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是这样理解吗?
是这样的,因为菩萨明白因果循环报应的自然规律,所以,菩萨才畏惧能够出现恶果的因素,不给自己造出能够给自己造成恶的结果的‘因’,这样自然也就不会有恶的结果。而凡夫俗子则畏惧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不明白想有好的命运,首先应该不要贪图不该得的利益给自己造下恶果的‘因’。故而,我们应该开大智慧明白人生的真相,而不给自己造下能够出现恶的命运的‘因’素。使自己能够有一个平安的命运。
“凡人怕果,菩萨畏因”什么意思
净土宗的一代祖师印光法师在《增广文钞卷》中这样写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害怕遭受恶果,因此在因地行持时就预先就断除了恶因,待到罪障消灭、功德圆满,直至成佛才行;而众生却常常种下恶因,又想避免恶果,就像在太阳光照下想要避开影子一样是徒劳无功的。
佛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对智慧高明的人,“因”一启动就知道结果了,因里头就含有果,普通人要到结果出来了才知道。所以菩萨怕因,不轻易种因。菩萨有这样的认识,所以畏因,凡夫要刀杀到头上才知道。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名称。正确的翻译,菩提就是“觉者”、“觉悟”;萨埵就是“有情”,有情也可以翻译为入世。所以菩萨是大乘道,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就等于中国的圣人,得道者,他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注意到“因”,也就是开始就是好的因,好的结果自然就在好的开始里了。
所以说“菩萨畏因”,也就是说动机是起心动念之因。“因”一种下去就可怕啦!凡夫是普通人,为什么说凡夫畏果?因为凡夫“不威不惩”,犯了法不到枪毙、不到临死不会反悔,这就是果来了才害怕。
扩展资料:
人这一生,要历经千劫万劫,会造诸多的业。有善业,也有恶业。当遇到人生的障碍和坎坷的时候,大多数人总爱怨天尤人,叹息自己命不如人,抱怨上天的不公平,消极懈怠。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由自己书写的,是公平的。命由己造,相由心生。
佛门里有句话: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自己曾经造过什么因,之后就要承担什么样的果报。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宇宙间的客观规律,不是什么谈玄说妙。你种善因自然得善果,种恶因自然苦果连连。
因果定律以最简单的形式告诉人们,如果生活中你为自己设定了想要的得到的结果,你就需要追溯前人,看一看那些得到这个结果的人是怎么样做的,并为这个结果不停地努力、付出,如果你能够做和成功人士同样多的事情,你获得的结果也将和他们同样多,这不是奇迹,而是一个很自然的规律。
“凡人怕果,菩萨畏因”的意思是:一般的凡夫俗子,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看事物大多只注重结果,只会对不好的“果”感到畏忌,而不知道要从“因”的层面去预防它;而菩萨,因为会从“因”的层面去预见到“果”,所以,菩萨畏忌的是“因”。
因,是指原因;果,是指结果。佛教讲的是因果报应,意思就是只要有什么“因”,就必然会有什么“果”,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因果关系。
出自印光法师的《印光法师》:经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正是如此。
意思是:正如经书所讲:菩萨很重视因地,而众生很重视事情的结果,也是这样啊。
?
扩展资料:
佛教是以因果规律为指导的,因果又称为因缘果报,就是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的意思。普通人不懂得这个宇宙的最根本规律,往往做下好多恶因,这时候他不怕,当恶果现前的时候,他才真正开始害怕。
而菩萨呢,就是泛指懂得因果而且能坚持以此为指导的修行人,他们最怕自己约束不住自己去做恶因,因此他们加强对自己的管理,不做恶因,将来就没有恶果,他们只做善因,所以将来只有累累善果的享受。
因果循环讲的是前果后因的关系。但究其根本,因果循环其实也还是超脱不了因果报应的规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3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