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霍山黄大茶的栽培技术

茶园种植

霍山黄大茶的栽培技术

20 世纪80年代,茶树栽培主要采用茶籽条播。条播茶园分单先条播、双行条播和三行条播三种类型,种植密谋较度。从1986年到1989年期间,大部分为三行 条播,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基本以两行条播为主。单行播,行距150厘米,株距30厘米,每亩1330丛,每穴3株;双行条播,在单行条播播幅内增加 1行茶丛,行距150厘米×2(行)×33厘米(小行距)×33厘米(株距)每亩有效株数5000~7000株,每穴2~3株;三行条播,在条播茶园播幅 内增加茶行,缩小标距,即大行距150厘米×3行×33厘米(小行距)×23厘米(株距),每亩6667丛,苗2万株,每穴3株。播种方法分茶籽直播和 茶苗移栽。茶籽直播法,把霜降后采摘的茶籽,用孔径10毫米的篾筛分。筛面的茶籽用清水浸泡3~5天,把沉底的茶籽捞起放在室内干燥处摊放。播种时按茶行 先开播种沟,沟宽10厘米,沟深3~5厘米,每隔20厘米播茶籽8~10粒,盖上沙土或生黄土。单行每亩播茶籽10~15公斤,双行每亩播20~30公 斤,三行密植茶园40~50公斤。直播以冬播为主,少数春播1998年以后,提倡无性系良种园。新发展新茶园大部分都是无性系良种茶园,采用茶苗移栽;双 行条栽,每穴2株,单行每亩2666株,双行每亩5000株,苗高要求20厘米以上,茎粗不少于2毫米。栽时茶苗用黄泥浆蘸根,栽后土壤压紧,浇足定根 水,茶苗移栽时间一般在晚秋和初春。

幼年茶园管理

皖西地区产茶历史悠久,茶农有丰富的种茶经验,幼年茶园当年八月幼苗成活后,追施第一次肥,施稀薄人粪尿或浇施1%尿素液,以后按树龄分年施纯氮量4公斤。 一年生或二年生,苗高达20~30厘米,有1~2分枝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离地面15厘米高度进行修剪;次年春茶前离地面30~40厘米处进行第二次定 型;第三年进行第三次修剪,留苗高度50~60厘米进行修剪,树高达70厘米正式投产。建成高产稳产茶园,每年结合修剪进行一次除草施肥。

成年茶园管理

成年茶园管理进行春茶前中耕,春茶后浅耕和夏茶后深耕。茶区流传“七挖金八挖银九挖铜十挖铁,不是季节挖不得”。此时,茶树已经停采,园地杂草趋于成熟,但 还尚未结籽,这时挖园,将杂草翻埋土中,腐烂后既增加了养分疏松了土壤,又因适当地斩断了部分的老茶根,而促进了茶树新根系的萌生,同时,也是一次清园的 过程。挖园尽量保持土块完整,以利于整块裸露冬伐改良土壤的板结。另外,结合挖园深施基肥,奠定翌年春茶物质基础。

茶园施肥

分基肥和追肥两种:基肥于10月份提前施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施用量每亩农家肥50~100担,茶树专用肥80~100斤;追肥,一年分两次施用, 春茶前2月份施“催芽肥”,每亩尿素约30斤左右;春茶结束后,在5月下旬再施一次肥,每亩尿素或复合肥约25斤,促使夏茶生长。长期的生长实践证明,单 一使用化学肥料不仅不利于茶叶香气和滋味,同时还影响干茶的色泽,造成干茶色泽发暗。因此,重施农家肥,不施或少施化学肥。如今时兴有机茶,有机茶园 禁止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施用的几乎都是经腐熟的农家肥和有机肥,如菜籽饼、人畜粪、牛栏粪、猪栏粪、沟宕泥、塘库泥等一般每亩施饼肥300~500 斤,农家肥50~100担。

茶树修剪

春茶前进行一次轻修剪,剪去冬天冻死的枯枝死枝,春茶后或夏茶后再进行一次轻修剪或深修剪,以养树蓄势休养生息,并积累光合产物,茁壮枝条,为翌年春茶产质打下良好而坚实基础。

老茶园改造

六安产茶县区老茶园面积较多,老茶园改造工作任务较重。老茶园改造主要是修剪、整枝、培土、补棵、退出间作,陡坡茶园修好“之”字路,开好排水沟;衰老茶园 实行台刈,台刈时间在春茶后进行,剪去树冠全部,离地面5~10厘米;半衰老茶园实行重修剪,剪去树冠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离地高度30~40厘米,修 剪时间在夏茶后6月下旬或7月上旬进行,修剪后施肥一次,每亩尿素或复合肥30斤。稀疏茶园用茶苗补缺,增加茶园覆盖度,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茶树怎么种植

安徽产什么茶?1.黄山毛峰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它产于安徽黄山(徽州),所以又叫徽茶。清光绪年间谢所创茶馆。每年清明谷雨,精选“黄山种”、“黄山种叶”等良种茶的第一批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略卷曲,形似雀舌,绿中变黄,呈银毛,有金**的鱼叶(俗称金片)。2.六安瓜片六安瓜片,中国传统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简称瓜片、琵琶茶。产于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唐代称为“泸州六安茶”,是名茶。明代称为“六安瓜片”,是上品,是最好的茶叶。清廷贡茶。3.太平猴魁猴魁,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属于绿茶范畴。产于安徽省太平县(今黄山市黄山区),久负盛名。其形扁而直,有两蕾,自然舒展,白毛隐发,有“猴魁两尖头,不散不卷不卷”之誉。4.祁门红茶祁门红茶简称祁宏,原料选自当地中、中年茶树甜槠(又名祁门)。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茶,是著名的红茶精品。是安徽茶农在光绪年间创制的,但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陆羽的《茶经》。5.屯溪绿茶屯溪绿茶简称“屯禄”,又称“眉茶”。屯溪绿茶集中在黄山脚下的休宁、歙县、宁国、绩溪四县,祁门的东乡。黄山茶乡出产的各种绿茶都是屯溪经销出口的,所以统称为屯溪绿茶。屯溪绿茶是中国最好的名茶之一。

一、气候条件x0da、气温当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茶芽开始萌动逐渐伸展。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应在18℃以上为宜,最适气温20~27℃。生长适宜的年有效积温在4000℃以上。如果当平均气温高于35℃持续数日,又伴有旱情,枝梢呈枯萎状。x0db、光照光照对于茶树的影响,主要是光的强度和性质,茶树有耐荫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分析,光波较短的蓝紫光部分最多,而漫射光主要是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所以茶树在漫射光条件下生长好是有依据的。x0dc、雨量和湿度茶树适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000~2000mm,生长季节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相对湿度一般以80~90%为佳。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80%为宜,这样的雨量和湿度最适宜茶树生长。x0d二、土壤条件x0d红壤、黄壤、沙壤土、棕色森林土,均适宜茶树生长,土壤结构要求保水性,通水性良好。上层深度1m以内没有硬盘层,土壤要求呈酸性反应,PH值4.5—6.5(4.5—5.5最适宜),茶树是嫌钙植物,石灰质含量0.2%以下,地下水位在地表1m以下。酸性土壤之所以特别宜于种茶,首先是酸性土壤为茶树提供了自身生长的适宜条件,茶树根部汁液含有多种有机酸,对土壤给予茶树共生的根菌提供了理想的共生环境,从而改善了茶树的营养与水分条件。x0d三、地形条件x0d坡度小于30℃,海拔1500m以下;我国名茶大多产于高山大川;“高山出好茶”的根据除了高山多云雾外,因温差大,漫射光多,日照时间短,湿度大,芽叶持嫩性较强,有利于提高茶叶香气,有好的滋味和嫩度;但这也是各种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并不是山越高越好,事实上平地也有产好茶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8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