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种植的地里条件
选择气候阴凉的高山阳山,或低山半阴半阳山的生荒地或粘壤土。栽前,除净杂草,开垦炼山,挖松土壤30厘米后,作成宽1.5米的畦。
选地整地山区培育繁殖材料,选地后除净杂草,就地烧灰作基肥,耕地深25厘米左右,耙细整平,依据地势和排水条件,作成宽1.7-1.8米的畦。平坝地区栽培,前作多是早稻(早稻前茬最好是苕子、紫云英等绿肥),收割后铲去稻桩,开沟作畦,畦宽约1.6米,沟宽33厘米、深约25厘米,表土挖松整成鱼背形。最好先用堆肥或厩肥撒施畦面,挖土时使之与表土混匀。
适时栽种于立秋前后进行,不得迟于8月底。过早,在高温影响下幼苗容易枯萎;过迟,气温已下降,对根茎生长不利。栽种应选晴天进行,当天栽完为好。栽前,将无芽或芽已损坏的、茎节被虫咬过的、节盘带虫或芽已萌发的川芎,一律剔除。然后,按川芎大小分级栽种。栽时,在畦面上横向开浅沟,行距30-40厘米,深3厘米左右。然后,按株距17-20厘米,将川芎斜放入沟内,芽头向上侧轻轻按紧,栽入不宜过深或过浅,外露一半在土表即可。同时,还要在行与行之间的两头各栽川芎两个,每隔10行的行间再栽1行苓子,以作补苗之用。栽后,用细土粪或火土灰混合堆肥覆盖川芎的节盘。最后,在畦面上盖1层稻草,以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冲刷。每亩用川芎30- 40公斤。
四川的气候和土壤适合种植哪些药材?
一般种川芎常与水稻田轮作,当早稻灌浆后将田水放干,以便早稻收获后及时整地。作畦宽1.6米,沟宽30厘米,沟深25厘米,并施基肥于畦面,每667米2可施厩肥或堆肥2000~3000千克,然后挖松畦面土,使土与肥料混合均匀,把畦面整成瓦背形。如用旱地栽种,可在栽前半个月把地整好。
栽种期以8月上、中旬为宜,最迟不能超过8月下旬。栽时应仔细挑选苓子,把有病虫害的、无芽或芽已萌发的去除。在畦上开横沟,行距30厘米,深2~3厘米。每行栽8个苓子,行间两端各栽苓子2个,每隔6~10行的行间密栽苓子1行,以备补苗。苓子需浅栽,平放沟内,芽向上按入土中,栽后用筛过的堆肥或土粪覆盖苓子,必须把节盘盖住,然后再在畦面盖一层稻草。
栽后半个月左右幼苗出齐,揭去盖草,随即中耕除草一次,以后每隔20天再中耕除草一次。中耕时只浅松表土,以免伤根。前2次中耕时,发现缺苗应挖取密栽于行间的幼苗,带土移栽,栽后浇水,保证全苗。前3次中耕除草后各施追肥一次,用人畜粪水与腐熟饼肥混合穴施,第三次施水肥后,还要用土粪、草木灰或腐熟饼肥等拌匀,施于植株基部,再用土盖好,入冬时割去枯黄的茎叶,再中耕除草一次,并将行间泥土壅在行上,以保护地下部越冬。第二年春返青后,于3月上旬再施一次人畜粪尿。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将根茎挖出,去净泥土及茎叶,用柴火烘炕,一般每667米2产干根茎100~150千克,高产者可达250千克,折干率为30%~35%。
川芎.断续 麦冬
麦冬麦 冬 Radix Ophiopogonis
Dwarf Lilyturf Tuber
别名 沿阶草、麦门冬。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块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常绿草本。叶丛生,窄长线形,长15~40cm,宽1.5~4m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稍扩大并在边缘具膜质透明的叶鞘。花葶比叶短,长7~15cm;总状花序穗状,顶生,小苞片膜质,每苞片腋生1~3朵花;花梗略弯曲下垂,常于近中部以上有关节;花被片6,披针形,淡紫色或白色;雄蕊6,花丝极短;子房半下位,3室。果实浆果状,球形,熟后暗蓝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
生于山坡林下或溪旁。主产浙江、四川;现大量栽培。
白蜡树不是杜仲。
白蜡树:
别名:青榔木、白荆树
学名:Fraxinus chinensis Roxb.
科属:双子叶植物纲,木犀科白蜡树属
分布:北自我国东北中南部,经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南达广东、广西,东南至福建,西至甘肃均有分布。喜湿润,多分布于山洞溪流旁,生长快。
形态:落叶乔木,树冠卵圆形,树皮黄褐色。小枝光滑无毛。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9枚,通常7枚,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不对称,缘有齿及波状齿,表面无毛,背面沿脉有短柔毛。圆锥花序恻生或顶生于当年生枝上,大而疏松;椭圆花序顶生及侧生,下垂,夏季开花。花萼钟状;无花瓣。翅果倒披针形,长3--4厘米。花期3--5月;果10月成熟。翅果扁平,披针形。
白蜡树是白蜡虫的最适寄主。历史上西昌等地建有许多白蜡树园放养白蜡虫,以取白蜡,过去西昌白蜡虫交易的“虫会”闻名全国。另,白蜡树木材坚韧,供制家俱、农具、车辆、胶合板等;枝条可编筐;树皮称“春皮”,中医学上用为清热药。
白蜡是一种名贵天然药物原料,市场需求稳定,而全国年产量却因白蜡树和女贞树被毁而逐年下降,现在白蜡和白蜡虫货紧价扬,我州应充分利用白蜡生产这一传统产业优势,再创西昌白蜡产业的辉煌。
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该树种形体端正,树干通直,枝叶繁茂而鲜绿,秋叶橙黄,是优良的行道树和遮荫树;可用于湖岸绿化和工矿区绿化。
杜仲: Eucommia ulmoides Oliv.
科名:杜仲科 Eucommiaceae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著名中药材,药用部位是树皮。此药材在市场上缺少,导至自然资源大量破坏,而杜仲又是我国特有单属科、单种属植物,在植物分类系统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已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形态:本树为落叶乔木,株高达20米,胸径达50厘米。树皮灰色,皮中含硬橡胶,折断时可见能拉长的胶丝。叶互生,椭圆形,长6-15厘米,宽4-7厘米,叶缘具细锯齿。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簇生,无花被片;雌花单生,花梗长8毫米,苞片倒卵状匙形,无花被片,心皮2枚上位子房一室。翅果长椭圆形,长3-4厘米,宽6-12毫米,具种子1个。种子扁平,线形,长1.5厘米,宽3毫米。
分布:杜仲分布于河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东部,四川、贵州、湖北、湖南亦都有零星分布。为了满足药用需要应大力发展造林,并杜绝乱砍滥伐。被环剥树皮的树必死无疑,因此剥采树皮时避免环剥。
用途:本种产的硬橡胶是制海底电缆和粘着剂的原料;树皮药用,能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痛、高血压等症;木材可做家具和供建筑用;种子可榨油。
药 名 杜仲
来 源 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
功 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 治 治腰脊酸疼,肢体痿弱,遗精,滑精,五更泄泻,虚劳,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动不安,胎漏欲堕,胎水肿满,滑胎,高血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