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鱼塘提高光照有什么用?

水产动物的摄食、生长、发育以及存活等都直接或间接受到光的影响。

鱼塘提高光照有什么用?

光照被认为是引起鱼类代谢系统以适当方式反应的指导因子。光照能促进养殖水域浮游植物光 合作用,增加水体溶氧量,改善鱼虾生活环境。

一般光照时间长,水体溶氧量高。受光合作用影响,晴天下午(15—17 时)水体溶氧量最高,上层池水溶氧量呈饱和状态;黎明前,水体溶氧量最低,高产塘此时一般有浮头现象。

扩展资料:

对某些淡水鱼类来说,日照长度的缩短不利于其生长发育;相反,在日照延长的情况下,便可促进其生育活动。

例如在长光照条件下,罗氏沼虾幼体摄食时间较长,摄食速度相对较慢,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提高了幼体的同化效率。

而中华鳖则喜欢栖息在安静、清洁而阳光充足的池边浅水中,当天气晴朗时爬到岸滩、 水泥台板或岩石上晒太阳。温室水产养殖生产中尽可能延长光照,满足水产动物对环境条件的需求。

所谓光照,即太阳光辐射。所谓水体透明度,即太阳光照射所达到的水层深度。

由于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加之又有晴天、阴天和雨天的区别,各地日照时数差别较大。我国南方实际日照时数可能达到40%,长江流域一带为40%以上,华北为50%以上,西北则达到65%左右。水温达到鱼类(温水性鱼类)生长15℃以上的天数,南方为330天,长江流域为250天左右,黑龙江流域为165天。北方日照时间长,南方日照时间短,这就弥补了北方生长期短的不利因素。

由于水的特殊物理性,水中太阳辐射强度没有大气中强烈,而且光质也有很大改变。红外线在水上层仅几厘米处就被吸收掉,紫外光也只可透过几十厘米至1米左右水层。精养池塘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浮游生物,太阳辐射除被水本身吸收外,还被水中溶解、悬浮的有机质和无机颗粒吸收、散射,所以光照强度随水深增加迅速递减。故此,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产氧量也随之减弱,至某一深度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量恰好等于其呼吸作用耗氧量(包括细菌),此深度即是补偿深度,补偿深度以下即为耗氧水层。

水中浮游生物和悬浮物质的多少决定透明度的大小。由于浮游生物有季节性变化、水平变化和昼夜变化,故透明度也有相应变化。透明度大小表明水质肥瘦程度,肥水池塘一般透明度在25~35厘米之间。透明度过小,水质过肥,对水产养殖动物生长不利,易生病及泛塘;透明度过大,则水质过瘦,生物贫乏,养殖动物生长慢。

据测定表明,透明度一半的深度,是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最大的水层。由补偿深度和透明度的特性表明,池塘水深宜在2米左右。池塘过浅、水体过小,容纳量有限;池塘太深而耗氧层过厚,易产生浮头和泛塘。

调节光照和透明度的方法,一般是以合理施肥、投饵,来调节水质肥瘦程度,达到“肥、活、嫩、爽”,同时注意经常给池塘加、冲新水和搅动水层使水循环等,以促进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功能;其次,以适当药物谨慎调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8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