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池塘综合养鱼的发展方向如何?

(1)在稳定常规养殖品种基础上发展“名、特、优”水

池塘综合养鱼的发展方向如何?

产品中国目前大量养殖的常规养殖鱼类,包括非洲鲫,物美价廉,是广大人民群众主要的优质蛋白质食品,不可缺少。在老养殖区要稳定,在新养殖区和西部,由于人均占有量少,价格也贵,还需发展。无论是稳定还是发展,都必须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前提。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只吃常规养殖鱼类,人们还欢迎一些“名、特、优”水产品。近十多年我国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驯养、培育、引进了约20多种淡水鱼、虾、蟹、贝,其中已有近10个品种稳定占有市场,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以销定产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完全决定于市场调查和预测。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科研和生产都应进一步从事“名、特、优”新品种的开发,同时根据我国国情研究其开发经济学,不断降低生产成本,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广大人民群众吃得起的才是最有市场,最持久,最有生命力的商品。因此,必须在稳定发展常规品种的同时继续从事新品种开发。

(2)走健康养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反映到对绿色健康食品的强烈需求,要求所有水产养殖过程中不施肥,不用有碍人类健康的药物,不用含激素类的饲料。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已成为世界人民统一而强烈的呼声。我们水产工作者应该首先自觉地走这条造福人类之路。作者长期研究和实践的种草养鱼,以草食性鱼为主的模式,以鱼池良性生态平衡为基础,建立鱼池与陆地的良性生态平衡,正是为了走健康养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这种模式也是经济效益好、物质能量转化效率高的模式。在本书中我们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作了入门性介绍,我们希望生产者在组织综合养鱼生产时不但不产生废弃物,而且能尽可能转化环境中的废弃物。我们介绍了鱼—畜、禽综合系统,但我们不提倡用畜、禽粪肥直接养鱼,我们提倡将粪肥多层次综合利用,间接地为养鱼提供动、植物饲料。为达到保护环境和充分利用资源的双重目的,我们科技工作者和生产者应该不断创造综合利用方法,使综合利用作更深层次发展,提高物质能量转化效率。(3)发展渔、工、商

本书介绍了渔、工、商综合系统的意义,国内、外经济的发展也证明了:农业生产必须与农副产品加工业密切结合,才能提高效益,减少损失,保护环境,增加就业。结合形式可自营,可联营,或根据具体品种、具体地方因地制宜。

(4)用综合养鱼技术综合开发盐碱洼地

我国沿河、沿海,以及黑龙江、内蒙古等省、自治区共有盐碱洼地约6百万公顷,这是广阔而宝贵的国土资源。近几年的科研和实践证明,综合养鱼技术是综合开发低洼盐碱地的最佳方法。

北方沿黄盐碱地区水产养殖技术

1. 放苗前的水质调控 通过对盐碱地水产养殖用水13项指标的测定结果,针对养殖区不同水质类型进行综合水质调控和管理,维持良好的水域环境,减少病害发生。

2. 养殖过程中的水质调控 水质调控的好坏,是养殖成败的关键。水质直接影响了养殖生物的生存和生长,要保持好的水质,关键是将水的温度、盐度、pH、碳酸盐碱度、营养盐因子和有益微生物等维持在合理的水平,避免出现“应激反应”造成对生物的伤害,导致各种继发性疾病暴发。水质调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水体浊度和黏度:控制适宜透明度,定期使用沸石粉等水质改良剂和水质保护剂,降低水体浑浊度和黏稠度,减少有机耗氧量。

稳定水色,保持合理的藻、菌相系统。定期向养殖水体投放光合细菌等微生态制剂,促进水体的微生态平衡。根据水色情况,不定时施肥。

合理加水,视具体情况在初春后要注重养殖池塘的蓄水。放苗后,根据条件许可和需要补充新水。每次加水应控制在10厘米左右,以10天加一次水为宜,以改善水质,促使鱼类生长。

科学投饵,使用质高品优的饲料,合理投喂,避免劣质饲料引起有机质大量积累,导致池水污染。

定期消毒,在养殖过程中应坚持7~10天使用一次消毒剂,减少水质中的细菌总数。注意消毒剂使用应和生物制剂错开5~7天使用,以免影响生物制剂的使用效果。

合理使用增氧机。一般半精养模式4.5亩必须配备3千瓦增氧机1台,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增加。只有在养殖水体中保持较高的溶氧水平,才可有效减少鱼虾的发病率,促进生长。

增氧机的使用要视天气情况、养殖密度、水质条件以及养殖生物活动情况而定。精养池养殖前期一般每天开机时间不少于5小时,养殖后期不少于18小时,天气异常要适当延长开机时间。

盐碱水矿化度在5以上的池塘,在补加新水以后要及时进行水质检测,适时添加水质改良剂,使养殖用水的各项理化指标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池塘正常水质条件:养鱼池塘,应保持水深2.0米以上,透明度20~40厘米,pH7.5~9.0。对于重度盐碱水,应有淡水水源进行调整,并结合人工调配技术进行水质改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1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