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移栽种植教程与注意事项都有哪些
所有植栽苗木尽量选择符合当地生态及气候条件的种类。
土球挖掘标准
(1)挖掘苗木,应按苗木胸径的8-10倍为土球的直径,其深度视其苗木根盘深浅而定。
(2)士球挖妥后,应先用草包包裹土球,再用草绳捆扎,先横扎;再斜扎,交叉密扎,按3角或4角捆扎法完成土球包装,最后以绳子绑住树干固定之后,方可挖倒苗木取出,取出后进行土球底部包装应以不露土为准。
(3)苗木下面的直根或较粗的根应以钢锯锯之,切口整齐,不可撕裂,尤不可以用圆锨乱砍。
(4)苗木倒地后,阔叶树应剪除叶片及幼枝,针叶树则不可剪。
(5)修剪枝条应以保持树姿优美为要,保留粗枝剪除不良枝条,侧枝以外小枝,应使树冠易通风透光并防止病虫害发生。
苗木栽植标准
(1)应配合植栽图面所示,先栽植较大型主体苗木,而后配置小乔木及灌木类。
(2)苗木材料应垂直埋入土中,植深应低于植穴上线5-10Cm为原则,不得过深过浅,更应考虑新填土壤日久下陷的幅度。
(3)种植时植穴底部应先置松土10-20Cm厚,回填应使用所定分量之肥料混合土,4周土壤应分次埋下,同时配合碧卡根聪聪100倍稀释灌根充分夯实,夯实时应注意避免伤及根系及护根土球,然后表面再置1层松土,以利吸收水分空气。
移栽时
①严格田块的行向和行距、株距
统一的行向、行距株距实际上是保障田地通风性和光照均匀性的有效措施,可避免由于通风不良,光照不均导致的各类病害。
②做好合理施肥工作
移栽时肥料的施用不当,极易造成肥料烧苗。肥料烧苗较重的可直接导致移栽后死苗,较轻的也可能导致由于肥料“烧伤”根茎,引发不长甚至后期死株。
③做好移栽时卫生工作
在接触苗木移栽的过程中,要充分做好相关操作人员、工具的消毒工作,严禁在移栽过程中吸烟。
④选壮移栽,弱苗再练
选壮移栽都会做,但是将选剩的相对较弱苗丢弃不种,这是十分不可取的,一来浪费买来的苗木,二来无法保证移栽株数。较弱的苗在炼苗池中继续炼苗一两天,也是能够达到优质苗的标准,应将所有苗尽数进行移栽。
移栽后
移栽完成后,应经常性的对田地情况进行巡视,检查是否存在病虫害前期相关征兆,若出现早期症状,应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绿色生态优质”的理念,能早治理的早治理,能使用生物、物理、绿色手段的,就少用化学手段的思维,对田间病虫害早发现、早治理。
(1)选地整地大葱忌重茬,要选择三年以上未种过葱蒜类作物的地块。大葱根系喜湿、好气、怕涝,应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透气性好、排灌方便的地块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抓紧时间精细整地,清除前茬作物遗留的枯枝败叶和杂草,然后将腐熟的有机肥按每667米24~6方(米3)的标准铺撒在田间,紧跟着进行深翻,使有机肥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畦面要努力做到基本水平状,以保证“浇水满地湿、排水遍地干”的生长条件。(2)定植期的确定大葱的定植期要求不严格,山东的大葱要求定植后有130天的生长时间,才能满足优质、高产的需要,一般要求在降霜前有70天左右的旺盛生长时间,植株才能充分长大。华北地区多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定植。定植过早,葱苗较小,生长缓慢;定植过晚,秧苗徒长,栽苗困难,易倒伏。且缓苗期正逢高温多雨,易感染病害,田内积水,易沤根致死。一般应在适期内早定植,农谚有“秋争日,夏争时”,特别是倒茬栽植,当雨季和高温来临时,葱苗已经缓苗返青。入秋转凉时,植株已形成强大的根系,可迅速转入葱白生长盛期。山东大葱产品前茬为小麦,麦收后应立即整地定植,否则,遇连阴天造成栽植困难。株形较小的鸡腿葱,可延迟10余天定植。(3)开沟深度和行间距地面平整好后,就要开挖栽植沟,栽植沟的深度和沟距的确定主要以品种特征为根据。天津市宝坻区葱蒜研究会陈光星根据多年生产经验总结出大葱开沟深度和培土高度与葱白高度的量化关系,以及行间距与葱白高度的量化关系。
开沟深度一般为所栽品种葱白高度的一半,培土高度为开沟深度的一半,这样葱白高度就等于开沟深度+培土高度+1/4葱白高度。适宜的行距标准则等于1.5倍葱白高度。
定植开沟前首先要了解所栽大葱品种特有的葱白高度。葱白高度是指一棵成葱从茎盘到品种经常保持的功能叶片最下端叶鞘口处,也有人把大葱五叉股以下部分称为葱白高度。品种不同,葱白高度也会不一样,开沟深度按照所栽大葱葱白高度的一半来确定,是比较科学的参数。生产上适用于高白和矮白葱的所有品种。
培土是获得大葱高产优质的主要生产措施。大葱葱白在培土的黑暗、湿润条件下,细胞伸长,叶鞘变厚,形成洁白、脆嫩、粗大的葱白。培土土方来源于垄背(行间),因此开沟时要充分顾虑预留合理的行间距,既要满足培土需要,又有利于根系伸展,还不会浪费土地。行距过大,土地利用率低,使单产降低,行距过小,则不能满足培土取土方需求,既影响大葱质量,又影响大葱产量。实践证明,适宜的行间距标准为1.5倍葱白高度。如一个大葱品种葱白高度为40厘米,则行间距应为60厘米(40厘米×1.5厘米),培土取土宽度为行距的1/3,高度为开沟深度的1/2。
如果栽植地肥沃、耕作层较深,可以利用深开沟缩小行距的办法,增加每667米2基本苗数,以获高产。反之,如果土地贫瘠,则可以用浅开沟扩大行距的办法,增加培土高度,保证大葱正常生长。大葱根系有趋温、趋肥、向上翻根的生长习性,因此,深开沟或高培土都不影响根系伸展和大葱生长。(4)沟底施肥栽植沟挖好后,可在沟底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作长效底肥,一般底肥施入的标准是:有机肥5000千克,磷酸二铵40千克,磷酸钾40千克。底肥不提倡用尿素,原因在于:移栽时大葱根系吸收能力弱,尿素属速效氮肥,不能被大葱根系吸收,在返青期间随水容易流失。(5)移苗出圃葱苗长到40~50厘米,葱白粗度达到0.5厘米以上即可出圃移栽。不过,夏季栽葱常以前茬作物收获期为定植时间,因此葱苗在圃中需要根据实际定植时间采取一些调控措施,控制秧苗生长。
起苗前,最好事先浇一次小水,使苗床保持潮润状态浸湿,以方便起苗。不可以大水浸灌,以免水分过大拖泥带水,影响起苗。起苗时用手握住葱苗根部,用柔力将葱苗拔起,葱过大、地表过硬的可用铁叉掘起后再拔,切忌用力硬拔,伤皮断茎。
拔起的幼苗抖净泥土,按大、中、小分为三级堆放,剔除病残、细弱苗。一级苗标准为:葱白粗0.8~1厘米,高55~60厘米,每千克称40~50棵,每667米2地用苗400~450千克;二级苗葱白粗0.6~0.8厘米,每千克称70~75棵,每667米2地用苗300~350千克。三级苗葱白粗0.4~0.6厘米,每千克称80~100棵,每667米2地用苗200~250千克。为了防止秧苗过大,栽植操作不方便,栽植后容易被风刮歪,可将一级苗叶片切掉1/3,然后栽植。为了生产管理方便,田间定植按葱等级安排栽植,不可大、小混栽。起出的苗最好是当天栽完,如果当天栽不完,需要放在阴凉处码放,不可暴晒堆放,使叶片发热发黄。(6)定植密度的确定合理密植是获得大葱优质高产的主要措施,但不能无条件的增加定植密度。栽植过密,大葱营养面积减少,通风不良,容易发生病害,产量下降。合理密植必须根据品种特征、土壤肥力、秧苗大小、定植时间早晚而定。一般高白型大葱每667米2栽植1.8万~2万株,株距依照品种特征、行距、肥力、秧苗大小而定,一般在4~6厘米。定植时间早,秧苗大,肥力足,可适高稀植;定植晚,秧苗小,可适当密植一点,每667米2栽2万~2.1万株。天津市宝坻区葱蒜研究会在生产中经过探索,创造了宽垄双行栽植法,即适当加大垄间距,缩小株距,每垄栽植两行大葱。以五叶齐大葱为例,垄间距拉大到65~70厘米,双行间距缩小到50~55厘米,株距7厘米,每667米2栽2.8万株左右。宽垄不仅利于培土和人工作业,还增加了光照和通透性,更有利葱生长发育。因此,宽垄双行栽植法的每667米2产量比传统方法可提高25%以上,这项技术现在已经得到大面积推广。(7)定植方式大葱定植可分为水插法和旱摆法两种方式。
①水插法。定植沟浇水,使其浸透沟底土,人站在旁边还没有灌水的垄内栽秧。随水插秧,要将秧苗根部捺入底土之中,这种方法即省工有省事,效率高,返秧快,栽植的秧苗易于直立。
②旱摆法。在水源不及时或阴雨天前赶时栽植,多采取旱摆法。将秧苗靠沟壁一侧,按照要求株距摆好,边摆秧边覆土盖根,然后踩实,浇水。旱摆不受灌水时间的约束,利于根系伸展,但返青慢,葱苗直立困难,后期葱白基部多产生弯弯,而且工效低。
水插长叶,旱摆生根,各有各优缺点。无论是水栽还是旱摆,栽葱时为了避免阳光暴晒和防风,都应该采取择向栽植,南北垄向的秧苗靠西栽植,栽后尽快浇水,以利缓苗返青。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8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