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连涨9周回归10元以上,猪肉价格接下来还会继续上涨吗?
猪价连涨9周回归10元以上,猪肉价格接下来还会继续上涨吗?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需求自然加大;价钱的浮动,主要还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很明显,供小于求了,典型的卖方市场。说实在的早就该涨价了,猪肉正常价格是13-16元左右,这样的价格才能各方面维持基本的平衡,猪肉价格太低了,亏的是养殖场和广大养猪的老百姓,亏一段时间可以,但是长期亏损会导致养猪产业倒闭,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最终亏的还是我们自己。大家都有钱赚才能维持长期的稳定。
进口生猪替代是不现实的,全世界一半的生猪都在中国被吃掉,想要弥补国内的缺口,造成的就是国际生猪价格大幅上涨,也许上涨的幅度超过现在。以前没养鸡的,现在养了,以前养了鸡的,现在养更多了。千军万马,不需要去过那独木桥,就好像,高管企业不能只对985,211招工,还是得给其他学校留点路子,优秀资源不能单单只集中在一线城市,还是得往三四线城市分点一样,把对蛋白质的需求转移到其他肉类,静待猪肉价格回暖吧。
如果你是小户,想靠传统的养猪打法,这个是不建议的。之前听过一则新闻,现在荷兰对养猪的人的学历要求是博士,他们采用标准的流水线养猪大法,一切交给数据,AI技术养猪。五个博士生,就能看管几万头猪。巨大得利益必然导致巨头们得入侵,实现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没有点核心技术,还是不要尝试了。别看现在猪肉这么贵,就没人去养。不但猪仔从2000涨到8000多,还怕辛辛苦苦养大半年再来一次。
精选笔记·商业模式
本文优质度:★★★★★ 口感:上汤焗龙虾
笔记君邀您,阅读前先思考:
1914年,上海租界区摩肩擦踵,人流如梭,七名操着广东香山口音的男子,行色匆匆地走在马路上。
他们左手拎着一个坛子,右手提着一个麻袋。
每人都挑了一个通向外滩的路口守着,把坛子摆在面前,面无表情地盯着来往的行人,每走过去5个路人,就从麻袋里掏出一颗黄豆,扔进坛子里。
这些人的古怪行为,其实大有深意:
领头者是广州先施公司经理黄焕南,他受老板马应彪的委派,来沪考察地段,筹建上海第一家百货。
黄焕南根据“黄豆选址大法”,选定了一处靠近外滩的风水宝地,这里北通火车站,南邻富人区,车水马龙,客流如潮。
这个地址门前的那条铺了铁藜木的马路,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上海南京路。
举个例子(实际并不是这样计算的),“商品打9折,100个人购买,最终只有90个人来消费,相当于商家的平均客单价与打折前没有变化。”
所以,当时资金池(不能随时退)和过期单(不能过期自动退)成为了重要的盈利手段。
但显然,这样就会增加客户在购买前的犹豫。
而美团恰恰是采取了“让退货变得简单,从而降低购买的犹豫”的策略,引入“随时退”和“过期退”两项措施,对用户量和订单量都产生了量级的提升,成功占据市场份额,血战胜出。
汤臣倍健在2010年以3000万元签下姚明作为形象代言人,然后不惜重金在各大卫视做广告。
当时很多券商分析师都说汤成倍健这家公司去年全年的利润才 5000 万,为了签下个 体育 明星竟然花了3000万,看来要完。
但他们只看到了3000万的广告费,而没有看到姚明形象之下的巨大流量和宣传效果。
自从姚明做了广告后,旗下产品销量巨增,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3.5亿元当年就几乎翻了一番。
此后,汤成倍健更是加大了在大众媒体进行宣传的力度,营业收入更是在短短的7年里上涨了9倍。
举个例子,LV这样的品牌店必须开在最高端的商业区,必须进最大的 时尚 百货商场,必须在商城一楼有临街且绝对宽敞铺面。
因为这样才能锁定目标顾客,你如果把LV店开展步行街、莱迪地下购物广场、租一间几平米的铺面,拉个帘子给客人换衣服……总部一定会收回你的代理资质。
养殖行业的自动化程度已经很高了,目前 科技 手段主要还是集中在食品溯源方面,但这一点消费者并不买账。
对传统农牧业企业来说,做成气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养殖技术的积累,尤其是育种,是绝对的行业壁垒。
跨界要做成一个大规模有影响力的农业企业很难,他们是不是在玩噱头?
比如,记录小猪的出生数据,每天有大量的母猪生产,而且在人类看来,猪都长得差不多嘛,到底某只母猪生了多少只小猪?
哪只小猪是哪只猪妈妈生的?
人工是根本无法数清楚。
而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猪脸识别等技术的应用,可以自动分析记录,精准识别每一只猪,为其建个“个猪”档案,包括猪的品种、日龄、体重、进食情况、运动强度、频次、轨迹等。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对猪的行为特征、进食特征、料肉比等进行分析,对养殖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调节,对疫情和患病情况进行分析与告警,对母猪生产力进行预测……
通过数字化手段帮助猪农解决生产效率低、疫病防控差、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减少人工成本和饲料成本,提高平均产仔率,缩短平均出栏时间,为生猪行业创造价值。
大公司都还没有看到切入点,大企业的创新机制和市场不一样。所以未来在区块链上,谁找到了实际大应用,谁就成了大公司。
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第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6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