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的种植方法
1、室内床栽法:使用木材或竹竿搭建床架,覆盖薄膜后铺上腐熟的椴木,然后接种竹荪菌种,湿度保持在80%。2、室内箱栽法:木箱底部铺上腐殖土,撒入枯竹和菌种即可。3、畦地栽培法:在背风场地建造畦床,播撒菌种后浇透水。
1、室内床栽法
种植竹荪时,可以使用木材或竹竿搭建高度在2米左右的床架,然后向底部铺上薄膜,扎上排水孔,再将腐熟的阔叶树椴木铺在床架上,最后将菌种接种在菌床上,覆盖薄土,将湿度保持在80%。
2、室内箱栽法
种植竹荪可以使用普通木箱作为器皿,并向底部打上排水孔,向四周覆盖薄膜,然后向箱中填入腐殖土,撒入枯竹段,再把竹荪菌种播撒在箱中,覆土3厘米后喷洒水分,四个月后竹荪菌丝就会长出。
3、畦地栽培法
畦地栽培竹荪时,要选择背风阴凉的空地建造宽度为1米、深度为10厘米的畦床,然后铺上枯竹后播撒菌种,再覆盖一层薄土,浇灌透水,促使菌种尽快繁殖菌丝,而且在光照强烈时,要向畦床顶部搭建高度为40厘米的荫棚。
1、室内床栽法。
(1)在室内用木、竹搭床架,宽1米、高2米,3-4层,每层间距80公分。床边使用竹、木做档板、高30-40厘米。底部铺薄膜,在薄膜上打滤水孔。或在地面建畦床,宽1米。用废弃竹材或阔叶树段木作为栽培材料。将栽培材料加工成5~30厘米长小段。随后5%石灰水浸泡一周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浸入清水中,进行发酵处理,待清水发出酸臭气味时捞出,即可上床播种。播种期在秋季10—11月或次年春季3~4月。每平米用菌种(750克装)1-2瓶。播种后,用塑料薄膜包好,在20℃温度下进行遮光培养,保持相对湿度在75-80%左右,经20天左右,培养料上已布满菌丝,即可进行覆土。
(2)应选土质肥沃,无病菌虫卵,偏酸性泥沙土作复土材料。覆土厚3厘米,及时浇适量清水。覆土后2-3个月,培养料上菌丝得以进一步发育,并出现大量幼小菌蕾,通过土粒延伸到床面。此时覆土含水量要求达到15—18%,温度18℃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80%左右,保持微弱光照和适量通风。当菌伞顶端扭结白色幼小菌蕾时,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5%,土内含水量提高到18-20%,保持室温在18-26℃之间,有微弱光照。在管理上做到轻喷水、少通风。
2、室内箱栽法。可用普通木箱做栽培容器,木箱周围要垫薄膜、底部要打滤水孔。先在箱底铺一层厚5-10厘米腐植质土,将枯竹锯成30厘米长,平铺在腐植质土上,在枯竹层播竹荪菌种,每平方米用750克装菌种1瓶,然后再盏一层腐植质土,土层厚约3-5厘米。覆土不可过厚,否赃会影响出菇。在覆土上浇水,令其湿透。将木箱放在室内培养,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经4-5个月时间,枯竹上已长满菌丝,并有少量菌丝向覆土蔓延。
3、室外畦地栽培法。选背风阴凉空地做畦床,畦床宽80-100厘米,深10厘米,在畦内铺一层枯竹,在枯竹上播菌种,每平方米用菌种一瓶,然后在菌种上覆盖3-5厘米厚的复土,浇透水。为了保持菇床温度,在畦床上搭30-40厘米高的荫棚,防阳光直晒。利用自然温度进行培育,但要经常喷水保湿,防止床面干燥,次年9月,床面开始出菇,从播种到出菇,大约需要10-12个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3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