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种子处理的有哪些方法?

1.浸种

种子处理的有哪些方法?

种子浸泡在杀菌剂药液中一定时间,沥出种子晾干即行播种。安全性低的杀菌剂浸种后有的还要求清洗,防止药害。为了药剂与种子均匀接触,保证药效,用于浸种的药液必须是真溶液或乳浊液,不溶于水的可湿性粉剂浸种时会发生不均匀沉淀,不宜作为浸种剂。浸种的药液一般以浸过种子5~10cm为宜。药剂品种及其药液浓度、浸泡时间和温度是影响药效和可能造成药害的3个主要因子。其中两个因子一定时,药液浓度增加或浸泡时间延长或浸泡药液温度提高都会提高效果或增加药害的可能性。为增强药剂的渗透力,提高药效,可把药液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浸种,这是热力和化学处理的结合。此法优点是可减少药剂的消耗量和缩短浸种时间。所用浓度可比普通浸种用的低。浸种消毒比较彻底,但浸种后种子不能堆放,晾干后应立即播种。

2.拌种

拌种处理可以分为干拌和湿拌。干拌的药剂必须是粉状的,使用干燥的药剂和种子有利所有种子表面均匀黏附上药粉。一般传统多作用位点杀菌剂的有效成分用量是种子重量的0.2%~0.5%。活性高的现代选择性杀菌剂如三唑醇做小麦拌种时,只用种子重量的0.012%。为了防止在拌种时药粉的飞散,大量拌种时应该用拌种箱(机),小量可用塑料薄膜袋进行。药粉和种子要分别分次加入(3~4次),封盖(口)后充分混合。

随着活性高的现代选择性杀菌剂发展,湿拌成为越来越普遍的拌种方法。使用的杀菌剂制剂一般是胶悬剂,也可以是乳油和可湿性粉剂。根据种子量先用适量的水将药剂稀释,再用喷雾器械将药剂均匀喷施在种子表面,并同时搅拌。湿拌的种子不像浸泡处理的种子需要立即播种,可以通过晾干或干燥后储藏。

拌种法可提早在播种前数个月或一年进行,以延长药剂的作用时间。拌过药的种子要加鲜艳的着色剂起警戒作用,以免在储放时与粮食、饲料混淆,造成事故。

3.种衣法

种衣法就是使用种衣剂对种子包衣处理的方法。种衣剂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成膜剂、黏着剂等,经过处理的种子在表面包上一层药膜,由于种衣剂中含有黏结剂而使药剂不易从种子表面脱落。播种后药剂缓慢释放,可连续不断地进入植物体内,使其能维持较长时间的防病作用,甚至运转到地上部防治气流传播的病害。这些药剂的作用方式不同,有的起到保护作用,有的进入植物体而起治疗作用。

(1)正确地选择种衣剂

市场上销售的玉米种衣剂很多,虽成分大致相同,但其防病的针对性有所差异,如有的种衣剂对丝黑穗病很有效,有的对黑粉病很有效。

(2)掌握好用药量

按一定的药种比处理种子,种衣剂在种子表面3分钟~5分钟迅速固化成一层药膜,好像给种子穿上了“防弹背心”。

(3)包衣方法得当

如果是人工包衣,可用双层塑料袋、大瓶子、大桶、大锅等容器,将种子和一定量的种衣剂倒入其中(一般种子体积不超过容器容积的一半为好),迅速搅

拌或揉搓,拌匀为止,即可备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0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