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需要做那些防疫
养猪要始终贯彻防重于治的方真,为确保养猪获得好的效益,在对猪场、圈舍经常消毒的基础上,还必须搞好以下免疫:常用消毒药:感毒杀、宝碘。
一、
哺乳猪、育肥猪的免疫
1、
猪瘟疫苗:猪瘟污染区:新生仔猪超前免疫,乳前每头2头份,1小时后吃奶
35—40日龄二免,每头4头份。非严重疫区:仔猪出生后20天,注射疫苗6头份.60天,注射疫苗4头份.
2、
仔猪水肿、副伤寒
二联苗或
仔猪水肿、链球菌二联苗:15日龄每头一头份。
3、
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20日龄每头2毫升,育肥猪每头2毫升。
4、
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30日首免,65—70日龄二免。
5、
链球菌苗:25日龄接种,育肥猪60日龄接种。
6、
口蹄疫苗:于每年10月〈即疫情道来之前〉接种,未断奶仔猪不宜使用。
7、
乙型脑炎苗:每年春、秋各接种一次。
8、
蓝耳病苗:仔猪在3—4周龄接种。
二、母猪的免疫
1、
猪瘟疫苗:每半年接种一次。
2、
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每半年接种一次。
3、
细小病毒苗:配种前1个月接种,间隔2周在加强一次,每头2毫升。
4、
伪狂犬苗:配种前15—20天接种,产前1个月接种,每头2毫升。
5、
蓝耳病、细小病毒、伪狂犬、脑炎四联苗:配种前2个月首免,间隔3周后
在加强一次,每头2毫升。
6、
蓝耳病、细小病毒、伪狂犬三联苗:配种前15—20天接种,产前1个月接种,每头2毫升。
7、
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产前20—30天接种,每头4毫升
8
、
口蹄疫:于每年10月〈即疫情到来之前〉,临产前1个月的母猪不宜使用。
9、
乙型脑炎苗:每年春、秋各接种一次。
10、
链球菌苗:
每年春、秋各接种一次。
11、
仔猪大肠杆菌〈K88—K99〉苗:产前42天、15天各接种一次。
三、种公猪的免疫
1、
猪瘟疫苗
:每半年接种一次。
2、
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每半年接种一次。
3、
细小病毒苗、伪狂犬苗、蓝耳病:每半年各接种一次。
4、
乙型脑炎苗、链球菌苗:每年春、秋分别各接种一次。
5、
口蹄疫苗:于每年10月〈既疫情到来之前〉接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如何选择猪疫苗
防疫预防
根据不同的猪厂母猪不同生长时期适时接种相应的疫苗
1、后备母猪配种前要做好防疫,对母猪分期注射兰耳、细小病毒、伪狂犬疫苗、猪瘟、乙脑苗(春秋季节)和口蹄疫(季节性)等,以预防母猪不孕、早产、流产、产死胎和产仔不成活等病症。以上每种疫苗可每次间隔5-7天注射1次,这样做就不会影响母猪发情配种,也建议在配种前都做好,并且都要有抗病的抗体。
2、怀孕母猪产前防疫要在母猪产前45天左右和25天左右分别注射1次仔猪大肠杆菌苗,预防仔猪发生黄、白痢病;在产前35天左右注射腹泻二联苗(季节性做),预防仔猪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发生,如果不做此两类疫苗可以在产前用肠痢清(含抗猪大肠杆菌K88、K99、
987P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蛋黄抗体粉)拌料。如果配种前做的灭活苗可以再加强一次,象灭活伪狂犬疫苗、蓝耳疫苗等,目的就是让猪体产品足够的母源抗体,在仔猪出生后保护住仔猪。
母猪防疫注意事项
1、打疫苗的母猪必须健康,有病猪如发烧、厌食等不能接种。
2、接种的疫苗剂量要足,但也不要超大剂量,选用质量过关厂家疫苗,如信得猪瘟高效细胞苗1头份,南京中牧的细胞苗6-10头份足够可以,脾淋苗1-2头份就可以让母猪产生足够保护力的抗体,剂量过高可出现免疫麻痹,导致免疫失败。
3、一猪一针头,防止针头交叉感染,几分钱杜绝疾病传播的最重要的途径。
4、在接疫苗时要切记,做疫苗期间最好不要选用影响免疫的药物,如磺胺类,但可以选用混感刹1号;免疫前后不能使用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疫苗前后一周内不得用真金碘消毒,否则会丧失疫苗和活菌苗的效力。
5、母猪怀孕期间一般都可以接种疫苗,而且是最省钱合算的投资方式,既保母猪又保仔猪,象接种猪瘟、链球菌、口蹄疫、兰耳、细小病毒和乙脑等疫苗,但最好在配种后一个月到产前20天做;免疫抑制性病毒疫苗最好是靠后做,如先做猪瘟后做兰耳;同一种疫苗,在有活苗和灭火苗时,母猪尽量做灭活苗,同时最好做2次,尤其是刚开始做防疫时,如伪狂犬母猪做灭活苗,仔猪做活苗。尽量减少机械性应激,否则会造成死胎和流产。
防疫出现过敏反应应对措施
母猪接种疫苗时,过敏反应偶有发生,少数反应很重,几分钟内死亡,往往来不及抢救,像口蹄疫、猪瘟要特别注意。也有的注射后,出现呼吸加快、不食等症状,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等药物解救,注射葡萄糖缓解,多数没有问题。至于轻微反应,只要经少许时间即可消失,是属于正常现象,建议给母猪防疫时尽量配合新必妥5-10ML使用,做完疫苗后观察一段时间,以预防意外发生。
1 当前猪常用疫苗的种类
弱毒活疫苗(Live attenuated Vaccines)
本疫苗是指通过人工致弱或筛选的自然弱毒株,但仍保持良好的抗原性和遗传特性的毒株,用以制备的疫苗,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及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弱毒活疫苗的特点是:疫苗能在动物体内繁殖,接种少量的免疫剂量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接种次数少,不需要使用佐剂,免疫产生快,免疫期长。其缺点是:稳定性较差,有的毒力可能发生突变,返袓、储存与运输不方便。
灭活疫苗(Killed/inactivated Vaccines)
本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经理化方法灭活后,仍然保持免疫原性,接种动物后能使其产生自动免疫,这类疫苗称为灭活疫苗。如O型猪口蹄疫灭活疫苗和猪气喘病灭活疫苗等。本疫苗的特点是:疫苗性质稳定,使用安全,易于保存与运输,便于制备多价苗或多联苗。其缺点是:疫苗接种后不能在动物体内繁殖,因此使用时接种剂量较大,接种次数较多,免疫期较短,不产生局部免疫力,并需要加入适当的佐剂以增强免疫效果。本疫苗包括组织灭活疫苗和培养物灭活疫苗,加入佐剂后又称氢氧化铝胶灭活疫苗和油佐剂灭活疫苗等。
基因缺失疫苗(gene deieted vaccines)
本疫苗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强毒株毒力相关基因切除后构建的活疫苗,如伪狂犬病毒TK-、gE-、 gG-缺失疫苗。本疫苗的特点是:安全性好,不易返袓;免疫原性好,产生免疫力坚实;免疫期长,尤其是适于局部接种,诱导产生粘膜免疫力。
多价疫苗
多价疫苗是指将同一种细菌或病毒的不同血清型混合而制成的疫苗,如猪链球菌病多价血清灭活疫苗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多价血清灭活疫苗等。其特点是:对多血清型的微生物所致疫病的动物可获得完全的保护力,而且适于不同地区使用。
联合疫苗
联苗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细菌或病毒联合制成的疫苗,如猪丹猪、猪巴氏杆菌二联灭活疫苗和猪瘟、猪丹毒、猪巴氏杆菌三联活疫苗。其特点是:接种动物后能产生相应疾病的免疫保护,减少接种次数,使用方便,打一针防多病。但当前在猪病的免疫预防上还是使用单苗免疫效果好,多联苗免疫效果不确切,尽可能少用。
除此之外,还有类毒素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合成肽疫苗、抗独特型疫苗及转基因植物疫苗等,部份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才能用于猪病的防制实践。
2 不同工艺疫苗的保存特点
冷冻真空干燥疫苗
大多数的活疫苗都采用冷冻真空干燥的方式冻干保存,可延长疫苗的保存时间,保持疫苗的效价。病毒性冻干疫苗常在-15℃以下保存,一般保存期2年。细菌性冻干疫苗在-15℃保存时,一般保存期2年;2℃-8℃保存时,保存期9个月。
油佐剂灭活疫苗
这类疫苗为灭活疫苗,以白油为佐剂乳化而成,大多数病毒性灭活疫苗采用这种方式。油佐剂疫苗注入肌肉后,疫苗中的抗原物质缓慢释放,从而延长疫苗的作用时间。这类疫苗2℃-8℃保存,禁止冻结。
铝胶佐剂疫苗
以铝胶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大多数细菌性灭活疫苗采用这种方式,疫苗作用时间比油佐剂疫苗快。2℃-8℃保存,不宜冻结。
蜂胶佐剂灭活疫苗
以提纯的蜂胶为佐剂制成的灭活疫苗,蜂胶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可增加免疫的效果,减轻注苗反应。这类灭活疫苗作用时间比较快,但制苗工艺要求高,需高浓缩抗原配苗。2℃-8℃保存,不宜冻结,用前充分摇匀。
3 疫苗的接种方法
使用疫苗时要注意免疫接种的方法,如疫苗的接种方法不当,有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当前猪用疫苗无论是活疫苗,还是灭活疫苗,最常用的疫苗接种方法是肌肉或皮下注射法,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和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等皮下或肌肉注射接种。其次是滴鼻免疫接种,如伪狂犬病疫苗和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疫苗等可用于滴鼻接种。再就是口服免疫接种,如仔猪副伤寒活疫苗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活疫苗等可经口服免疫接种疫苗。有的疫苗也有经穴位注射接种的,如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疫苗采用猪后海穴接种,效果较好。
4 疫苗稀释液的选择与使用
不同的疫苗,同一种接种方法,其使用的稀释液也不尽相同。病毒性活疫苗注射免疫时,应用灭菌的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稀释;细菌性活疫苗必须使用铝胶生理盐水稀释;口服免疫可用冷开水或井水稀释。某些特殊的疫苗,需使用厂家配用的专用稀释液。使用的稀释液要尽可能减少热原反应,质量不能出现问题,否则会造成免疫接种失败。
5 使用疫苗免疫注意事项
疫苗接种前,要认真阅读瓶签及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规定稀释疫苗和使用疫苗,不得任意变更;仔细检查疫苗的外包装与瓶内容物,变质、发霉及过期的疫苗不能使用。
⑴ 注射病毒性疫苗的前后各4天内不准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干扰素等,两种病毒性活疫苗一般不要同时接种,应间隔7~10天,以免产生相互干扰。⑵ 病毒性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可同时使用,分别肌注,注射活菌疫苗前后7天不要使用抗生素,两种细菌性活疫苗可同时使用,分别肌注。⑶ 抗生素对细菌性灭活疫苗一般没有影响,可以同时使用,分别肌注。⑷ 正在潜伏期的猪只接种弱毒活疫苗后,可能会激发疫情,甚至引起猪只发病死亡。⑸ 妊娠母猪尽可能不要接种弱毒活疫苗,特别是病毒性活疫苗,避免经胎盘传播,造成仔猪带毒。⑹ 发高烧、老弱、病残猪只不要接种疫苗。
疫苗稀释后其效价会不断下降,在气温15℃以下4小时失效、15~25℃2小时失效、25℃以上1小时内失效。因此,稀释后的疫苗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不能过夜,否则废弃。
抗体水平的高低与疫苗注射剂量有正相关性,但是免疫接种时一定要按规定的免疫剂量注射,不要人为的随意增大剂量,超大剂量的接种会导致免疫麻痹,使免疫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同时免疫接种的次数也不宜过多,一定要科学合理,接种次数过多,对猪只的应激越大,有时当抗体水平高时再接种疫苗会发生中和反应,反而导致猪体免疫力下降。
不要随意联合使用疫苗:从当前情况来看,灭活疫苗联合使用出现相互影响的现象比较少,有的还有促进免疫的作用。弱毒疫苗联合使用可出现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和互不干扰等,故在没有科学的实验数据和研究结论时,不要随意将两种不同的疫苗联合免疫接种。动物机体对抗原的刺激反应性是有限度的,同时接种疫苗的种类和数量过多时,不仅妨碍动物机体针对主要疫病高水平免疫力的产生,而且还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而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给猪群进行免疫预防时,尽可能使用单独的疫苗,少用联合疫苗与多联苗。
注射接种疫苗时,要做到一头猪一个针头,消毒后使用;注射部位先用碘酊消毒,后用酒精棉球擦干再注入疫苗,防止通过注射而发生交叉感染。免疫注射使用的针头长度要求是:哺乳仔猪为9×10(规格×毫米),断奶仔猪为12×10、育肥猪(含后备种猪)为16×38、生产种猪为16×45或38。注射完疫苗后,一切器械与用具都要严格消毒,疫苗瓶集中消毒废弃,以免散毒污染猪场与环境,造成可能存在的隐患。
6 免疫程序的制定
目前没有适用于各地区和所有养猪场的固定的免疫程序,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制定猪场的免疫程序时,要考虑当地和猪场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猪的种类、年龄和健康状况,猪场的生产实际与饲养管理水平,母源抗体的干扰以及疫苗的种类、性质、免疫途径等各种因素。免疫程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应根据实际应用的效果随时进行合理的调整。血清学抗体监测和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7 疫苗免疫接种反应的处理
接种疫苗后,要认真观察猪群的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疫苗免疫接种反应有:
一般反应:猪只精神不振,减食,体温稍高,卧地嗜睡等。一般不需治疗,1~2天后可自行恢复。急性反应:注射疫苗后20分钟发生急性过敏反应,猪只表现呼吸加快、喘气、眼结膜潮红、发抖、皮肤红紫或苍白、口吐白沫、后肢不稳、倒地抽搐等。可立即肌注0.1%盐酸肾上腺,每头1毫升或者肌注地塞米松10毫克(妊娠猪不用),盐酸氯丙嗪,每公斤体重1~3毫克,必要时还可肌注安纳加强心。最急性反应:与急性反应相似,只是发生快、反应更严重一些。治疗时除使用急性反应的抢救方法外,还应及时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VC 1克、VB 60.5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6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