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气候为什么适合种水稻?
你好,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水稻土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授粉受严重影响。
东北平原土地肥沃,是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区域之一,东北平原处于温带和暖温带范围,有大陆性和季风型气候特征。夏季短促而温暖多雨;
冬季漫长而寒冷少雪。冬夏之间季风交替。7月均温21~26℃,1月均温-24~-9℃。10℃以上活动积温2200~3600℃,由南向北递减。年降水量350~700毫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所以东北平原非常适宜种水稻。
种植水稻最好使用施用农家肥,水稻底肥最好在耕整前先撒施下田,或者是耙田之前撒施下去最好。合理施用水稻施肥有助于水稻高产稳产,不过,现在农民用户没有农家肥,如果没有农家肥的话,可以选择施用复合肥,施肥量要看土壤肥力,大体在每亩60至80公斤。后期追肥不能只用尿素,需要配合海餐沃粉剂磷酸二氢钾一起使用。
东北适合种植什么品种水稻
水稻是大关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全县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水稻单产,增加总产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为此,推广应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1.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强的优良品种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生产条件、经济条件、栽培水平及病虫害发生危害等情况,选用经过审定,经过试验示范适宜当地种植,抗病虫能力强、抗倒、分蘖强、成穗率高、穗大、结实率高的优质、高产品种(如:宜香725、Q优6号、宜优1988,其中以宜香725品质最佳)。
2. 培育壮秧
培育壮秧是水稻增产的关健技术措施之一。生产实践证明,培育壮秧应以肥培土、以土保苗。在水稻育秧上应大力推广应用旱地育秧技术,旱育秧具有早生快发,无明显的返青期,有效分蘖率高,抗性强,结实率高等特点。旱育秧苗床要多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2.1壮秧标准
根:根系发达、粗短、白、无黑根。苗:基部粗扁、苗健叶绿,叶片上冲不披散。生长旺盛,群体整齐一致,个体差异小,苗体有弹性,叶片宽挺健、叶鞘短、假茎粗扁,到秧龄30天达到3个以上分蘖。叶色深绿,绿叶多,黄、枯叶少,苗高适中,无病虫。
2.2播种
2.2.1 种子准备
选购经过审定,经过试验示范适宜当地种植,抗病虫、抗倒、分蘖强、穗大、结实率高的优质、高产品种种子。
2.2.2 苗床准备
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的熟旱地或菜园地作旱育秧苗床地。提早精细整地,做到土壤细碎无大土块,按1.5 -1.6米 理墒,沟深 30厘米 ,厢高 15厘米 ;按每亩苗床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1500 -2000公斤 、普钙 50公斤 、钾肥5 -8公斤 作底肥,提前20天左右将农家肥与普钙需充分混合堆沤发酵,施肥时与土壤充分混合后平整墒面等待播种。
2.2.3 浸种催芽
浸种前将种子摊晒1-2天,再用3%的多菌灵药液浸泡12小时,清水淘洗,直到水变清时开始浸种。一般要浸泡3天,每天用清水淘洗3-4次。3天后将种子淘洗干净,再用50 -60℃ 的水将种子预热,用湿麻袋把种子包好,再用稻草等保温,温度保持在30 -35℃ ,24小时即可催出稻芽,稻芽露出后逐步降温至 20℃ 左右,摊开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炼芽1天后即可播种。
2.2.4 播种
播种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当气温稳定通过 10℃ 以上既即可播种,我县播种期安排在4月上旬为宜;
播种:稻种做到稀密均匀,每亩苗床播种10 -12公斤 为宜。播种后搭棚盖膜,保温保湿,防止由低温引发的烂芽烂秧,减少生产损失。
2.2.5 苗床管理
除草:水稻播种后,当苗床出现杂草要及时除草,除草采用人工轻轻拔除杂草,防止伤及稻苗。
水肥管理:播种到2叶期保持苗床土湿润,2叶期后要控水降湿防病。当苗床出现土干发白或早、晚秧苗叶尖无水珠或秧苗开始卷叶时,应在早、晚揭膜灌水,遇高温天气中午揭膜通风降温防止高温烧苗。在2叶期每亩施尿素 5公斤 作断奶肥、促进生长健壮;在4叶期每亩施尿素7-8公斤、钾肥2-3公斤促进分蘖;在4.5-5叶期进行炼苗,准备移栽,移栽前3-4天每亩施尿素1.5-2公斤作送嫁肥。
病虫防治:在苗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宜农药防治苗期病虫害,防止病虫害传入大田,减少大田病虫害的发生率。
3.移栽
3.1粗细整田、施足底肥
在水稻收后及时翻犁,翻埋残茬,栽前再进行犁耙。精细整田,达到田面平整,做到“灌水棵棵青、排水田 无水”。 底肥坚持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栽前结合稻田翻犁亩施有机肥1500-2000公斤,结合耙田亩施普钙40-50公斤、钾肥8-10公斤作底肥。
3.2适时炼苗,适当早载
旱育秧宜适当早栽,宜栽中偏小苗,以秧龄30天左右,秧苗长至5-6叶期移栽为宜,因旱育秧根系发达,秧苗过大,在起苗时易造成根系损伤。
3.3合理密植
根据稻田肥力的高低,确定移栽密度,移栽时视秧苗分蘖情况,每窝栽带蘖苗1-2苗。
双行条栽:大行0.9-1.0尺,小行0.4-0.5尺,窝距0.4-0.5尺。1998-1999年在翠华镇、金坪村花塔村民小组连续2年进行双行条栽与常规移栽对比试验,双行条栽比常规移栽分别亩增产76.4公斤和88.5公斤,增11.2%和13.3%。
厢式条栽:按5尺开厢,沟深0.8-1.0尺,每厢栽5-6行,窝距0.4-0.5尺。1998-2000年在金坪村花塔村民小组连续3年进行厢式条栽与常规移栽对比
中国东北三省适合种植的水稻品种有:吉粳88(超级稻一号)、吉粳83(丰优307)、丰优301、吉开318(高产106)、天井五号(吉特605)、吉粳74(丰优203)、长白9(吉89~45)、长白13(组培42)等。
吉粳88(超级稻一号)
特征特性:生育期141~143天,属晚熟品种。株高10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叶片坚挺上举,株型理想。叶色淡绿,分蘖力较强,每穴有效穗数25个。穗特大,主穗粒数220粒以上,主蘖穗整齐一致,籽粒饱满,熟色金黄,有间短芒,千粒重22.5克。糙米率84.6%,稻米晶莹有光泽,无腹白。食味佳,好看又好吃。抗早霜、耐低温,活秆成熟不早衰。茎秆粗壮,耐肥抗倒伏性极强,高产稳产,一般公顷产量可达11.5~12吨。
栽培要点:4月上中旬播种育苗,5月中旬插秧,行株距29.7~13.2厘米。每穴插3~4苗。施肥量每公顷纯氮150~175公斤,同时施磷酸二铵或氮磷钾复合肥200公斤,钾肥以作底肥和孕穗期追肥两次施用为宜。生育期间以预防为主,及时用药剂预防稻瘟病、二化螟等病虫害。田间水层管理采用分蘖期浅、孕穗开花期深、齐穗后浅的灌溉方法。
吉粳83(丰优307)
特征特性:中高秆、多分蘖、偏大穗型中晚熟品种。生育期约140天。株高约103厘米。茎叶清秀挺健,下位穗,光合效率高,抗耐病、抗霜打、抗旱性强,活秆成熟,熟色鲜黄,令人喜爱。分蘖力强,每穴有效穗数35个以上,主穗实粒数160粒以上,千粒重约26克。精白米率77%,米质优,食味极佳。大米好看、好吃又好卖。丰产性好,公顷最高产量可达11吨以上。
适应地区:适于吉林省的吉林、四平、梨树、前郭灌区、通化、长春等平原新老稻区、黑龙江省五常、辽宁省开原、昌图、西丰、清源、新宾、桓仁、河北张家口、内蒙通辽、新疆等生育期间有效积温达2900℃以上的所有稻区种植。
丰优301
特征特性:中高秆、优质、稳产、中熟偏晚品种。水作条件下,生育期约138天。株高约103厘米。秆强抗倒、活秆成熟,后期灌浆特快,饱满度好;熟色鲜黄。耐病、抗寒、抗旱、耐盐碱、抗霜打、水旱两用,适应性广。分蘖力极强,每穴有效穗数41个以上,主穗实粒数135粒以上,千粒重约25克。出米率高达78%,米质极优,食味甜美。大米好看、好吃又好卖。丰产性、田间抗病性连续3年在生产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经受住了生产的实际考验。公顷最高产量可达10.5~11吨。旱作条件下,各项指标下浮10%左右。
适应地区:适于吉林省平原各新老稻区、黑龙江省五常、辽宁省开原、昌图、西丰、新宾、桓仁、内蒙通辽、开鲁、河北省的张家口等地生育期间有效积温达2800℃以上的所有稻区大面积种植。也是缺水、少水条件下旱种、旱作、旱栽等节水稻作的最适宜品种之一。
吉开318(高产106)
特征特性:生育期135天,属中熟品种。株高98厘米左右,分蘖力强,单株插秧每穴分蘖25~42株,每穗平均粒数100粒以上,大穗150粒,千粒重26克,抗寒、耐盐碱,插秧后返青快,活秆成熟。产量较吉玉粳增产15%以上,高产田块每公顷11500公斤左右。
栽培要点:四月中旬播种,五月中下旬插秧,密度29.7~13.2厘米至29.7~26.4厘米,每穴插3株苗。易发稻瘟病区注意药剂防治。
适应地区:长春、四平、白城、延吉、吉林等种植通系103地区均可种植。盐碱地新开发区和小井种稻区产量尤为突出。
天井五号(吉特605)
特征特性:株高约100厘米。主茎叶片14片,株型紧凑。主穗长26厘米,实粒数在260粒以上。谷粒椭圆形,颖壳为淡**。千粒重约为27克,米质优良。在吉林省属中熟品种,成熟期与吉玉粳相似,生育期为135天。分蘖力强,抗逆性强,尤其耐旱、耐冷、抗倒伏。活秆成熟,熟色金黄。
适应区域:适于吉林大部、辽宁、黑龙江、内蒙等省区生育期间有效积温达2700℃以上的所有稻区种植。一般公顷产量可达10吨以上。
栽培要点:4月上旬播种,5月中旬插秧,密度为29.7×14.85~19.8厘米,全生育期公顷施纯氮130~150公斤,纯磷100公斤,纯钾100公斤。灌水采取前期浅水促蘖,中期深水护胎,后期浅水湿润壮籽的灌溉技术。全生育期注意及时防治各种病虫草害。
吉粳74(丰优203)
特征特性:高产、优质、多抗中熟品种。水作条件下,生育期约136~138天。株高约98厘米。秆强抗倒、活秆成熟、后期灌浆快,熟色鲜黄。抗耐病、耐寒、抗轻霜、抗旱、耐盐碱,水旱两用,适应性广。分蘖力极强,每穴有效穗数36个以上,主穗实粒数160粒以上,千粒重约28克。精白米率77%,米质优良,食味佳。最高产量可达10.5吨/公顷。
适应区域:吉林、黑龙江、内蒙、辽宁、山西、陕西、新疆等地区生育期间有效积温达2700℃以上的所有新老稻区、特别是井灌稻区、盐碱地稻区均可大面积种植。是多年种植丰优201等稻区的理想新品种。也是缺水条件下进行节水稻作的适宜品种之一。
长白9(吉89~45)
特征特性:属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30天左右。株高95厘米左右。分蘖力强,单株分蘖25~35株,千粒重27克。出米率高,在83%以上。前期幼苗生长旺盛,插后返青快,早生快发,后期功能叶片生活力强,活秆成熟,不早衰,抗稻瘟病性和抗纹枯病能力均强。茎秆粗壮,耐肥不倒伏,耐盐碱,抗旱能力强,高产稳产。高产田块产量每公顷可达11500公斤。
栽培要点:4月中上旬催芽播种,5月中下旬插秧,插秧密度为:地下水灌溉26.4~13.2厘米左右,水库水、河流水灌溉29.7~19.8厘米左右。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每公顷施肥总纯氮量150公斤左右,总纯钾量130公斤左右,总纯磷量100公斤左右。磷肥全部作底肥施入;钾肥的2/3作底肥,1/3作穗肥施入;氮肥分几次施入。生育期间氮肥的施用一定要因地制宜,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可适量少施,反之则应适量多施一些。
适应地区:适宜白城、松原、长春、四平地区和东部半山区种植,在盐碱地和小井种稻区产量尤为突出。
长白13(组培42)
主要特点:生育期130~132天,秆强抗倒,活秆成熟。抗旱、耐盐碱,抗瘟性较强,前期早生快发、适应性广。分蘖力强,每穴有效穗数35个以上。主穗粒数150粒,千粒重26克,米质优,公顷产量可达9吨。
栽培要点:4月中上旬催芽播种,5月中下旬插秧,插秧密度为:地下水灌溉26.4~13.2厘米左右,水库水、河流水灌溉29.7~19.8厘米左右。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每公顷施肥总纯氮量150公斤左右,总纯钾量130公斤左右,总纯磷量100公斤左右。磷肥全部作底肥施入;钾肥的2/3作底肥,1/3作穗肥施入;氮肥的20%作底肥施入,20%作第一次蘖肥施入,30%作第二次蘖肥施入,20%作第一次穗肥施入,10%作第二次穗肥施入。穗肥最好用半迟效性或速效性肥料(如:氢铵、硫铵等)。生育期间氮肥的施用一定要因地制宜,自然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可适量少施,反之就适量多施一些。
适应地区:吉林省的松原、前郭、扶余、白城、洮南、镇赉、长春、德惠;内蒙古的科左中旗、金宝屯、通辽、扎旗及黑龙江的五常、双城、齐齐哈尔等地区生育期在132天左右,有效积温达 2700℃左右的地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8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