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渭河流域地理及文化

这条横贯甘肃、宁夏和陕西三省区的大河

渭河流域地理及文化

从渭源鸟鼠山的滴水山泉开始

一路不拒溪流,逐渐莽荡

从黄土高原的沟壑区蜿蜒而出

然后在秦陇山区深切下行

到了宝鸡之后喷薄而出,放缓了脚步

在秦岭山脉和黄土高原夹峙下缓缓而行

与泾河、洛河等众多汇入的支流一道

冲积出富饶的关中平原

最终,它在秦晋豫三省交界处注入黄河

▲?秦岭北麓有72峪,从这些峪口流出的众多河流,携带了大量泥沙,在秦岭北麓形成了山前洪积扇裙。

洪积扇裙的下部坡度缓,地势低,地下水埋藏较浅,又能引水灌溉,所以在河流两侧以及河漫滩地形成关中地区重要的水田区。

(摄影/王警)

渭河流域

渭河流域南部兼跨

长江支流汉江流域和嘉陵江上游的秦巴山地区

从渭河流域东出函谷关沿黄河与中原相连

南越秦岭沿汉水或丹江直达江汉平原

北由泾河、洛河上游可通往漠北

西与甘、青为邻

中国的大地原点

也位于渭河流域的泾阳县境内

它位居中国中部

地扼东西,兼跨南北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历史上

不仅周、秦、汉、唐等王朝

选取陕西关中建都

陕西成为京畿重地、全国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

即便是宋代以后,京都东移

陕西的战略地位仍倍受重视

不仅屯驻重兵,而且派皇亲或得力战将镇守

元明清三代虽建都北京

但仍十分注重陕西的防卫

明朝顾祖禹在其《读史方舆纪要》中写道:

“山陕,天下之项背,而京师之头目也”

充分说明了其联动东西的重要地理区位作用

▲ 地处陕晋豫三省交界地带的三门峡,摄影/胡远嘉

重要的地理区位

让渭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通道

周秦时

渭河航运已经开始

公元前647年

晋国发生大旱灾向秦国求救

秦国给晋国支援了大批粮食

水运路线沿渭河顺流而下

溯黄河、汾河而上,直到晋国都城绛

秦朝统一六国后的第二年

秦始皇下令

修筑以咸阳为中心、

通往全国各地的九条驰道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

汉、唐王朝定都长安

每年需通过渭河运输大量粮食到长安

西汉时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开辟了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

经甘肃、新疆

到中亚、西亚

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和玄奘之路都途经渭河流域,也遗留了大量代表不同文化的文物古迹。

(摄影/黄政伟)

近现代

随着陇海—兰新铁路的建成、通车

特别是陇海—兰新线与欧洲铁路的接轨

连通连云港和荷兰鹿特丹港间的陆路交通

成为新的欧亚大陆桥

这些途经渭河流域联系东西的著名通道

对中国东西南北

以及中国与欧亚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促进作用

思 考

你生活在渭河流域吗?

来说说你的家乡吧

流域概况

1.黄河流域西起巴颜喀拉山,东临渤海,南至秦岭,北抵阴山,流域面积75.2万km 。

2.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 甘肃、 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 9省、自治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全长约5400km。

3.从河源到内蒙古托克托为上游,其中兰州以上大部分地区植物被覆较好;玛多至青铜峡的干流多峡谷,水能资源丰富;青铜峡以下为河套平原, 灌溉 发达,可通航运。托克托至河南桃花峪为中游,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两岸为黄土高原,植被少, 水土流失 严重,是黄河洪水 泥沙的主要来源。桃花峪到河口为下游,两岸绝大部分修建了大堤,泥沙淤积使河床一般高出两岸地面3~5m,多的达10m,故称悬河;沿岸多灌区,干流也可通航。河口附近,黄河入海水道不断淤积、延伸、改道,造陆作用强烈。各河段直接汇入干流的流域面积大于1万km的支流有十条,以渭河的面积与水量最大。做为中国人,都知道黄河是条母亲河。可是,很多人对于黄河的了解,仅限于地理教科书上的内容,比如发源于哪,流经哪些省,最终入哪个海,等等。其实黄河流经的地方,不仅有雪山,草原,峡谷,沙漠,平原,城市等多种地形地貌,而且还有不同的民族风情和地方习俗。《尚书-禹贡》中说到,导河积石,至于龙门。这其积石山位于上游青甘两省交界,龙门位于下游河南省境内,一上一下数千公里,古人治水的雄心让人钦佩。就拿积石山来说,黄河自源头鄂陵湖和扎陵湖流出,经甘南川北草原九曲回肠,从龙羊峡、李家峡水库流出青藏高原,流经积石山下,自积石峡进入黄土高原。

距积石峡不远有一县城,为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此县有甘肃独有民族保安族。

黄河流经的五大灌溉区域分别是:

湟水谷地

河西走廊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华北平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4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