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霜天气对蔬菜种植危害很大,如何应对?
最近霜冻天气在我国各大菜区频繁出现,这对我们的蔬菜种植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按照惯例,谷雨节气过后,霜冻基本就不会出现,但天不遂人愿,可以说这个时间节点出现霜冻是最大的?天灾?,在霜冻发生后,我们如何评估损失?如何采取措施减少损失?霜冻后又该注意哪些管理措施?成为了菜农朋友最为关心的话题。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植保经验,将霜冻发生的危害及发生后的一些管理措施做分享,希望对菜农朋友的蔬菜栽培管理能够有所借鉴。
一、霜冻发生的特点
霜冻的发生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
地势低洼:古话说?雪下高山霜打洼?,就是说越高的地方下雪越大,越低的地方霜冻就发生的越厉害。地干旱缺水:霜冻发生时,越是干旱的地块霜冻就发生的越是厉害。抗逆性差:早春的天气没谱,不管是露地栽培还是棚室栽培,抗逆能力差的蔬菜霜冻越是发生的厉害,尤其是今年,冷热交替比较频繁,抗逆性决定了霜冻发生的是轻还是重;远离村庄的霜冻比较重:同样的霜冻,城郊的比乡村的一般较轻,而村里的又比远离村庄的轻。总体上来说,由于已经过了谷雨节气,地温已经升高,因此,当前发生的霜冻特点是冻上不冻下,下边根无恙。霜冻的时间也就几个小时,基本上都在凌晨2点至5点这段时间。
二、霜冻对蔬菜产生的危害
霜冻对于蔬菜的危害,根据栽培环境的不同危害程度也是有差异的。
温室栽培:近期的霜冻对温室基本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冷棚栽培:对冷棚的影响主要看秧子的抗逆能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降低秧子的抗逆能力;第二个影响是会有冷害发生,如叶片失水、萎蔫,但不会发生冻害;露地栽培:霜冻对露地栽培的危害最大,基本都是冻害。总体上来说对于果菜类,由于小苗刚定植,植株没有一点抗逆能力,受影响最大;叶菜类比较抗低温,直接会导致抗逆性变差,但不会危害根系。冻害发生以后,我们需要进行评估是保苗还是弃苗,这和果树是有区别的,那么什么时候弃苗什么时候保苗呢?
弃苗:如果符合以下三个特点应果断弃苗。一是地上部已全部冻死;二是结果盛期,如果蔬类开花坐果前可以保,但到了盛果期,想保也保不了;三是没有挽救价值的。只要符合以上三点,及早准备下茬作物,有利于挽救造成的损失。保苗:作物的苗期,冻了一部分,但是还有芯叶,或者虽然叶片受冻,但茎还是好的,这种情况根系基本没有受到伤害,保苗后还能接着长,只要是苗期的,都要尽量去保。三、如何采取应对措施缓解冻害?
霜冻发生后,主要的管理目标是提高蔬菜的抗逆能力。在应对措施上一养二促三控温。
一养:针对的是根系。采取一定的措施养根。什么措施都不做,下部的根系紧跟着就会坏死。而养根的办法就是浇小水并冲施一些养根的肥料,如含有天然源生物刺激素的有机水溶肥。需要注意的是浇水一定要浇小水,因为此时的根系是最弱的,浇水一大,极易出现因缺氧而沤根。二促:针对的是茎叶。在做好养根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促进茎叶重新萌发,出杈,提高抗逆能力,因此,只要有茎叶,一定要促。在促茎叶上我们菜农朋友常采用的手段是喷施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的混合溶液,但是不建议用这种方法去促,因为磷酸二氢钾虽然是比较好好的叶面肥,但进入叶面后被吸收利用的时间要长一些,基本需要3天时间。而芸苔素的本质是激素,激素的刺激性太大,用的越多,后期的抵抗力就下降的越快。建议使用植物源氨基酸加植物源生长素,吸收利用是最快的,基本4~6个小时就能见效。三控:主要针对的是棚室栽培。将棚室白天温度控制在24℃~26℃,进行中低温管理。本来就已经受到了冻害,如果突然间温度太高,蔬菜根本就适应不了。通过养根和提高蔬菜的抗逆能力以后,冻害症状就能缓解一大部分。另外,许多菜农朋友在霜冻发生后,就急着剪干叶、黑叶,一定要让苗缓上两天再去进行剪除枯枝败叶,让植株有一个自我修复的过程。
四、霜冻过后棚室栽培病害防治很关键
1、引起病害发生的原因
霜冻的显著特征是降温,可能不会出现冻害或冷害,但蔬菜的抗逆能力一定是会下降的。抗逆能力是作物对外界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抗逆能力越强,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范围就越广,反之就越差。霜冻过后,如果气温急剧升高或管理不当造成棚室内温湿度过高过低,都会容易引发病害。
因此,霜冻过后,对于棚室蔬菜栽培来说,病害的防治很关键。按理说,到了谷雨过后,灰霉病、晚疫病、霜霉病、细菌性病害就不会太重,但今年到目前在许多种植区仍然发生的较为严重,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因为今年的气候比较反常所导致的。
2、病害有效的应对措施
应对病害,总体要把握的原则是防大于治,预防和治疗相结合。
(1)、提高植株抗逆能力是根本
可以说,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是病虫害的根本,自身的抗逆能力高,受病害侵染的系数就会降低,而抗逆能力的提高,目前在生产上主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喷施叶面肥,如前面提到的植物源氨基酸+植物源生长素。
(2)、环境的调控
棚室的环境调控主要针对的是温度,现在所有的病害,除了白粉病、病毒病,可以说几乎都和温度有关,都是闷出来的。这一时间段温度的控制我们讲究的是?大通风?。在早晨8点左右就要开始打开风口,刚开始开小风,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棚室温度达到24℃左右时,整个风口就都应该打开。如果等到棚室温度已经上升到27℃~28℃再开风口,就已经降不下去了,下午风口也尽量晚一点再关闭。
另外,如果是温室栽培,到了中午可以将底风口也开一小口;如果是冷棚,底风口不用开启。
(3)、棚室消毒
目前发生的病害如白粉病、蔓枯病、叶霉病、晚疫病、霜霉病都是气传病害,切断传播源比打一遍药效果要好。因此,在打杀菌剂之前用强氧化剂进行棚室消毒就显得比较重要。药剂建议用42%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兑水进行全园喷淋,打药时全园都要打到,越严实越好。
另外,无论是什么茬口,什么蔬菜,如果苗子是买来的,一定要带育苗盘拉回来。运到棚室后先别着急定植,根据往年的发病情况喷一遍药杀菌,很多菜农朋友对这一点根本不重视。瓜类的白粉病、西红柿的灰叶斑病、茄子的褐斑病、辣椒的叶枯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苗子带毒引起的,因此,菜农朋友对此一定要高度重视。
(4)、对症打治疗剂
根据病害发病和分类的不同,我们应对症打药,预防和治疗相结合。对于病害的症状,大家基本都可以识别和诊断,我在这里就着重列出防治方案供菜农朋友借鉴。
①、低等真菌病害
当前发生的低等真菌病害主要有霜霉病和晚疫病。建议选用吡唑醚菌酯+霜脲氰+氰霜唑,这三个药剂搭配在一起长效加速效,对低等真菌病害有很好的铲除作用。
②、高等真菌病害
对于高等真菌病害,首先我们要加大防风排湿的同时,要做好预防措施,预防推荐喷施药剂为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如果已经发病,要针对性用药。
灰霉病、菌核病:推荐用药啶酰菌胺+枯草芽孢杆菌;白粉病:吡唑醚菌酯+已唑醇;炭疽病、靶斑病、灰叶斑病、蔓枯病:在高等真菌病害中,这几个病害是最难治疗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组合用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建议的药剂为福美双+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咪鲜胺锰盐,用这个组合菜农的反响不错。③、细菌性病害
针对细菌性病害,目前主要有两类药剂,抗生素和铜制剂。这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抗生素类的速效性较好,而铜制剂类的迟效性较好,因此,菜农朋友在选择药剂时要根据实际发病情况进行选择。
另外,病毒病是最难治的,目前没有一个药剂能够杀死,因此,最好的方案是预防,如果发病,只能通过钝化减少危害。
蔬菜栽培在遭受了霜冻后,首先我们要进行评估是齐苗还是保苗,如果是保,就要围绕养根和提高植株抗逆能力等方面采取管理措施,而霜冻后往往也是病害的高发期,因此,也应引起菜农朋友的高度注意。
我们可以在低温下,播种前7至10天,对大棚通风降温,使大棚的温度尽可能控制在15至20度,昼夜尽可能控制在8至12度,从而提高幼苗的抗寒性,注意温室温度和地面温度,不要控制得太低,如果过低,会导致幼苗过早衰老。
温室应在恶劣天气到来之前加固和修理。一方面,通过加强支撑、增加立柱等方式,提高棚的抗积雪积压能力。另一方面,要检查墙体、棚膜等,对于墙体的漏风必须事先密封,门窗等出风口应关闭严密,不留漏风散热缝隙。
此外,建议在棚子底部、后墙和棚脚处覆盖草毯,以防风防寒。及时清除积雪后,第一时间及时清理棚上的积雪,防止因厚厚的积雪堆积屋顶而造成棚倒塌的风险。然后在棚顶保温层顶部覆盖1层塑料薄膜。此外,对于气温下降较大的恶劣天气,我市菜农也可以采用覆盖物覆盖地面、铺细秸秆覆盖或加大棚、小拱棚等方式,通过多层覆盖减少大棚内的温度损失。
冬季寒冷天气到来前,对于生长弱、花果大的蔬菜苗木,建议适当疏花疏果或提前采收。因为当寒潮和降雪来临时,光线一般较弱。建议在寒潮、雨雪等恶劣天气到来之前,提前2-3天进行培根,结合中耕土壤。
据天气预报,大风天气到来前应做好防风坚固的棚架工作,首先要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棚架保温效果是否良好,对于多年老旧的脚手架,要及时加固。其次,要检查棚膜是否损坏,压膜线是否紧固等,有撕裂立即用胶粘修补,盖严盖实棚膜,拉动压膜线。
压膜棚在白天刮风的时候每隔3~5层草就在棚子中间放一个半卷草,草不应该放到底,否则不但不能起到压膜的作用,而且容易被风吹倒。夜间刮风时,所有的草都会被紧紧地压实。棚顶和底脚应用蝗虫条、石块或沙袋等重物压实,以防损坏棚壁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9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