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穷人的孩子早就输在起跑线上
人生感悟:穷人的孩子早就输在起跑线上
“寒门再难出贵子”是近年来一个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可以说,这是个残酷的社会现实,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北大、清华等名校招收的学生中,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比例下降即是一个佐证。
当然,这一现象与大街小巷处处可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提倡的“公正”背道而驰。因此,似乎为了某种纠偏,北大、清华等全国46所高校已启动农村学生专项招生,录取优惠分值最高可降60分。
清华启动“自强计划”,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及县以下高中,招收农村学生。录取人数不超过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约达170人。
北大则启动的“筑梦计划”,以自主招生的方式招收优秀农村学生,主要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及县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
这种象征性的弥补措施,能多大程度促进公平?我对此抱有怀疑。在考生“身份”认定中,确定出谁能享受这一优惠政策,其中就有着相当大的人为因素。与硬碰硬的考试相比,真正的农村生或贫困生在获取政策惠顾的资源比拼中更处于劣势。考虑到以往各种加分、保送政策,成为豪门家庭营私舞弊的重要路径,谁能保证,面向农村学生降分的专项招生,不会成为有能量家长又一舞弊渠道?
而且,我之所以认为这种弥补措施是“象征性”的,乃是因为,这十几年来,因为基础教育的资源分配的显失公平,才导致了农村学生特别是贫寒家庭的学生考入名校越来越少。基础教育是因,高等教育是果。不从“因”上解决问题,仅仅在“果”上做某些象征性弥补,那只是应对舆情的宣传,很难促进实质性的公平。
在改革开放后,恢复高考制度最初的十几年内,城乡的基础教育也是不平衡的。邓小平曾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成为一个时期教育之圭臬。可再深思一下,为什么是对景山学校题词而非某所乡村小学?景山学校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这本身就说明问题。
但是,我也要说,那个时期基础教育的不平衡程度,远不如现在。这种不平衡加大的趋势,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家庭对孩子基础教育所需的实际投入越来越大——而这种投入加大是以“加强素质教育”为名的;二是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流入造成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以我生长的湘中农村为例。我家所在的那个自然村有700多人,在1999年以前,是远近闻名的“读书村”。本村最为辉煌业绩是:1984年,一位陈姓老兄高考成绩是湖南省理科第一名,他那年16岁。一时间,山村沸腾了,整个县也沸腾了,他被北京大学录取,现居美国。
像我这样考入兰州大学这类低调名校的人,则是等而次之了。我和这位老兄所读的小学、初中是同一所,他所读的高中是县一中。如果要说教学条件,那可真是简陋。我们所读的小学现在不复存在了,好些年前被撤并,原址成为养猪场。
这位陈姓老兄和我就读该小学时,全校只有5个班(一到五年级各一个,当时小学是五年制),五位老师全部是民办教师,最高学历是高中毕业,他们在教学之余还要回家耕种责任田。我们所就读的初中位于一个山坳上,连围墙都没有,操场是泥巴地,我俩先后就读时,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恰好是同一人,这位老师是我同村的叔叔,当时也是民办教师(我初三那年转正)。
这种简陋教学条件下能出基础教育大省“理科状元”,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奇迹。这个奇迹颇能说明些问题。在当时,尽管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但贫困地区天资聪颖而勤奋的学生脱颖而出的机率远大于现在。
原因也很简单:一是那时候教学内容和考试的内容相对较窄,学生自身素质以外的因素决定性作用不如现在,而且考试的标准比较刚性;二是家长对孩子基础教育也不需要现在这么大的投入。
再以我那个小山村的.“高考奇迹”为例,当时我们小学每学期收费2元5角,此外买几本教材几支铅笔和练习本就行了。老师的水平高固然好,即使水平差,天分高的学生将有限的几本教材读懂并不难,进而融会贯通,相比较城市里的学生,差距并不大。所以那时候,我们湘中农村对孩子教育的保障就是:给他交学费,让他吃饱饭。如此足矣!
可现在呢?九年制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可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基础教育实际投入是增长的。农村子弟特别是农村的贫寒子弟,很容易输在“起跑线”上。小升初、中考乃至高考名堂越来越多,学习成本越来越高。各种加分条件,往往被父母有能量的学生享有,各种各样的“素质教育”的投入,远非农村孩子的家庭能够承担。
再加上这些年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农村空心化,农村的孩子不是随着父母进城就读打工学校或借读在条件较差的郊区学校,就是跟着祖父祖母留守在家。这样的情形下,要出陈姓老兄那样的“高考奇迹”几乎不可能。
明代科举的考试范围限定在“四书五经”,最重要的科目是八股文写作。这种考试模式后来被许多人诟病为僵化,禁锢人的思维。其实这种考试标准是比较公平客观的,将“四书五经”背熟读通并能写出优秀八股文的人,要具有相当的素质。
重要的几场考试内容限定“四书五经”,形式主要突出八股文和试帖诗(策论则可考察一个人的知识面和综合分析能力),对贫寒子弟是大有好处。“四书五经”,贫寒子弟也能买得起,再加上勤奋或者天资不低,和权贵子弟相比劣势并不明显。所以湖南湘乡偏僻山乡荷叶塘的农家子曾国藩能考进士、点翰林。
古代有“穷文富武”之说,学文并不需要很大的投入,几本书就行。学武则不一样,光那些装备就是不菲的支出。如果那时候的科考以“素质教育”为名,范围扩大,二十三史、历代文豪的文集都在考试之内,那贫寒家庭的子弟恐怕只能望洋兴叹了。曾国藩在第二次科考落第后回家途经南京时,才借钱买了套二十三史。
随着家长对孩子家基础教育投入不断加大的同时,这些年优质教育资源也加大向中心城市流入。在恢复高考最初的十几年内,由于教师流动相对不自由,也由于学校硬件对教学效果影响不如现在这么大。往往有好老师在偏僻、简陋的学校内教授刻苦的农家子。如我所在的新邵县,新邵一中在县城,自然是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最好的,但另一所高中新邵二中,地处最为偏僻的坪上镇,该校是清末著名绅士周叔川创办的,历史悠久,学风笃实。因此,二中凭一区(当时几个乡组成一个区)的生源,高考成绩不亚于一中甚至时有超越之。
淮安市疫情防控通告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设施农业,鼓励发展工厂化集约养殖、立体生态养殖等新型养殖设施。
谈到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楼房养猪”就自然会被提起。
虽然一号文件没有明确提出“楼房养猪”,但很显然,这是其中一种类型。
也就是说,中央层面已经对高楼养猪给予了明确鼓励。
其实,在2019年底,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就提到了允许并鼓励养殖设施建设多层建筑,并对楼层高度不限制。
2020年起,楼房养猪就开始频繁被提起。
根据广东省数据,2020年以来,广东省新建、改扩建生猪规模养殖场1172个,已完工822个,其中“楼房猪场”158个。
从零星建设到占比10%,这足以看出楼房养猪的发展趋势。
楼房养猪成“潮流”大企业纷纷投建
那都有哪些企业已经布局楼房养猪了呢?我们简单盘点了一下(此处不止广东投建数据)。
牧原股份在2020年半年报中指出,公司在内乡开始尝试楼房养猪。
根据证券时报最新消息,牧原内乡综合体在2021年末完成最后一栋猪舍的投产运营。
新希望六和首个楼房养猪项目于2020年11月竣工交付。
目前,山东、河北、浙江等地投也有其布局建设的10余个楼房养猪项目。
2020年底,海大集团旗下公司海大科技小镇项目落户广西五里镇,项目一期的规模肉猪养殖区采取集约化楼房养猪模式,建设采用五层楼房结构。
2021年8月,河南秀博楼房公猪站正式投产,主楼为7层智能化楼房式公猪舍,可容纳3000+头优质种公猪。
2021年12月28日,扬翔股份17层楼房养猪项目“南沙立体化全产业链生猪养殖项目”举行封顶仪式,这是广东当前楼层最高的猪场。
2022年3月10日,天兆猪业峨边种猪场正式投产,这是继四川省大沟头核心育种场、甘肃省兰州核心育种场、福建省兴盛猪场之后,天兆猪业第4个投产的楼房猪场。
近日,京基智农表示,将致力于在广东省及周边建设繁殖育肥一体化楼房猪场。
楼房养猪的“魔力”与“阻力”
头部猪企斥巨资投建,政策再度提及,楼房养猪到底有什么“魔力”?
其实,楼房养猪最大的好处,是节省土地面积。
根据报道,四川南充的一栋7层楼房猪场,猪场占地面积15亩,可养殖5000头猪,年出栏可以达到12.5万。
而平层猪场要养殖5000头猪,占地面积需要80-90亩,这样折算下来,楼房养猪可以节省70-90%的土地。
在今年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的情况下,对于想要新建或者扩产的养殖场户来说,楼房养猪确实是个好选择。
除了节省土地面积之外,楼房养猪因为集中,可以减少饲料、断奶猪仔等的运输成本,有利于物资进入猪舍的消毒,猪群管理上也有一定优势。
同时因为进出口少,封闭式的分区管理,可以减少猪场外来疫病的侵入。
另外,楼房养猪的猪舍在折旧年限上有一定优势,可以平摊成本。
平层猪舍一般10-15年,而楼房养猪一般可以折旧到15-20年。
但是,我们也不可忽视其建造成本高等问题。
楼房猪场在建造时,需要额外的防漏水措施、除臭设施,水电设施、转猪和人员上下通道等,单平方的造价比平层养猪要高30%左右。
从目前看到的企业数据来看,一个楼房养猪项目需要上亿元投资。
值得提到的是,在人员配置上,楼房养猪一层就是一个独立的猪场,每层都需要配备一名场长,一个产房主管和配怀主管,而且每一层之间都需要联动,有不稳定因素产生,各层之间会受到影响。
所以,楼房养猪对人员的素质要求高。
还有,楼房养猪虽然外部生物安全相对平层更容易做好,但是因为饲养密度大,一旦有疾病进入楼栋,内部生物安全就很难把控。
所以,楼房养猪也有其双面性。
但是大猪企纷纷投建,说明它确实是未来发展趋势。
结语
在这种发展趋势中,我们也要思考,在养猪业越来越集中的情况下,未来,家庭农场将是养猪业的主力军。
那家庭农场能不能投入巨大的成本踏入这个新兴的养猪模式中,还值得商榷。
毕竟,楼房养猪并不是一层一层猪场的简单叠加,更重要的是管理和防疫等,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教训,才能达到稳定的水平。
而到2022年,我国已经提前半年完成生猪产能恢复目标,当前生猪产能处于过剩的状况,那就说明,平房养猪已经能够实现猪肉的供给。
如此情况下,家庭农场还有没有必要投入如此大的成本,冒着风险去进行楼房养猪?大家怎么看呢?
淮安市疫情防控通告
11月18日0时至24时,我市盱眙县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均系11月18日第54号通告的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全部在集中隔离点发现。
确诊病例1:主要涉及的重点场所和点位:黄花塘镇新街社区花园小区4—48号、新街农商行、王俊理发店。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2:主要涉及的重点场所和点位:黄花塘镇新街社区车棚组、马坝镇星华口腔诊所、黄花塘镇新街菜市场。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无症状感染者1:主要涉及的重点场所和点位:黄花塘镇新街卫生院、新街社区花园小区、新街简爱理发店、新街老国饭店。
无症状感染者2:主要涉及的重点场所和点位:盱城小学门口、太和街道丽都国际小区、太和街道丽都国际小区旁京东超市和佳乐年华超市、盱城街道香江国际酒店停车场、黄花塘镇张洪好汉养猪场、镇江市扬中屠宰场、盱眙黄花塘高速收费站、盱眙县工业园区泗水路附近、仇集老台门饭店、盱城街道十里营韩湘阁饭店、大明居肖翠奎中医综合诊所及旁边广济药房。
无症状感染者3:主要涉及的重点场所和点位:河桥镇仇集社区、仇集老台门饭店、仇集社区文明浴室。
无症状感染者4、5:两名人员主要涉及的重点场所和点位:黄花塘镇新街花园小区。
以上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已转运至市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情况稳定。相关场所和目前排查到的有关人员均已落实管控措施。
为坚决守牢我市“外防输入”防线,请7天内有高风险区或有本土疫情报告的设区市旅居史人员,特别是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重庆市,河南省郑州市,河北省石家庄市、秦皇岛市,广东省广州市,甘肃省兰州市,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安达市,青海省西宁市,山西省朔州市、太原市,四川省成都市、德阳市、广安市,湖南省株洲市、湘西州,山东省济南市,云南省德宏州、红河州,陕西省榆林市、西安市及我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东海县、赣榆区、灌云县、海州区、徐圩新区,盐城市射阳县,扬州市仪征市,南京市江北新区、栖霞区、秦淮区等涉疫地区旅居史的,以及河南登封各类武术学校、河北省石家庄新铁轨道交通中专学校来淮人员,须通过“i淮安”APP或“淮上通”小程序主动向属地社区或酒店、单位报备,配合落实分级分类疫情防控措施。对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导致疫情传播扩散的,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冬季来临,新冠和流感叠加流行的风险加大。全市上下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强化组织动员,督促社区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做好辖区内涉疫地区来淮人员排查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管理、指导、督促本行业本系统重点人群,严格按规定频次落实核酸检测;各用人单位、经营主体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落细落实测温、验码、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督促本单位职工外出返淮及时报备,抵淮后第一时间进行核酸检测,规范落实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宾馆、酒店、民宿、过夜浴场等住宿业单位要严格履行查验责任,发现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要第一时间报告。
广大市民朋友要履行好个人防疫责任,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用公筷”等良好习惯,主动接种新冠疫苗。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及时就近前往医疗机构按规范程序就诊,主动如实告知近期活动轨迹和接触史。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淮安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
工作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11月19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8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