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的办学条件
截止2014年4月,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重点学科;有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9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专业61个;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生态学、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工程、风景园林学、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水产学、农林经济管理。
一级学科硕士点专业:
社会性、生物学、生态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兽医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工商管理硕士(MBA)、风景园林硕士、社会工作硕士。
博士后流动站:
作物学流动站、植物保护流动站、生物学流动站、食品科学与工程流动站、园艺学流动站、农业资源与环境流动站、生态学流动站、农林经济管理流动站、公共管理流动站、畜牧学流动站、兽医学流动站、水产流动站、农业工程流动站。 重点学科级别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批准时间 国家级重点学科 作物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2007.8 作物遗传育种 果树学 2007.8 微生物学 2007.8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007.8 水产养殖 2007.8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2007.8 农业经济管理 2007.8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蔬菜学 2007.8 农业部重点学科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1999.11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999.1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1999.11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1999.11 湖北省重点学科 生物学 植物学 2008.7 动物学 生理学 水生生物学 微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遗传学 发育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 生态学 园艺学 果树学 2008.7 蔬菜学 茶学 农业资源利用 土壤学 2008.7 植物营养学 植物保护 植物病理学 2008.7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农药学 兽医学 基础兽医学 2008.7 预防兽医学 临床兽医学 水产 水产养殖 2008.7 捕捞学 渔业资源 农林经济管理 农业经济管理 2008.7 林业经济管理 食品科学 2008.7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2008.7 土地资源管理 2008.7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2008.7 社会学社会学2013.10学科排名
教育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华中农业大学共有13个学科参评,6个学科排进前三,7个学科排进前五,10个学科排进前十。其中,园艺学全国排名第一 。 代码 学科名称 排名 代码 学科名称 排名 0902 园艺学 1 0904 植物保护 7 0906 兽医学 2 0710 生物学 8 0905 畜牧学 2 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10 0901 作物学 3 0828 农业工程 12 1203 农林经济管理 3 0303社会学190908 水产 3 0713生态学380903 农业资源与环境 5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46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简称ESI)数据显示,华中农业大学截止2016年3月共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具体为农业科学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化学学科、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和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 2006年至2014年4月,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692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661项,省部级项目1782项,国际合作项目101项;获得科技经费约34.8亿元;获省部级(含武汉市)以上科技成果奖218项,其中,国家级18项;授权专利786项,其中发明专利583项,实用新型专利195项,外观设计8项。学校承担的各类在研科技项目1434项,其中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973”计划、“948”计划、国家转基因植物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378多项,国际合作项目近46项,部、省级项目530项。
“十五”期间,华中农业大学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被媒体誉为“华中农业大学六个一”(一枝花、一株稻、一头猪、一支苗、一棵树、一粒豆)的标志性成果。 项目研究团队负责人绿色超级稻 Super-green Rice张启发院士双低杂交油菜 Double-low Hybrid Rapeseed傅廷栋院士瘦肉型湖北白猪 Lean Swine熊远著院士动物疫苗 Animal Vaccine陈焕春院士优质柑橘 High-quality Citrus章文才、邓秀新试管种薯 Potato Microtuber谢从华教授超甜玉米 Super Sweet Corn转基因番茄 Transgenic Tomato叶志彪教授高产多抗杂交棉 High-yield Hybrid Cotton张献龙教授生物柴油 Biodiesel 该校建有国家级、省部级研发基地56个,湖北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7个,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研发基地如下: 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号机构名称1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2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3国家兽药安全评价实验室4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5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6药用植物繁育与栽培国家地方联合广场研究中心(湖北)国家工程(技术)研究/研发中心7微生物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8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验动物中心11国家蛋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12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武汉)国家育种中心13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武汉)14国家柑橘育种中心15国家农作物分子技术育种中心16国家果树脱毒种质资源室内保存中心17国家油菜武汉改良分中心18国家蔬菜改良中心华中分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9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1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重点实验室22农业部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武汉)23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24农业部油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25农业部华中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26农业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27农业部兽用诊断制剂创制重点实验室28农业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29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原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30农业部兽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原农业部食品安全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 31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原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省部级研究中心32湖北省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湖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教育部油菜工程研究中心35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淡水鱼类专业分中心36动物生物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7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38湖北省动物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湖北省水稻研究中心40湖北省绿色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湖北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2湖北省现代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湖北省农药制剂研究中心44蛋品加工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45药用植物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46湖北省大宗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基地47重要作物病虫害防治理论与技术湖北省高校自主创新基地省部级质量检测中心48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49农业部微生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50湖北省饲料质量监督检验站51农业部种猪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52湖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53湖北省作物病害监测和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54昆虫资源利用与害虫可持续治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55农业生物信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工程实验室56动物疾病防控湖北省工程实验室57新型肥料湖北省工程实验室大学科技园
华中农业大学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首批认定的2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的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8月,湖北省政府和武汉市政府决定共同建设武汉南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华中农业大学科技园纳入南湖农业园整体规划。2003年8月,华中农业大学科技园通过了由教育部、科技部组织的验收。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12月13日, 收藏纸质图书138余万册,纸质期刊11万余册,电子图书136万册,数据库109个,电子期刊(全文)6万余种。文献资源涵盖农、生、理、工、文、法、经、管等学科,为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馆,形成以农业与生命科学文献为特色,传统资源与电子资源互为补充,多学科文献协调发展的多元化文献信息保障体系。
学术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核心科技期刊、CAB 、AGRIS、AGRICOLA、《CA》、俄罗斯《文摘》、联合国粮农组织《Agridex》、英国《ZR》来源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养殖与饲料》:畜牧类核心科技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现代农业科学》: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CNKI全文收录期刊。
?2013年研究生考试已经告一段落,出国留学考研网为14年考生提供华中农业大学介绍相关院校信息及专业简介,帮助考生在复习之初建立明确的目标院校,有针对性的进行后期复习。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前身为水产系,创建于1970年,是全国农业高校中最早成立的水产系。1993年经国家农业部批准撤系建院。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外水产科学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我国水产教育、科研和学术交流中心。学院师资力量精干,现有教职工72人,专业教师45人,其中教授 8 人,副教授 23人;拥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2人,教育部水产学科教学指导委员1人,10多位教师在国内外相关学术机构兼任主任、理事或期刊杂志编委等职务。
学院现有本科-硕士-博士相衔接、完整的水产学科体系,优秀学生可以本-硕-博贯通培养。水产养殖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和湖北省优势学科;水产一级学科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008年再一次参加一级学科评估,全国排名第3位。
学院拥有面积为7500平方米的教学实验大楼,新建1700平方米试验大楼也即将投入使用。拥有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淡水水产增养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水产用兽药临床药效及残留试验单位、特种水产研究所、中国胭脂鱼繁育中心等科研平台。建有8套功能性教学实验室,1个校内教学实习基地,30多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学院注重课程、教材建设,出版专着、教材和科普书籍共30余部,多媒体教材50余部,其中,3部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7部为国家规划教材,1部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动物生理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科研氛围浓郁,目前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120项、总研究经费3000余万元。科研成果斐然,获得省部级奖励19项,国家授权专利3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0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获得校级以上优秀论文奖80余篇。
学院学风优良,毕业生综合素质高,适应社会能力强,已形成人才品牌。毕业生供不应求,供需比1:5。毕业生研究生录取率高,每年一次就业率达到97%以上,连续多年被评为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资助体系健全,“奖、助、贷、补”联动助学。水产学院还设有易伯鲁、海大、科洋、澳华、金禾、奇美兴等多项企业奖学金,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全面发展。
我校地处千湖之省的湖北省武汉市。湖北省淡水渔业科技力量雄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库、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中央直属研究单位均在武汉地区。多年来,水产学院与上述院所及地方所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共同承担国家、省、部重大项目,建立了极密切的关系,资源互补,合作进行高层次人才培养。学院每年选派教师到美国、泰国、日本和香港地区等有关大学和科研单位进修,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了水产学院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有力推动了水产学院的发展,提高了学院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
现任学院党委书记为张韶东,院长为王卫民教授,党委副书记吴义生,副院长杨道兵,副院长魏开建,副院长梁旭方。
?
2014考研英语词汇:历年真题短语汇总? ?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5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