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初三下册化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初三下册化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1.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2015年地球日的活动主要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下列做法不符合活动主题的是()

A. 农业和园林灌溉,改大水浸灌为喷灌、滴灌

B. 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

C. 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各种化肥、农药

D.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旧书籍及废弃废弃塑料

考点: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水资源状况;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分析: A、根据农业和园林灌溉,改大水浸灌为喷灌、滴灌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分析;

B、根据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可提高汽油利用率分析;

C、根据化肥、农药会对水土造成污染分析;

D、根据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旧书籍及废弃塑料可节约资源并可防止环境污染分析.

解答: 解:A、农业和园林灌溉,改大水浸灌为喷灌、滴灌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故正确;

B、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可提高汽油利用率,故正确;

C、由于多施化肥、农药,会造成对水土污染,故错误;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旧书籍及废弃塑料可节约资源并可防止环境污染,故正确.

故选C.

点评: 保护地球,防止环境污染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解答时所选答案要与题目总要求相符.

2.近年来我区各盟市陆续建立了许多生态农庄,为广大市民假日游玩提供了新的去处,赏花、观景、摘草莓等极大丰富了市民的假日生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了增加草莓产量,可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 就地焚烧农庄中的秸秆可以增加田地肥效

C. 花和草莓的香味不同说明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D. 观光电瓶车充电时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考点: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会造成污染解答;

B、根据焚烧秸秆会造成环境污染解答;

C、根据分子的性质解答;

D、根据能量的转化解答.

解答: 解:A、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会造成污染,不能为了增加产量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错误;

B、焚烧秸秆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

C、花和草莓的香味不同,说明不同的分子的性质不同,正确;

D、电瓶车充电时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化学知识结合实际进行.

3.2015年“世界地球日”的中国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

B. 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C. “水华”与“赤潮”诱发的根源不同

D. 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考点: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绿色化学;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根据化学肥料对农业生产的关系以及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引起环境污染,错误;

B、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差,错误;

C、“水华”与“赤潮”诱发的根源都是水中营养元素过量引起的,错误;

D、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以及保护环境的措施.

4.以下是生活常见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

A. 为了加强农作物产量,要尽可能多的使用农药

B. 工业排污水会造成水体污染

C. 在室内放盆水能防止CO中毒

D. 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不能把它投进带有 标志的垃圾桶

考点: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A、根据大量使用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水体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塑料属于可回收物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为了加强农作物产量,要尽可能多的使用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

B、工业排污水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放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D、塑料属于可回收物品,能把它投进带有 标志的垃圾桶,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大量使用农药的危害、水体污染的来源、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下列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回收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B. 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

C. “低碳生活”倡导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鼓励人们多开汽车出行

D. 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

考点: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白色污染与防治;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化学与环境保护;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A、可结合电池的成份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B、根据羊毛中含有蛋白质解答;

C、根据“低碳生活”是指少排放二氧化碳解答;

D、根据可结合白色污染的防治方法作答.

解答: 解:

A、电池中含有重金属,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所以应该回收减少污染,同时又可以节约资源,所以正确.

B、羊毛中含有蛋白质,点燃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别棉花和羊毛,所以正确.

C、“低碳生活”是指少排放二氧化碳,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鼓励人们多开汽车出行,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错误.

D、减少白色污染可从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回收各种塑料、提高技术生产可降解性塑料等方法.所以正确.

答案:C

点评: 化学与人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我们要有化学知识去了解人的健康与化学物质的关系,用化学知识与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6.2015年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其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保护金属资源

B. 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

C. 大力发展新资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 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考点: 金属资源的保护;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A、根据回收金属资源的意义解答;

B、根据节约的原则解答;

C、根据化石燃料的使用解答;

D、根据节约用水的方法解答.

解答: 解: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正确;

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可以节约能源,正确;

C、化石燃料是目前的主要能源,不能禁止使用,错误;

D、浇菜的水浇花能节约用水,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下列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说法合理的是()

A. 酸雨﹣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

B. 白色污染﹣废弃塑料袋焚烧处理

C. 雾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 水体富营养化﹣禁止使用化肥

考点: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A、根据加高烟囱不能减少气体的量分析;

B、根据塑料焚烧的危害分析;

C、根据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防止雾霾分析;

D、根据磷元素是水中浮游植物的营养成分,含量增多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来判断;

解答: 解:

A、加高烟囱不能减少产生的废气,解决的办法应该是用氢氧化钠溶液等吸收利用,故选项错误.

B、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解决的办法可以是少用或使用可降解塑料,故选项错误;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防止雾霾,故选项正确;

D、因为大量氮元素、磷元素的使用,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但不能禁止使用化肥,应合理使用,故选项错误;

故选项为: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与环境污染有关的问题,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的理念,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二.解答题

1.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世界性难题.如图是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工艺流程.

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气体.

资料2:+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 内 能转变为电能来发电.

(2)为了不污染环境,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必须通入 性溶液来吸收.(填“酸”或“碱”)

(3)请你谈谈对“H2”的认识  (任写一点)

(4)SO2是形成  的主要物质(填“白色污染”或“酸雨”);写出酸雨的一点危害  .

(5)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 环境中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填“过滤”或“蒸馏”),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  .

(6)请你对身边的生活垃圾处理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考点: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1)垃圾焚烧会放出热量;

(2)根据烟气的成分来分析;

(3)氢气具有可燃性,热值高,生成物只有水;

(4)从酸雨的形成过程及其危害角度来分析;

(5)根据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以及亚铁易被氧化来分析;

(6)根据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来分析.

解答: 解:(1)垃圾焚烧会放出热量,实际上是内能转化为电能;故填:内;

(2)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气体,所以应该用碱性溶液来吸收;故填:碱;

(3)氢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故填:是一种清洁能源;

(4)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因为酸性物质能和很多物质反应,所以酸雨的危害是很多方面的,如:腐蚀建筑物,毁坏庄稼,使土壤酸化,使水体显酸性等.

故答案为:酸雨、使土壤酸化.

(5)分离硫酸亚铁晶体与液体可用过滤的方法,因为:+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利用化学性质稳定的氮气来做保护气;故填:过滤;防止硫酸亚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6)对生活垃圾要分离回收,合理利用,既减轻了环境的污染,又能节约资源,故填:分类回收重新利用.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方面的知识,解答时应该从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

2.资料一:原煤中含有硫,燃烧时生成的SO2会污染空气;

资料二:测量SO2含量的反应原理为SO2+2H2O+I2═H2SO4+2HI;

资料三:加了生石灰的原煤燃烧时刻减少SO2排放,反应原理为2CaO+2SO2+O2 2CaSO4.

请回答:

(1)原煤燃烧产生的SO2在雨、雪降落过程中会形成 酸雨 ,它能腐蚀建筑物、使土壤酸化等;

(2)取用原煤燃烧产生的工业废气样品1米3,缓缓通过含碘(I2)1.27毫克的碘溶液,刚好完全反应.则该工业废气中SO2的含量为 0.32 毫克/米3,(假设工业废气中的其它物质不与碘反应);

(3)若该工业废气中含有128可SO2,要除去这些SO2,理论上需在产生该工业废气的原煤中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多少克(假设工业废气中的其它物质不与氧化钙反应)?

考点: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化学与生活;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1)原煤燃烧产生的SO2在雨、雪降落过程中会形成酸雨;

(2)依据化学方程式中碘溶液中碘的质量可以求出二氧化硫的质量;

(3)由二氧化硫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理论上需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的质量即可. 解答: 解:(1)原煤燃烧产生的SO2在雨、雪降落过程中会形成酸雨;

(2)设1m3工业 废气中含有SO2的质量为x

SO2+2H2O+I2═H2SO4+2HI

64 254

x 1.27mg

=

解之得:x=0.32mg

(3)设理论上需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的质量为x,

2CaO+2SO2+O2═2CaSO4

112 128

80%x 128g

=

解之得:x=140g

答:理论上需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的质量为140g.

点评: 本题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主要是利用已知量求未知量的基础性计算,难度不大.

3.“五水共治”指的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绍兴市近几年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工业废水排污达标率100%,生活用水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1)人畜的代谢废物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是人体内肾单位的工作模型,最终排出人体外尿液的成分与图中 ④ (选填序号)内的液体一致.

(2)尿液在马桶内若不及时冲洗,会形成污垢,人们常用“洁厕灵”清除,为了证明“洁厕灵”呈酸性,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证明 实验方案

酸性 方案一:取少量稀释液,加入金属锌

方案二:取少量稀释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方案三:取少量稀释液,加入碳酸钠溶液

①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方案一和方案三 ;

②下列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ABC (选填序号)

A.洗脸水、厨房用水等可以用来冲洗马桶

B.用“洁厕灵”清洗洁具后的冲刷液不能用来直接灌溉农田

C.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

考点: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1)尿液在肾小管内形成;

(2)①根据反应是否有明显的现象分析;

②从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角度分析.

解答: 解:(1)尿液和血浆相比,不含有蛋白质和葡萄糖,尿液中含有的尿素含量是的.在④肾小管中形成尿液.

(2)①方案一:酸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气体,有气泡冒充,方法合理;

方案二: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的现象不明显,不适合证明“洁厕灵”呈酸性;

方案三: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有明显的现象,方法合理.

②A.洗脸水、厨房用水等可以用来冲洗马桶,能够节约用水,合理;

B.“洁厕灵”中含有酸性物质,清洗洁具后的冲刷液不能用来直接灌溉农田,是正确的;

C.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可节约用水,合理.

故选:ABC.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是生物和化学相结合题目,需要同学们做到各科知识融会贯通.

4.钢铁工业是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我国冶炖钢铁的铁矿石大量从国外迸口,钢铁年产量为11亿吨,约占世界年产量的45%.我国钢铁的年使用量约为8.4亿吨,出口1000多万吨,进口300多万吨.根据以上信息,写出当前我国过剩钢铁生产的三点弊端.

(1) 产品积压,企业利润下降或亏损 ;(2) 浪费资源和能源 ;(3) 增加有害气体排放,增加PM2.5排放 .

考点: 金属资源的保护.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我国钢铁生产的现状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钢铁工业是一个生产周期相对较长的行业,其投入产出之间的时长相距较长,极易引发产能过剩的问题;从数据上看,当前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目前钢铁产能过剩的三点弊端主要是:(1)产品积压,企业利润下降或亏损;(2)浪费资源和能源;(3)增加碳排放(增加有害气体排放,增加PM2.5排放等).

故答案为:(1)产品积压,企业利润下降或亏损;(2)浪费资源和能源;(3)增加碳排放(增加有害气体排放,增加PM2.5排放等).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当前我国过剩钢铁生产的三点弊端,我国钢铁产能过剩已成为当前产业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又是具有毒物属性的有害化学物质,不合理使用将导致对人体键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对环境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当前的农药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某些地方还相当严重。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防治农药污染越来越重要。

1.农药的发展概况

农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天然药物时代(约19世纪7O年代以前)、无机合成农药时代(约19世纪7O年代至2O世纪4O年代中期)和有机合成农药时代。

2. 我国化学农药污染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使用品种多、用量人,其中70%~80%的农药直接渗透到环境中,对十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造成污染,并进一步进入生物链,对所有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严重的、长期的和潜在的危害性。

我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确立以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化学农药用量过大,一些地区单纯依赖化学农药治虫防病等突出问题。我国白1983年始限制了有机氯的生产和使用,有机氯对环境的污染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在原有机氯重污染区,还将出现局部的、间歇性污染。

 

我国化学农药生产企业的规模、设备和技术力量比较落后,化学农药品质还不能令人满意。近十儿年来,化学农约品种虽然发生了较火的变化,开发了不少新品种,但整体上还是以老的传统品种为主体,各类化学农药品种比例不合理、产品显老化、剂型单调。

在我国,杀虫剂1 化学农药的70%以上,而其中高毒害杀虫剂有机磷又占70%以上;原约产量达万吨以上的品种有l2个,其中杀虫剂l1个,除除草剂1个。农约剂的开发与国外相比尚有很人的差距,在美国,原约与制剂之比为1:36,也就是说一种农药往往有36种制剂,日本为l:30,而我国仅为l:5,开发的余地很大。

3.农药的危害

3.1 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农药既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又是对生物体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即具有毒物的属性。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三条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其中包括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有误服、误食、食用不卫生的水果,蔬菜和不注重个人的清洁卫生的情况而引起药物性中毒,而有些农药能溶解在人体的脂肪和汗液中,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危_害人体的健康。

急性中毒多发生于高效农药,尤其是高毒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农药。这两种农药急性中毒都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且无力等:严重则昏迷、抽搐、吐沫、肺水肿、呼吸极度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慢性中毒是经常连续、吸入或皮肤接触较小量农药;使毒物进入人体后逐渐发生病变和中毒症状。此过程一般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难于鉴别,也往往被人们忽略。我国除农药研制,生产人员外,因运输、贮藏和使用接触农药的人数达几百万之多,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又因农药使用人员的自我保护设施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等原因,引起药物中毒,危害生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6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