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中国的玉米制种基地都分布在哪个省份哪个地区?

1、北方春播玉米制种区:该区夏季雨水较多,温度适宜,基本为雨热同步,日照充足,有利于玉米制种,是我国传统的玉米制种地区。

中国的玉米制种基地都分布在哪个省份哪个地区?

2、黄淮平原夏播玉米制种区:该区是我国种植玉米最大的区域,但所制种子成色较差,籽粒不饱满,不是理想的制种地区,一般作为补充制种地区。

3、西南山地玉米制种区:该区玉米制种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多生产西南地区所用的种子,以育苗移栽人工授粉为主,制种成本较大。

4、海南冬播玉米制种区:海南是我国南繁基地,气候适宜,但生产成本较高,一般作为新品种制种以及亲本种子繁殖的制种地区。

5、西北内陆玉米制种区:该区是目前我国主要的玉米制种地区,日照充足,干旱少雨,但拥有丰富水资源,使用黄灌、井灌、喷灌等方式保证制种所需水分,所制种子产量高、橙色好,千粒重高。该区域内的甘肃和新疆是我国两大制种省份。

中国报告网-2018年我国玉米制种的基本情况

2021安徽省玉米种植面积:民以食为天,在过去,粮食产量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繁荣,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粮食产量仍然非常重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食物,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我国种业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水稻、玉米、小麦高效育种技术体系逐步完善,95%以上的主要农作物实现自主育种,基本实现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全覆盖。中部六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历来是我国粮食主产区。那中部六省中,谁是产粮大省,谁又是产量强省?

由于各省地貌不同,适合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面积也不同;种植面积与粮食产量密切相关。所以,首先我们来看看2021年中部省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数据以2021年国家和省级统计公报为准)。

安徽地处华东腹地,近海临江,区位优势明显,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比重显著,是典型的农业大省。淮河以北是大平原,土地肥沃,适合小麦和其他粮食作物的生长;淮河以南则多山地、丘陵,气候温暖湿润,适合种植水稻。据悉,2021年安徽粮食播种面积10964.4万亩,居全国第4位,比上年增加29.4万亩。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4的小麦和全国1/10的粮食,连续多年来粮食产量保持在1100多亿斤,不仅解决了河南1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400亿斤原粮和加工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据悉,2021年河南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6158万亩,略低于安徽省。

湖南作为鱼米之乡、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负有重大的政治责任。2021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将达到7137万亩,位居第三。以水稻作物为主的湖北,2021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将达到7029万亩,略低于湖南。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江西以占全国2.13%的耕地生产了全国3.21%的粮食。2021年,我省粮食种植面积5659.2万亩。山西处于黄土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北部多高山,南部有汾河平原,2021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707万亩,是中部六省中最少的。

看到这里就有人会问了,谁是中部产粮第一大省呢?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中部各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但种植面积大并不意味着粮食多,下面就然我们来看看中部六省去年的粮食总产量各是多少?

虽然安徽粮食种植面积大,但粮食总产量最多的却是河南。2021年,河南粮食总产量1308.84亿斤,比上年减少56.32亿斤,减产4.1%。安徽则以817.52亿公斤的总产量位居第二,两者相差近500亿斤,主要原因是河南的玉米种植面积比安徽大。河南成为中部地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产粮省!

中部第二大人口大省湖南2021年粮食产量614.9亿公斤,比上年增加11.8亿公斤,比上年增长2.0%,创6年新高。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冲击、供应链受阻等挑战下,湖北的粮食安全能力经受住了考验。到2021年,湖北粮食产量将达到552.9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有中国粮”做出湖北贡献。

2021年,江西省农业总产值3998.1亿元,同比增长9%。特别是粮食生产实现了面积、单产和总产“三增长”的好成绩,全省粮食总产量438.46亿公斤,比上年增加5.7亿公斤,超额完成国家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粮食主产区地位更加巩固,为稳定“中国饭碗”贡献了江西力量。

此外,2021年山西遭受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粮食生产,尤其给秋收带来了困难,2021年山西省粮食产量284.24亿斤,比2020年减少6200万斤。

目前,全球粮价创下近20年来新高,为了确保自身的粮食供应,全世界20多个国家实施了粮食出口的禁令。然而,许多国家的禁令进一步提高了食品价格。截至5月底,大豆、小麦和玉米的期货价格自2022年初以来分别上涨了29%、30%和50%。

众所周知,许多国家的粮食问题仍然很严重。因为耕地、耕作技术、气候等各种原因,很多国家都是以进口粮食为主的,当前的国际动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食品价格,但是在我们国家却感受不到,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国本身就是农业大国,拥有一定规模的粮食产量。据统计,去年我国粮食产量68285.1万吨,同比增长2%。中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同时,我国水稻和玉米的栽培技术不断提高,其中95%以上的主要作物都是自主育种。

其次,我国一直有囤积粮食的习惯。据悉,我国占世界20%的人口,却囤积了全球一半的粮食。高层如此重视民生问题,即使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我国公民也不需要担心。必要时刻,高层也会拨粮稳定市场价格。

作为中国一直高度重视的问题,农业问题更是重中之重,相信我国的农业科技也会不断前进,不断发展。不过毕竟现在的发展不能脱离大环境,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粮价问题,我们的压力也会逐渐增大,在接下来的持续冲击中,不知道会不会有新的情况变动呢?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0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