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用的青绿饲料有哪些?

使用青绿多汁饲料喂猪,多适用于农村一家一户或小规模的养猪场,在大型养猪场或以商品生产为主的规模化养猪场,一般不饲喂或少量饲喂青绿多汁饲料。这主要是大型养猪场使用青绿多汁饲料不如饲喂精饲料方便、经济,还因为青绿多汁饲料的体积大、水分含量多、热能低、干物质含量少,不能满足商品猪快速生长的需要,故以商品生产为主的养猪场,应用青绿多汁饲料喂猪很少。但以家庭养猪为主的农户养猪和小规模养猪场,青绿多汁饲料还是很好的猪饲料,虽然青绿多汁饲料干物质低,减少猪的增重速度,延长猪的一段生长肥育期。但是,由于青绿饲料中含有一定的营养素,还是可以替代一部分精饲料的;另外,由于农户对种植青绿饲料不花费劳动成本,故养猪成本低,也还是经济合算的。所以,用青绿多汁饲料喂猪,最适合精饲料条件不足,饲养水平较差的地区,实行吊架子饲养方法。但饲养水平较高、精饲料条件较好的地区,应少用或不用青绿多汁饲料,应主要使用高能量、高蛋白质的精饲料,减少猪的肥育时间,降低猪的维持需要,从而降低养猪成本,快速肥育,提高养猪效益。

用的青绿饲料有哪些?

苜蓿包括紫花苜蓿、杂花苜蓿、黄花苜蓿等。紫花苜蓿栽培面积广,一般所说的苜蓿系指紫花苜蓿。苜蓿的种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华北、东北和淮河以北等地区。

苜蓿喜温暖半干旱气候,日平均温度15~20℃最适宜生长。高温高湿对苜蓿生长不利。苜蓿比较耐寒和抗干旱,喜中性或微碱性土壤。

苜蓿为多年生植物,一般可利用6~8年,每年可刈割3~4次,每公顷产鲜苜蓿45000~60000千克。苜蓿有“牧草之王”称号,不仅产量高,草质也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鲜苜蓿中含干物质20%左右,粗蛋白质5%左右,无氮浸出物10%~20%。蛋白质中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丰富。苜蓿的适口性好,猪喜欢吃。

用苜蓿喂猪可青割打浆,搭配精饲料喂。在种母猪和肥育猪饲粮中,苜蓿青浆的比例占总料量的1/3~1/2。苜蓿青浆最好是现割、现打浆、现饲喂,不要放置时间过长。苜蓿也可以晒干后粉碎制成苜蓿草粉,在妊娠母猪和肥育猪前期饲料中添加2%~3%的优良苜蓿粉是有益的。

苜蓿的粗纤维含量随生长期的延长而增加,因此应注意收割的时间,一般收割时间为孕蕾期或开花期收割比较合适。红三叶红三叶分布在我国的新疆、云南、湖北、贵州、四川等地区。鄂西山区已有100多年的种植历史,云贵高原种植面积大。红三叶喜凉爽湿润气候,不耐寒也不耐热。

红三叶在北京地区,每年可刈割2~3次,每公顷产鲜草30000千克;在南方每年可刈割2~5次,每公顷鲜草可达60000~75000千克。用红三叶喂猪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鲜红三叶在现蕾期和开花期的干物质含量为18%~27%,粗蛋白质为3%~4%,粗纤维为3%~8%,无氮浸出物为9%~12%。用红三叶喂猪,最好打成青浆饲喂,并与精饲料合理搭配,精青料比例为2∶1或1∶1为宜。紫云英又叫红花草,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区。紫云英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不耐旱。

紫云英一般每公顷产鲜草22500~30000千克。盛花期鲜草紫云英含干物质10%~14%,干物质中粗蛋白质为25%左右,粗脂肪为5%,粗纤维为22%,无氮浸出物为38%,粗灰分为9%。紫云英可打浆青饲,其与精料的比例一般为1∶1为宜。在青饲时,应喂以嫩的枝叶,这时的茎叶柔软鲜嫩,营养好,适口性强。饲用苋菜又名千穗谷、西黏谷、白仙米和猪苋菜。在我国种植较广,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河北及黑龙江等地区。由于各地环境条件不同,形成很多地方品种,大致可分为绿苋菜和红苋菜两种类型。饲用苋菜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高温,不抗寒。

苋菜种植地区条件不同,一般一年可收割3~5次。北京地区每公顷可产75000千克青苋菜,高产地区可达135000千克左右。饲用苋菜的茎、叶及籽粒都是优良饲料。新鲜的苋菜茎叶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素,其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4%左右,粗纤维18%左右,无氮浸出物34%左右,粗灰分20%左右。

用苋菜喂猪,必须使用鲜嫩的,成熟的苋菜不宜喂猪,因为它含有大量的猪不易消化的粗纤维。用苋菜喂猪宜鲜嫩打浆饲喂,并与精饲料按1∶1比例搭配,可弥补一部分营养。苦荬菜又名苦苣菜、苦麻菜、凉麻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浙江、安徽等省、自治区,现在河北、山东、山西、吉林、黑龙江等省也有种植。

苦荬菜喜温、耐寒、抗热,是优质高产青饲料,营养丰富。其风干茎叶中含粗蛋白质20%左右。在炎热的夏季用青苦荬菜喂猪,其茎叶柔嫩多汁,味微苦,性甘凉,适口性好,猪喜食。据试验证明,在精饲料相同条件下,加喂苦荬菜的猪比加喂牛皮菜和聚合草的猪增重多,饲料利用效率也好,而且猪发病也少。

苦荬菜每年可收割3~4次,每公顷可产青苦荬菜75000千克左右,但必须给予好的水肥条件和管理条件。用苦荬菜喂猪,必须用鲜嫩的茎叶,成熟和老的不宜作为猪饲料,因为它含有较高的粗纤维,猪不爱吃。用作猪饲料最好青割打浆与精料搭配,精、青料的比例为1~2∶1为宜。聚合草又名紫草、紫草根,属多年生植物。原产于前苏联的高加索和西伯利亚等地区。我国聚合草引种于日本、澳大利亚和朝鲜等国。开始在北京试种成功,以后逐渐推广到全国十几个省、自治区,如四川、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河北、河南、山西、辽宁等省,黑龙江、吉林虽也试种成功,但因冬季气温寒冷不能越冬,而未大面积推广种植。

聚合草喜温暖湿润气候,在-20℃时可安全越冬,夏季气温超过35℃时,生长受到影响。聚合草的种植需要水肥量较多,低洼地不宜生长,易发生烂根死亡。

聚合草产量高,在北方一年可收割3~5次,在现蕾至开花期开始收割,以后间隔35~40天收割一次,头两次收割茎占一定比例,后几次收割茎少叶多,每公顷地可产青草120000~150000千克;在南方一年可收割6~8次,每公顷产青草225000~375000千克。

聚合草是非豆科植物中含蛋白质较多的饲料作物,营养素比较多,但受收割茬次数的影响,其营养含量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干物质含量为7%~15%,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18%~25%,粗纤维为8%~14%,粗灰分为18%~23%,无氮浸出物39%~42%。

用聚合草喂猪可切碎或打浆。搭配一定的配合精料喂猪,可替代部分精饲料。但聚合草中的蛋白质可消化性较差,故它的作用不如苦荬菜、苜蓿等。牛皮菜又叫根达菜、莙荙菜、厚皮菜等。牛皮菜是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产于四川、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福建等省、自治区,河南、河北、山东等省也有少量栽培。牛皮菜是一种蔬菜,叶量大、产量高,生长利用期长,可以多次收获,是广泛用于养猪的青饲料。

牛皮菜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5~25℃;牛皮菜喜水、喜肥,充足的氮肥可以大大地提高鲜叶产量。在南方收获时,每株每次可剥叶3~5片,每年可收获8~10次,每公顷产鲜叶150000~225000千克;在北方能收获4~5次,每公顷产60000~120000千克。

牛皮菜叶的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20%左右,粗纤维7%左右,粗脂肪4%左右,无氮浸出物45%左右,粗灰分8%左右;鲜牛皮菜含水分多,柔嫩多汁,适口性好,无论整株喂或打浆、切碎喂,猪都爱吃。成年猪每天每头可喂2~3千克,喂量不可过多,以免引起拉稀。由于牛皮菜中含有较多的草酸,在喂妊娠母猪和仔猪时,用量更不宜过多,以免影响钙的吸收利用,影响胎儿和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甘薯藤蔓又叫地瓜秧、红薯秧等。甘薯藤在华东、华南可割3~5次,在华北地区可割2~3次,鲜甘薯秧约含干物质14%左右,粗蛋白质2%左右,无氮浸出物7%左右;鲜藤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是猪的好青饲料。据试验证明,以密植(每公顷种67500~75000株)割藤方式栽培利用时,可每公顷产鲜秧33000~39000千克。在华北地区的许多猪场,用秋天收获甘薯后的薯秧制作成青贮饲料,作为猪越冬用的青绿饲料。

甘薯藤一般被切碎或打浆喂猪,以打浆喂猪效果最好。用它喂猪时,应注意不要喂量太大。在母猪的饲粮中,甘薯藤最多不应超过1/2,也就是精料和薯藤的比例为1∶0.5;在肥育猪的饲料中,催肥阶段薯藤不应超过1/3,在吊架子阶段,可占饲粮的1/2以上,但如果发现猪有腹泻现象,应立即减少甘薯藤的喂量。水葫芦又名凤眼莲、雨久花、洋水仙等。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在我国珠江三角洲一带也有分布。20世纪50年代引种到长江流域养殖利用,60年代和70年代又引种到北方养殖利用。

水葫芦是喜温植物,气温达到13℃以上时开始生长,25℃以上生长较快,而在30~35℃时生长最快。因此,高温多雨的华南地区可全年生长,长江流域可以生长9个月,北京地区仅能生长5~6个月。当温度降低到5℃时,要注意保护越冬,遇霜即枯萎死亡。水葫芦适于静水或流动缓慢的水面上养殖;对水的深度和肥瘦要求不严格,但肥水要比瘦水产量高。据北京调查,肥水塘养殖的水葫芦每公顷产量可达675000~750000千克,而瘦水塘则为150000~225000千克;在南方珠江流域,每公顷可达750000~1500000千克;在长江流域每公顷可产600000~900000千克。

水葫芦的鲜茎叶含干物质7%~9%左右,含水分90%~93%,粗蛋白质2%左右,粗脂肪0.3%左右,粗纤维1%左右,无氮浸出物2%~3%,粗灰分1%左右。

水葫芦的利用方式一般为青饲生喂,将水葫芦从水中捞出后,洗净根部的泥土后,切碎或打浆直接与精饲料混合喂猪;或切碎放入缸中压紧,发酵40小时左右,让其自然发酵产生酸香味时再喂猪。有些地区也将水葫芦青贮喂猪,方法是将水葫芦从水中捞出,洗净晾晒1~2天,待其含水量降到60%左右时,切碎与糠麸料按3∶1或4∶1的比例装入青贮窖备用。猪的饲喂量应视猪的种类和大小而定,最好精、青料搭配使用。

水葫芦在长江流域或长江以北地区,不能自然越冬,需要人工保护越冬。方法是把水葫芦放在向阳背风的水塘边,上面加盖塑料薄膜,以避免寒风和霜雪的侵害。也可用温泉水和热电厂循环水,上加塑料薄膜保护,来维持其生机和保种。水花生又名喜旱莲子草、水苋菜等。我国江苏、浙江水网地区分布较广,水花生比水葫芦较耐低温,但气温也需达到10℃时才能萌芽生长,20~30℃时生长较快。气温在5℃以下时,地上部分即枯萎,0℃以下时,水塘尚未结冰时,在水中的根部仍能存活,第二年继续萌芽生长。在北方,水花生越冬保护与水葫芦相同。

水花生生长迅速,茎、枝、叶繁茂,放到水面养殖1个月,水面上的茎叶长到30厘米左右时,就可开始捞取利用。水花生对水的肥、瘦要求不像水葫芦,但肥水中的水花生比瘦水的产量高,南方水面比北方产量高。在南方每公顷产量可达450000~750000千克,在北方每公顷水面可产300000~450000千克。

水花生含水量高,茎叶柔嫩,鲜水花生含水量一般在91%左右,粗蛋白质含量为1.3%左右,粗脂肪为0.15%左右,粗纤维2%~4%,无氮浸出物3%~5%,粗灰分为1.8%左右。用鲜水花生喂猪时,可切碎或打浆,并与精料和食盐混合饲喂。饲喂量应根据精料条件、猪的种类和大小酌量饲喂。水花生也可青贮或发酵后喂猪,青贮和发酵方法与水葫芦相同。水浮莲又名大叶莲、水莲花等。原产于我国南方,后来引种到长江流域。水浮莲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期间需要较高的温度。气温在15℃以上时开始生长,30~35℃时生长繁殖最快,温度低于10℃时会受到伤害。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可全年生长,冬季生长较慢;长江流域可生长6个月左右时间。

水浮莲适宜在静水中生长,不宜在流动的河流中放养。喜肥,要求氮肥比水葫芦、水花生多,在肥水中生长的植株,其叶片浓绿而厚,繁殖快、产量高。在广东,每公顷水面可生产750000~1500000千克,在长江流域每公顷可产450000~600000千克。

水浮莲不耐低温,当气温低于15℃时,就需要给予保护。广东北部冬季有霜地区,要选择背风向阳池塘,搭棚或盖塑料薄膜加以保护。

鲜水浮莲含水分95%左右,粗蛋白质1.3%左右,粗脂肪为0.2%左右,粗纤维为0.6%左右,无氮浸出物为1%左右,粗灰分为1.4%左右。用水浮莲喂猪,在水中捞出后,要先洗净泥土,切碎或打浆,可生喂也可熟喂。为了避免某些寄生虫为害,最好熟喂或发酵、青贮,青贮方法与水葫芦相同。

一、据猪易数据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4月13日规范体更生猪均匀价钱为12.51元/公斤,较昨日生猪价钱上涨0.13元/公斤,涨幅为1.05%,较2021年同时23.18元/公斤下跌10.67元/公斤,跌幅为46.03%。

各大区域猪价表示:

华南地域猪价保持稳固,华东、东北、华北、华中、西北、西南地域猪价微幅上涨,生猪均匀价钱上涨现象增多。

白条猪价表示情形:

从本日北京、上海花费城市批发市场白条价钱走势来看,北京、上海批发市场白条开磅价钱浮现调剂态势,北京市场开磅价保持稳固,市场买卖积极性表示通常;上海不少市场已经结束买卖,受疫情因素影响大,个体市场主流价钱在19元/公斤。

后市剖析:

据猪易数据监测数据显示,本日全国屠宰场主流结算价浮现大部上涨态势,湖北、新疆、辽宁、黑龙江地域屠宰企业猪价浮现跌涨调剂态势,四川、重庆、河南、湖南、甘肃、陕西、吉林、山东、江苏、福建、安徽、河北地域屠宰企业猪价浮现上涨态势。

从养殖集团猪价表示来看,安徽、湖北、山东、河北、广东、广西、辽宁、吉林、内蒙、江西、福建、湖南地域温氏猪场猪价浮现稳固,四川、重庆、贵州、陕西、山西、江苏地域温氏猪场猪价浮现上涨态势;内蒙、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北、辽宁、湖北、贵州、江苏、新疆、安徽、云南、四川、河南、重庆地域正邦猪场猪价浮现上涨态势,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江西、福建、陕西、山西地域正邦猪场猪价浮现稳固。

整体来看,全国生猪价钱浮现大部上涨态势,少量屠宰企业猪价有下跌现象,屠宰企业猪价上涨现象明显有所增添。

本日养殖集团猪价浮现稳中伴涨,猪企猪价上涨现象明显增多,龙头集团猪场生猪外售量产生跌涨调剂,整体生猪上市量稍微有所减少,养殖集团生猪竞价积极性有所增强。

从本日北京、上海花费城市批发市场白条价钱走势来看,批发市场白条价钱浮现调剂态势,市场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买卖不断定因素较明显,下游贸易商接货积极性表示偏弱,东北产区白条猪进场价钱上涨300-500元/吨。

从本日屠宰企业采购难度来看,屠宰企业生猪采购难度有所增添,养殖户有着必定的抗价现象,疫情对市场影响依旧较大,交通物流依旧表示不畅,本日市场情感表示较好,贸易商有着必定的看涨情感,竞价积极性表示较强,猪易估计明日猪价稳中伴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6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