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怎样养殖小龙虾
1、稻田条件要求
要求有水源无污染、水量充足、排灌方便的稻田,海拔在300米以下区域为佳、进出水口应用规模20目的网袋或网片过滤;土质以壤土为好,砂土不宜开展;水、电、路三通,农田水利工程设施配套,排灌方便。但有的养殖户却将不宜养虾的稻田进行改造养虾,结果往往导致得不偿失。
2、稻田改造标准
田地四周挖宽2-4米深1.5米的虾沟,在周边设置高0.5米的防逃设施;虾稻共生必须以水稻为主,稻田改造时虾沟的面积最好不要超过10%。但在实际生产中,有的养殖户在稻田四周开环沟,沟的宽度有3~4米的,有5~6米的,甚至有的达到7~8米,虾沟的面积超过20%甚至更多。
3、稻田管理
种养前要暴晒田地数日,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水全田泼洒,消毒后用人、畜粪作好田间基肥准备;稻田晒田的时候水分不能完全晒开,稻田一般要用有机肥,不要用对小龙虾有伤害的肥,施肥的时候将小龙虾赶到事先挖好的沟中。小龙虾对农药比较敏感,尽量使用生物制剂农药。每半月泼洒生石灰水进行消毒。稻田里的水要经常换。
4、稻种的选择
稻谷种子要选用具有抗病、抗虫、抗倒伏的大穗型,稻米品质优良。。对于水稻品种,可选择口感较好的,如南粳5055、9108。增大用种量,苗基本用种量1.5公斤—2公斤左右;
5、幼虾的放养
幼虾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浸洗3-5min,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再放在池水内浸泡1min,提起搁置2min-3min,再浸泡1min,如此反复2-3次,使幼虾体表和鳃腔吸足水分后再放养;春季每亩地可放5000尾,因为春季放苗盈利把握没有秋季放虾种的大,所以尽可能不要放太多。在秋季放种虾,每亩投送15-25公斤即可。以后每一年可根据情况适当补一些种虾,甚至不补,这可通过虾洞的多少来判断。若多,就可不补,反之,则适当投放新苗。
扩展资料:
小龙虾的主要价值
由于大部分小龙虾的抗污染性十分强,因此在含有高污染性毒素的水质下,依然可以存活。放养在水族箱中,也可有效的清除鱼的排泄物以及青苔,对水文环境整治有十分大的贡献。
小龙虾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且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肉内还富含镁、锌、碘、硒等,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塞。
小龙虾含有虾青素,虾青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虾青素有助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另外,小龙虾还可入药,能化痰止咳,促进手术后的伤口生肌愈合。
参考资料:
人民网-稻田养龙虾,不用担心农残超标
养虾你都会想到是在海里或者池塘养殖的,你知道在稻田怎样养殖虾么?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稻田里养殖青虾
一、选好田块,开好虾沟
养殖青虾的稻田要求水质清新、水位稳定。为此,要选择靠近水源,进排水比较方便,土质较好的田块,经过翻整耙平,可在田的一头开挖2米宽1米深的虾沟或在田四周及田中间开成“田”字型宽1米深0.8米的虾沟。建好进排水系,灌好水,严防野杂鱼混入。
二、适时放种,提高成活率
虾种应在稻苗返青后放养,通常放养当年人工培育成的幼虾,规格为2000—5000只/公斤,每亩可放苗1—1.5万尾。选择阴雨天或晴天的早晨,分点投放,使整个水域都有幼虾分布,避免幼虾过分集中因缺氧引起死亡。放养时雨天或晴天的早晨,分点投放,使整个水域都有幼虾分布,避免幼虾过分集中因缺氧引起死亡。放养时动作要敏捷,放养后加灌水,使稻田水深保持在15—20厘米。平时要注意保持水位稳定,避免因水过浅影响虾苗游动及生长。
三、科学投饵,加强管理
幼虾放养后,立即开始投饵,一般可用麸皮、豆饼、或鱼***虾***用颗粒饲料投喂,还应适当投喂一些螺蛳、贝肉、鱼肉等动物性饵料。每天投喂2次,以傍晚投喂为主,日投喂量可按田虾体重的2%—4%掌握,根据季节、天气和青虾吃食情况,合理调整,使虾吃饱吃好,促进生长。管理要点:
1、坚持定期换水,保持稻田水质清新。特别是夏秋高温季节更要勤换水,即使在水稻搁田时也要保持虾沟内水位稳定,为青虾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2、养虾稻田尽量避免施用农药,必要时宜选择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其施药方法:粉剂应在早晨施,因早晨有露水,粉剂大部分沾在水稻茎叶上;水剂下午喷洒,因为下午稻叶干燥,大部分药液均吸附在水稻上。在施药前应将田中加满水,施药后5—6小时换新水,防止农药残留,危害青虾。
3、注意清除敌害。蛙、蛇、水老鼠等都会吞食青虾,要采取有效方法及时消灭。
四、实行轮捕,适时收获
早期放养的幼虾,经过2—3月的饲养即可达性成熟,在池中自行繁殖,密度过大。个体大小不均,不利于虾的生长。因此从9月份开始即可分期捕捞,捕大捕小。捕捞方法有:虾笼诱捕、虾罾扳捕、捞海赶捕等。至11月份,青虾已停止生长,可用干池法将稻田水排干,捕净余虾。个体较大的可直接上市出售,个体较小的可另行放养至明年5—6月份起捕出售。
五、青虾越冬,确保安全
青虾越冬分为幼虾越冬和新虾越冬两种。幼虾越冬是指那些8—9月份繁殖的虾苗,到12月份还未长到商品规格的小虾,通过越冬,留待翌年3—4月份作为放养虾种;而亲虾越冬,则是对选留下来待来年繁殖用的亲虾,让其安全越冬,达到来年产卵繁殖的要求。
稻田养殖青虾,既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又可增产增收,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模式。只要坚持因地制宜,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切实加强伺养管理,稻田养青虾,在保持稻谷稳产的同时,还能获得亩产20—30公斤的青虾产量,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高温季节青虾苗的管理
1、在幼虾培育期间:每星期要施一次EM原露及光合细菌等益生菌,改良水质和补充适口饵料。每10天施用一次生石灰,以调节水质和补充钙源,用量为每亩1米水深15千克,使池水pH值在7-8之间。
2、每天对水质进行监测:对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进行逐日测定,根据测定情况进行处理。
3、适时加注新水:在进行青虾繁殖时,要切实把好进排水关。进排水口要采用60目纱绢过滤,杜绝野杂鱼或鱼卵以及其他水生动物流入池中。虾苗培育期间,每4-5天加注一次新水,注水量10-15厘米。
4、待幼苗长至l厘米左右,可改投人工配合的粉料,主要成分为麦麸、鱼粉、次粉等。在培育期间要注意池塘水草的生长情况,如过密应予以剔除,以免争夺养分。
5、捕捞与运输:一般从抱卵虾投放后经30-40天的培育,幼虾可长至2厘米左右,此时可以考虑作为商品虾养殖的苗种。拉网用夏花网即可,在捕捞前应将池中水草剔除以便拉网操作。如短距离运输可用活鱼桶充氧运输,每桶视运输距离长短,2小时内可装30万-40万尾,运输时在容器中可适当铺设一些水草,可以提高运输的成活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8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