拥有的权限和经营范围足以支撑其拓展产业链的上下游,并打通整个产业链中以农业生产和商业销售为代表的各个环节,单纯就盈利性而言,农业企业是三者中最高的。但农业企业申办补贴过程相较而言更为复杂。
六、申报大额补贴三个侧重点
① 往大项目靠拢
目前,国家补贴农业项目资金最大的几个项目分别为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等。要知道,每年补贴农业的资金总量是固定的,除去必要的农业基础设施补贴,留给农业项目专项补贴资金本就不多,因此大额的农业扶持、补贴自然也主要集中在以上项目中。
② 发展联合体项目
要往大额资金的项目上靠拢,相对的审核要求也会更高,而单独的企业或者合作社达不到预定的规模,不妨考虑发展联合体项目,抱团申报大额农业补贴资金;而这也顺应了国家对大额农业补贴资金的申报不能一家独大,要多主体联合申报的要求,可谓一举两得。
③ 参与创建地方政府打造的项目
有不少针对开展乡村振兴的补贴项目是以各级地方政府为申报主体去申报,而农业企业及农业合作社可以作为实施主体参与项目的创建。那么国家补贴作为参与创建的主体农业企业及农业合作社等也是可以享受的,因此要积极参与到地方政府打造的项目中来。
七、对经营主体的建议
1、根据自身情况来自主申请,不要贪图高额补贴而去虚假申报!
2、如果既种植也养殖,种类很齐全,可以尝试着注册合作社加农业公司的形式,这样补贴额更高一些。
3、如果只是种了十几亩地,不妨成立一个家庭农场,这样能领到一部分补贴,减少成本投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5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