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人工智能助力中国农产品实现哪“三级跳”?

“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四川的特驱猪场装上了“黑科技”,接入人工智能(AI)的摄像头能识别猪场里每一头猪。700公里外,陕西的海升苹果园、国强甜瓜圃也开始用AI帮助种植。为了能实现用AI养猪,阿里云的工程师在养猪场工作了71天。

人工智能助力中国农产品实现哪“三级跳”?

6月7日,云栖大会·上海峰会正式发布阿里云ET农业大脑,希望将AI与农业深入结合。在展会现场,观众们纷纷尝起了用AI技术种植的甜瓜,“扮演”了一回“吃瓜群众”。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十九大报告“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而在生产成本、农产品安全、环保平衡、疾控预防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痛点。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AI要和产业结合才有价值,我们希望用AI帮助农户农企‘对症下药’,实现中国农产品‘三级跳’,即更安全、更营养、更值钱。”

“今年打工不出门,智能养猪到家门”“智能养猪搞得好,照顾家里老和小”……这几条标语曾刷遍西南农村和朋友圈。德康集团、四川特驱集团和阿里云的合作成为关注热点,也迈出了用AI养猪的第一步。

现在,特驱猪场铺上了连接ET农业大脑的摄像头,解决了人工大规模养殖的深度拓展和降本增效问题,还形成了更智能、更精细的养殖模式,预计今年每头母猪可以多生3只小猪,养猪死淘率可以降低3%左右。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每一头生猪都有自己的档案,包括品种、天龄、体重、进食情况、运动频次、轨迹、免疫情况等,这些数据可用于分析行为特征、料肉比等。同时结合声学特征和红外线测温技术,可通过猪的体温、咳嗽、叫声等判断是否患病,预警疫情。

“有了ET农业大脑,我们可以准确地知道每一头生猪的运动量,公里数可以成为判断猪肉品质的新标准。未来,我们想要的是一头跑了200公里的好猪,而不再是一头200斤的猪。”胡晓明说。

在陕西,10000亩海升苹果的生产资料已经汇聚到ET农业大脑,可以对每棵果树进行个性化管理。果农再也不用一笔一划记录每棵果树的浇水量、施肥量、施药量,再分头录入汇总给管理层。一部手机、一个管理软件,就可以实时记录、实时同步相关人员。通过对这些历史数据的智能分析,ET农业大脑能建立起一整套知识库,指导果农播种、施肥和耕作,提供最优决策;还可以进行智慧选址,针对不同品种的果树选择最适宜的水土环境。预计ET农业大脑可以帮助果农每亩地节省200元以上成本,整个海升集团每年可节省约2000万元人民币。

国强甜瓜所在的阎良区是西安下属的农业生产县区,目前有近600户贫困户。阎良区甜瓜总产量达20余万吨,是该地区的主要特色农产品,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2018年,阿里云和西安扶贫办启动了智慧农业合作,国强合作社是主要合作对象,ET农业大脑装到了国强甜瓜圃:每个甜瓜都有一个二维码身份证,对甜瓜全生命周期进行监控,确保瓜农按照标准化手册操作,不打激素,让每一个瓜长足天数,是真正的“瓜熟蒂落”。

借助天猫生鲜、菜鸟物流、蚂蚁金服等阿里巴巴全生态的力量,还能为国强农户提供金融、物流、销售端能力,更好地实现链路管理。普通甜瓜每斤售价仅1元,但有技术含量的国强甜瓜可以卖到每斤3元。现在,可溯源的国强甜瓜已经在天猫开始销售。

未来,ET农业大脑也将帮助消费者吃到更健康更绿色的食品。当天,“瓜脸识别”在手机天猫上线,背后是相关的AI算法、图像识别等能力。用手机拍一拍,消费者就可以识别甜瓜的成熟度,这一技术还有望用到其他生鲜产品上。

商品肉猪专业场,专门从事肉猪肥育,是以生产肉猪为经营目的。目前我国商品肉猪专业场包括两种形式,也代表了两种技术水平,反应了商品肉猪专业场的发展过程,一种是以专业户为代表的数量扩张型,此类型是规模化养殖的初级类型,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这种类型,仅仅是养猪数量的增加,而无真正具有规模经营的实质内涵。枞本质上讲,饲养管理技术与我国传统养猪无多大差别,饲养的仍然是含地方猪种血缘的杂种一代肉猪,生产水平低,市场竞争力薄弱,经济较脆弱,生产者仅凭个人经验经营,只有朴素的市场观念和盈利思想,当市场行情好时,农户纷纷饲养,一旦价格回落,又纷纷停产,稳定性极差。另一种是通过资金、技术和设备武装的较大规模的养猪经营形式,是规模化养猪的最高形式,这种形式有的称之为现代化密集型,它改变了传统的饲养方式,饲养的是优质瘦肉型猪,采用的是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具备现代营销手段,并能根据市场变化规律合理组织生产;猪场生产不仅规模扩大,而且产品质量也明显提高,并采用了一定机械设备;养殖管理软件,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高,生产稳定,竞争力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4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