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安全性调查
(一)农产品种类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选择了调查区内种植面积广的主要粮油作物、效益高或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特色优质经济作物,以及重要果品、蔬菜、茶类作物作为调查对象,开展了农产品安全性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水稻(早、晚稻)、油菜(油菜籽)、茶叶(春茶、夏秋茶)、主要蔬菜(包心菜、西红柿、茭白、萝卜、毛豆、青菜、四季豆、西兰花、蒲瓜)、重要果品(柑橘、胡柚、梨、葡萄、杨梅)五大类农产品、20多个品种。
(二)调查区部署
调查工作采取重点部署、全面覆盖的原则。农产品安全性调查重点部署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区域,以各类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基地为重点区。全面覆盖是指在以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产区作为重点调查区的同时,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区域内尽可能扩大其覆盖率,以研究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环境对农产品安全性的影响。
根据浙江省农产品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确定嘉兴市、杭州市、绍兴市、金华市、衢州市、台州市6个地区及平湖市、诸暨市、泰顺县、新昌县、安吉县、德清县、开化县、江干区、慈溪市等18个县(市、区)作为农产品安全调查的重点地区。
1)粮油重点在浙江省各平原县,以金华、平湖、诸暨等为重点县(市)。
2)茶叶重点在浙南及其他特殊品种产区,主要在新昌、泰顺、开化以及安吉等地。
3)蔬菜重点在杭州、宁波等城郊蔬菜区、沿海海涂蔬菜区、高山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在杭州市、嘉兴市、绍兴市、宁波市等地。
4)果品调查以浙江省特色水果产区为重点,包括临海、衢县、黄岩市、慈溪市、奉化市、常山县、金华婺城区、嘉兴秀城区。
各类主要农产品调查共计1300余个点位,控制面积占全省相应农产品种植面积的15%~80%。
(三)样点布设
(1)样品数与采样密度
各类农产品采样密度及样品数按照其所属的调查区类型——重点县或非重点县,调查农产品的类型、品种及其种植面积,按表4-1给予确定。
表4-1 不同农产品样点数/密度控制
注:①1亩=0.067公顷。
(2)布点操作流程
第一步,根据各地调查作物的面积,初步确定采样点数量。
第二步,项目主管部门会同当地有关部门,根据当地农产品分布、品种和预定采样点数量,初步确定大体采样位置。
第三步,在1:5万地形图上确定具体采样点位,选点原则为:①采样点周围应有该类农产品的较大种植面积;②采样点应避开交通线,距公路、铁路线100m以上。
现场定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避开局部污染影响。采样点应距主导风上风向烟囱高度15倍以上,且不受污染水排放的直接影响;②采样点不应设在田边、路边、灌水口、肥堆附近,一般应距田边2m以上;③采样点农作物生长正常,农产品体征无异常,遭受化学伤害、机械损伤、生长畸形的植株不能作为样品。
(四)样品采集
1.采样季节与时间
采样时间应为该种农作物大面积采摘期或收获期。其中:粮油为此类作物的收获期;茶叶为采摘期;蔬菜、果品为成熟后采摘、收获、上市时段。
2.采集部位/器官
采集作物食用部位/器官作为农产品样品。为研究农产品安全质量与土壤环境质量的关系,在采集农产品样品的同时,采集其根际土壤样。
3.样品采集及野外处置
(1)土壤样
用铁铲、土钻、竹片等工具采集土壤样,装入布样袋。采集耕作层土样时,以竹片刮去表土层(1cm)再采样。不采与铁铲接触面上的土壤,去除杂草、树根、砾石、砖块等杂物。茶园、果品深层土壤样用土钻采集。
粮油类采集0~20cm耕作层土壤。蔬菜类采集0~15cm耕作层土壤。茶叶采集0~40cm茶园土壤。果园土壤分2层采集,表层为0~40cm,深层为40~80cm。
各点土样均为混合样,每个混合样重量不少于1.5kg。果园各层土样,也为混合样。
混合样以梅花形布设样点采集。中心点应和农产品采样区中心一致,用GPS定位。以此中心点为交叉点,依田块形状作交叉线,在4个象限距交叉点25m左右设4个采集点,连同中心点在内共5个点,每点采集1.5kg左右土样组成混合样。
采集的混合样,置于洁净塑料布上混合均匀,采用四分法缩分,取不少于1.5kg混合样装入布样袋。
(2)茶叶样
春茶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采集,夏秋茶在7~9月采集。
在生产管理正常的茶园,选择生长正常的植株,不采过大、过小、遭受病虫害或机械损伤、田头路边的茶叶。
以人工采摘方法采集一芽二叶及相等嫩度的对夹叶。样品鲜重2kg。
采集的茶叶样品装入布袋内,在野外驻地(有条件时)的烘箱或烘干机中烘干,送至实验室再烘至足干。
(3)稻米样
选择生长正常的田中植株,不采遭受病虫害或机械损伤、田头路边、生长过旺或生长不良的水稻植株。
采用平行间隔多点采样法采集样品,组成混合样。取成熟稻穗,用不锈钢剪刀剪取每丛水稻全部稻穗,样本不少于10丛,稻谷重量1000g左右,装入布袋。
(4)油菜样
选择生长正常的田中植株,不采遭受病虫害或机械损伤、田头路边、生长过旺或生长不良的油菜植株。
采用平行间隔多点采样,组成混合样。采样时选择不少于20枝的成熟植株,在每个采样植株上随机选取一个分株,用不锈钢剪刀剪取全部油菜籽荚,脱去荚壳取菜籽,油菜籽重量1000g左右,装入布袋。
(5)蔬菜样
青菜:平行间隔多点采样,用剪刀剪取除根以外的全部茎、叶,采样植株不少于20株。注意防止土壤污染,去除黄叶,装入样品袋中。
包心菜、西兰花:平行间隔多点采样,组成混合样。用小铁铲铲取除根以外的整棵植株(全部茎叶),剥去黄叶和外层老叶。采样植株不少于7株。包心菜、西兰花因体积较大,可用网袋装样。
毛豆:平行间隔多点采样。用剪刀(或手)采取豆荚,每株上取1枝,采摘枝上全部豆荚,采样植枝不少于20枝。采摘样品剥去壳装入塑料袋中。
萝卜:平行间隔多点采样。视品种手拔或用小铁铲挖取,去茎、叶,仅保留根部(可食部分)。采样棵数视品种而异,小而圆的萝卜不少于10棵,大而长的萝卜不少于5棵。所有样品刷去泥巴,装入塑料袋中,大而长的萝卜可装入网袋。
茭白:平行间隔多点采样。用手或剪刀采样,从每丛中选取适中样本,总采样丛数不少于10丛,用手剥去叶,取其肥大花茎即茭白肉为样品。采集样品装入塑料袋中,为防止样品污染,现场可连叶一起采,待样品预处理时再剥去叶。
西红柿:平行间隔多点采样。采摘成熟的西红柿果实,采样植株不少于10株,每株上采摘适熟的果实1~2个,果实个数不少于20个,样品装入塑料袋中。
四季豆、蒲瓜:平行间隔多点采样。用剪刀(或手)采取,采样植株四季豆不少于20株,蒲瓜不少于5株。
(6)果品样
应选择生长正常、未遭受病虫害或机械损伤的植株,不采田头、路边、生长过旺或生长不良的植株。所选植株的树龄大体一致,最好为盛果期。
用手摘或剪刀剪取适熟果实,梨、胡柚应在果园内选择5~10株为代表,梅花状分布,从每个样本植株上选择向阳、背阳,大小适中的2~4个果实,组成混合样。杨梅应选择10株以上,每个样本植株上取20个以上果实,装入塑料袋。葡萄应在葡萄园内选择采样区块,采用平行间隔多点采集,保证有10棵以上植株,每个植株采集200g左右样品。
采样量分别为杨梅、葡萄等为5kg;柑橘、胡柚等为4kg;梨等为5kg。
4.采样记录
在每个农产品采集地点同时采集作物和土壤样品。先采集农产品样品,后采集土壤样品。
使用GPS定位,读取经纬度值(精确到秒)。同时,使用数码相机拍摄采样点及周围地形、作物、景观环境。
样品标签一式两份,一份随样品装入样袋中,一份拴在样袋(布袋)或粘贴在样品袋上(塑料袋)。标签内容包括:样品名称、采样时间、采样序号、采样地点、采样人姓名,土壤样品还需填写采样层位。
分别填写作物和土壤采样登记表。登记表样式见附件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8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