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点的来历
中关村:“关”原为“官”,即“中官”,就是太监。旧时这里有太监的坟地,故称“中官村”,后谐音为“中关村”。
黄庄:位于中关村南一站地。原为“皇庄”,意为皇家的庄田。明代土地分为官田和民田。皇室的皇庄、官庄、太监庄遍于京郊,尽占丰硕之地。北京的皇庄源于明太祖洪武23年(1390),始于永乐初年,武宗即位仅一月,就增设皇庄7处,就包括此处。嘉靖初年,皇庄废除,但性质相尽的官庄保留到明末。
保福寺:位于中关村东一站地。退了休的太监在此集资修建此寺,取福寿之意。
六郎庄:位于中关村西两站地。传说杨六郎征辽经过这里歇脚,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在颐和园附近还有一地名“挂甲屯”,原为“华家屯”,后有杨六郎在此挂甲休息,故附会为“挂甲屯”
天桥:原天桥位于天坛西北,南北向跨过龙须沟。此桥是皇上去天坛祭天的必经之桥,意为通天之桥,故称“天桥”。
五棵松:原为清提督劭英之墓。墓内有五棵古松树,周边荒凉,当地人便以此松树为地标,称该地方为“五棵松”。1966年修建一线地铁,原松树死掉。现在,在五棵松地铁站西北出口处仍种有五棵松树,以符其名。
公主坟:原是嘉庆皇帝的三女和四女的墓地,修建一线地铁时辟为街心绿地。现已建成立交桥。
六里桥:位于京城西南,是西南方向进城的主要通道。原建有石桥,因距离广安门城门还有六里地,故称”六里桥”
八里庄:位于京城西,是西部方向进城的主要通道。因距阜成门城门还有八里地,故称“八里庄”。
跑马圈地是指清朝初期,八旗子弟入关后骑马以圈定土地归属的现象。
清朝起初在关外,土地很贫瘠,生活很艰辛。入关后,发现关内的土地大到他们不敢想象,于是就通过八旗贵族骑着马,在一定的时间内能跑多少就圈定多少土地归他的方式来确定明朝亡后遗留下的大量的皇室土地,继而蔓延到平民百姓的土地身上。后来被康熙制止了这种跑马圈地的行为。
清初跑马圈地时期,获土地最多的是顺治时期的“摄政王”多尔衮和康熙初年的“顾命大臣”螯拜
方法就是;骑马跑多远的距离多大地就归你。1644年,满清打败李自成入关后不久,1645年(顺治二年)正式颁行圈地令,将所圈占的土地分给东来的八旗将士,开始了规模浩大的跑马圈地运动,把原来属于汉族农民的土地霸占分给八旗贵族(造成大批失地的下岗职工)。失去土地的农民为维持生计,又反过来被迫为满清八旗贵族当包衣(类似于农奴)耕种土地。后清朝政府改变它的经营方式,组织农庄。庄分大庄(地420-720亩)、半庄(地240-360亩),把土地拨给八旗王(诸如螯拜之类)、公、宗室,由内务府统一管理,将所收地租分给王公宗室。官庄采用租佃出租给农民,改变过去以包衣为主要劳动力的经营办法。官庄设庄头,直接管理农民,征收地租。庄头是二地主,是恶霸,《红楼梦》里写乌庄头,就是这种二地主的艺术形象,它写的乌庄头交租,基本上反映了官庄的经营方式。
跑马圈地是种掠夺土地的行为,把骑马跑过的土地划入自己的封地,扩大自身势力范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2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