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光通信与网络研究中心

本人来自这个实验室,和你说点实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光通信与网络研究中心

咳咳,这个实验室里面差不多八个老师两个工程师,大老板徐正元基本不干正事,瞎管行政,扯淡。然后是副主任龚晨,学术很可以,人很邋遢,学术很勤奋,然后还有一个老师叫金先庆,怎么说呢,人很怪,爱钻牛角尖的感觉。其余老师,全部扯淡,完全看你自己了。

所以进了这个实验室,你懂得,一开始说会给结合你的实际情况分配老师,甚至答应你跟哪个老师。然而其实就是龚晨先选他想要的,金先庆选几个,其他的随便分,所以你很大概率就是被放养。你想换个导师,别想了,没门。去了之后你会发现,根本不是之前答应好的导师.....然后就是之前答应给你学说,最后给你改成专硕....虽然在科大这两个差别不太大。

然后这个实验室号称6系最6的实验室,怎么6呢。八点半打卡,下班快6点打卡。每次早上看到楼梯口里急匆匆往实验室跑去的人,你就知道那是徐正元那个实验的。然后就是管理很希特勒,经常一堆奇怪的决定和管理,而且你不容反对,反对也无效。记得有一次脑抽非要把后门锁起来,基本所有学生反对,在群里狂喷。结果老板怒了,下班不让走开会,教训道我们老师的决定不容置疑.....然后有个大佬学生牛逼投诉到合肥消防局,来了个警察叔叔要求把门打开,乖乖的就把门打开了屁都不敢放。所以,总结一句,欺软怕硬。

在这个实验室谈恋爱很容易被老师针对,小心小心。

学术方面的话,额,不太适合直接工作,需要自己学很多东西。

总结就是,建议别来。

补充一句,招生质量一年不如一年,985现在都很招到了,最近一年十五个个人左右只招到三四个985。

老师们之间不太和谐,走了好几个老师了

工程师也看不惯走了几个,走了又招。

控制理论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干扰抑制与抵消理论及其应用、网络流量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十五”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江苏省博士后基金课题1项、山东省教育厅科技发展计划课题 2 项,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95.5万余元。“十五”以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7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91篇,出版著作1部,主编教材2部。获省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该方向目前有主要学术骨干四人:

刘晓华教授,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硕士生导师,于大连理工大学获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博士学位,为山东省首届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自适应控制、预测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王秀红教授,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硕士生导师,1991年于曲阜师范大学自动化研究所获硕士学位。从事基础数学与控制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王天成副教授,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硕士生导师,2005年于中国矿业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非线性控制、切换控制、鲁棒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魏新江副教授,2005年于东北大学获博士学位,2006年进入东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主要从干扰抑制与抵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生物数学与微分动力系统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研究,研究重点是种群动力学的种群持久性和灭绝性问题,以及种群共存态的稳定性问题。学术骨干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2项,主持校基金课题5项,共获得科研经费28万元;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鲁东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在《J.Math.Anal.Appl、Nonlinear Analysis》、《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生物数学》等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47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30篇。该方向目前有主要学术骨干三人:

赵建东教授,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4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2006年进入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生物数学。

王琳琳副教授,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4年于兰州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微分方程动力学行为研究。

樊永红副教授,2005年于兰州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动力系统理论与应用研究。 应用偏微分方程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非线性弹性动力学方程组、分数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大气动力学方程组、燃烧理论中的Chapman-Jouguet燃烧模型的研究。近三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一等资助基金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主持校基金课题4项,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26万余元。在《SIAM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等SCI期刊,以及《数学学报》、《数学年刊》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6篇。该方向目前有主要学术骨干三人:

辛杰副教授,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4年于复旦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进入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沈春博士, 2006年于上海大学获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科学和流体力学中偏微分方程组的稳定性分析与解析解计算。

孙梅娜博士,2007年于上海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双曲守恒律中的高维Riemann问题与燃烧问题。 优化与管理主要研究全局优化计算、智能优化算法以及在航天领域、项目管理、医学图像处理等领域的应用。近三年,本研究方向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承担山东省教育厅基金项目2项,校科研基金项目2项,参与横向课题项目设计开发10项,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23.6万余元。在《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运筹学学报》、《系统理论方法应用》等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22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9篇。

翟金刚副教授,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硕士生导师,1999年于大连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最优化方法、智能计算等方面的研究。

樊保强博士,2006年于同济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排序论、计算复杂性、组合优化和供应链排序等方面的研究。

孙少燕博士,2007年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医学图像处理及相关优化算法的研究。 数理金融研究方向以数学、金融学、信息科学的高度交叉为背景,以数理金融为主要研究领域,重点研究金融信息风险管理、金融安全技术、金融投资优化设计、货币汇率时间序列分析、金融衍生产品定价的理论及应用。主持中国博士后一等资助基金课题1项,参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国家统计局科研课题2项、省统计局科研课题3项,校基金4项,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29.5万余元。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软科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在《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ing》、《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管理科学学报》、《运筹学学报》、《统计与决策》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31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6篇。本方向主要是以杨瑞成博士为带头人,由6名年轻硕士组成的研究队伍。

杨瑞成副教授,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4年于北京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大连理工大学高科技研究院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从事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的研究工作,开发金融衍生产品定价及投资市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科学计算研究方向的背景来自地下油藏运移与聚集、油田的深度开采、地下水污染、核废料的处理以及海水入浸问题,其数学模型均被描述为偏微分方程或偏微分方程组。地层结构以及流体受力的复杂多样性,使得问题的数学模型和求解非常困难。这类问题的数值求解,或者这些问题的数值模拟都涉及超大规模的数值计算。 本研究方向主要寻求偏微分方程稳定、高效和高精度的数值方法。主持校基金项目2项,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6万余元。在《Numerical Methods for PDE》、《Impulsive Dynamic Systems and Appliations》、《Northeastern Journal of Mathematics》、《应用数学学报》、《工程数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18篇,被国际SCI、EI收录8篇。本方向主要是以龙晓瀚博士为带头人,由4名年轻硕士组成的研究队伍。

龙晓瀚副教授,2006年于山东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数值方法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信息安全主要研究保护信息保密性和完整性的理论和方法,密码技术是保护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公钥密码,对称密码,信息认证和安全协议等。 主持校基金课题2项,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6万余元。在《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等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15篇,被国际SCI、EI、ISTP收录5篇。本方向主要是以高伟博士为带头人,由4名年轻硕士组成的研究队伍。

高伟博士, 2006年于湖南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基础数学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弱Hopf代数、矩阵理论、非线性泛函算子、一般拓扑学等领域的研究。近三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参与省自然基金课题1项,主持校基金课题1项,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13.5万余元。在《中国科学》、《数学学报》、《美国数学物理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31篇,被国际SCI、EI、ISTP收录8篇。主编教材4部,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从事基础数学研究与教学的教授、博士有5人。

赵玉松教授,主要从事解析函数论和非线性泛函算子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范永顺教授,学科教学论硕士生导师,兼任山东省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数学教育理论

与方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唐瑞娜教授,主要从事基础数学函数论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杨振光教授,全国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院长。主要从事代数学的教学与研究。

贾玲博士, 2006年于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Hopf代数、弱Hopf代数的研究。

程学汉博士,2006年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矩阵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7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