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历史上哪个人修建了一条渠,让天府美名从此开始?

众所周知,中华是从农业民族过来的,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当然,农业文明对自然依赖很大,比如气候,比如水利。有一句话叫“兴水利,而后有农功;有农功,而后裕国。”这句话简明地说出水利事业、农业生产与国家兴亡之间的关系。在古代,受到洪水的侵蚀是极其可怕,轻则国家动乱,重则亡国。由此可见,水利对于一个王朝来说多么的重要。

历史上哪个人修建了一条渠,让天府美名从此开始?

中国历史也产生了很多与水有关的故事和工程。大禹之所以能够接班人,就是水利弄得好。都江堰、京杭大运河,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水利工程。不过也有人将水利用在了军事上。比如白起。

当年,白起为了攻打楚国的都城,就主持修建一条水渠,被当时人称之为“杀人渠”,不过如今那段往事已经远去,现在这条“杀人渠”已经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但我们有必要回首一下当年的往事。

战国到了后期,基本演变为秦国、楚国、赵国三国之间的争霸,原因很简单,赵国通过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军事实力大增。而楚国由于地大物博,纵深长,也能抗衡秦国。

公元前279年,秦国为了取得在南线的突破,决定和赵国言和,想要通过结交赵国来解除攻楚时来自北侧的威胁。赵国同意了秦国的言和,于是秦国将战车开向了楚国,很快白起就率领数万秦军大举攻楚。这次,秦军的战略目标是楚国的都城——郢城。当然,要想拿下郢城,必须先拿下鄢。

鄢,在今天的湖北宜城东南,位于汉水沿岸,是楚国的别都,春秋时曾为鄀国所在,吴国攻入郢都时,楚昭王曾迁都于此,故称鄢郢。虽然是别都,但鄢城所处的位置十分重要,假如鄢城失守,那么楚国的都城郢城也就岌岌可危了。所以,为了防止郢城失陷,楚国这边调兵遣将,部署了大批兵力。由于楚军兵力集中于鄢城,白起在此地遭到了顽强的抵抗,结果白起久攻不下。

白起本来就是远距离作战,不适宜与对方打持久战,为了尽快拿下此地,并取得胜利,白起想到了一条毒计,那就是水攻,不亏是杀神啊。关于白起这次的水攻大战,众多文献均有记载。《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长渠在县南二十六里。昔秦使白起攻楚,引西山谷水两道,争灌鄢城。”

《长渠志》上记载:“秦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遣白起攻楚鄢郢(今宜城)。白起率兵进逼鄢城后,遇楚国重兵把守,久攻不下之时,即利用鄢城及周围地理面貌、地势条件,于距鄢城百里之遥的武安镇旁汉水支流夷水(今蛮河)河段上垒石筑坝,开沟挖渠,以水代兵,引水破鄢。”

《水经注》记载:“昔白起攻楚,引西山长谷水,即是水也。旧堨去城百许里,水从城西灌城东,入注为渊,今熨斗陂是也。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其陂为臭池”。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7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