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手盆栽方法
金佛手喜欢在肥沃、疏松排水性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养殖时可以将腐叶土、园土、河沙混合配制土壤,平时每天要让植株接受4~6小时的光照。金佛手对水分的需求量不高,养殖时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来浇水,每次浇水时尽量不要留积水。
1、配制土壤
金佛手又被称为蜜罗柑,属于芸香科植物,常被作为盆栽种植,金佛手盆栽方法第一步是配制土壤。金佛手喜欢在肥沃、疏松、排水性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养殖时可以将腐叶土、园土、河沙按4:2:1的比例混合配制土壤。
2、合理浇水
金佛手对水分的需求量不高,种植时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来给植株浇水,春秋季温度适中,需要每周给植株浇水2~3次水;夏季温度高,空气干燥,需要每两天给植株浇一次水;冬季温度低,空气湿度大,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3、充足光照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合作用,因此养殖金佛手时要让植株接受充足的光照,通常情况下每天要让植株接受4~6小时的光照,光照强烈时要适当的给植株遮阴。长期见不到阳光时,可以用光照灯代替阳光照射植株,效果是一样的。
4、及时施肥
金佛手喜肥,养殖时要根据植株的生长状态来施肥,金佛手每次结果时要给植株施一次肥,采摘果实要给植株追施一次肥料。平时可以给金佛手施粪水肥和磷钾肥,每次施肥前最好先用水稀释肥料,这样不会施肥过多发生肥害。
种植佛手,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利润高,是当今发展特色农业致富的非常选择。 佛手可分盆栽和地栽。盆栽,每亩可种1000~1400盆,可选瓷盆、瓦盆、塑胶盆。地栽,每亩可栽400~600株。盆栽佛手,夏日每天需灌水,越冬要集中置于大棚内,结果3只以上可为佛手盆景。地栽佛手,管理简单方便,不用浇水、用肥,且果实大、产量高,可用压条法培育矮化佛手盆景。 种植佛手,应选在交通便利、光照强、空气适度流通的场地。金佛手属喜温喜光植物,10~31℃是最适宜的生长温度,0℃以下需进大棚越冬,41℃也能正常生长。 应选择疏松、肥沃而又透气渗水性能良好的沙质土壤;需适当的水份,过多则霉根,过少则掉叶。盆栽的盆土以“干而浇水,湿而不浇”为准;地栽佛手做好排水工作就可。佛手几乎无病害,虫害防治简单,只需“对虫下药”。 金佛手一年能开3~4次花,果实成熟期限一般需3~4个月,最高产量有株产23公斤,单株最重达26.5公斤。以一亩地为例,每株成本3元,引苗木1000株,第一年亩产750公斤鲜果,400多盆盆景,收入达3万余元,利润2.5多万元。经人工养殖、嫁接、扡插,利润可成倍增长。最高亩产纯利润可达10余万元。 栽培技术 金华佛手育苗方法以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主要方法有扡插法、嫁接法、高压法、组织培养等,由于佛手属单性结实,果实中无种子,所以自然条件下不能通过有性繁殖育苗。 一、幼苗培育 1、幼苗移栽 培育幼苗选用沙壤土,肥力较高的田块为好,经中耕除草后,每亩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5~10公斤,或复合肥10公斤,作为基肥。施足基肥后的整个幼苗培育阶段可以不再施肥。 幼苗以20x20cm的株行距离栽培定植,移栽后当浇透水一次,~7天后即可成活,移苗不能在高温时节或冬季进行。 2、整形 盆景生产为目的的佛手幼苗,在幼苗培育期就应开始整形,一般在幼苗新枝长到15~20cm时,选择一健壮新枝为主杆,进行打顶,枝杆上抽出新梢后,可选留4~6个不同方向生长的新梢为备育的一级分枝,待新梢长到20cm左右,最后选留3~4个二级分枝,全株共留12个左右分枝,由于佛手一年有三次新枝萌发,应不失时期地进行幼苗整形。经过一年的大田培育,可基本培育出成形的植株。 3、上盆 根据生产的实际和佛手的生理特性,上盆一般安排在8~10月或第二年的3~5月进行。上盆方法与其他植物相同,可采用细沙作为盆土,有条件的也可用泥碳、珍珠岩、蛭石等为介质进行栽培。 二、盆栽佛手管理 (1)水分管理:佛手怕涝不耐干旱,平时供水时应看盆土干湿程度,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7~8月份高温干旱季节,正值佛手果生长期和秋梢的萌发期,应保证水分的供应,一般要早、晚供水一次,以保证佛手安全越冬和花芽分化。 (2)肥的管理:佛手以农家肥为主,以腐熟栏肥、人粪尿、饼肥、复合肥为常用肥。配以磷酸二氢钾等。3月份,以经过发酵的人粪尿配成的稀薄肥水浇施,每7~15天浇一次。 (3)疏花疏果:金华佛手以春花与夏花座果为产量的主休,力保持高质稳产,调节好佛手的生长发育,应根据树龄、树势等情况进行疏花疏果,树龄大或树势弱的植株,春花易座果,由于春果质量高,可多留春花春果,同时为植株好的营养生长,重疏夏花夏果。树龄小或生长势旺的植株,春花虽然很多,但原座果率低,为养活营养物质的浪费,应重疏春花,同时多留夏花夏果,以确保产量。 (4)修剪整枝:佛手的修剪主要在春、夏、秋三次。春季结合出棚,进行适度修剪,主要剪除徒长枝、方向不正的枝条、病枝、枯枝。在6月底进行修剪,夏季修剪是全年盆景整型的主体,可根据盆景的具体要求进行修剪,一般要求植株枝条分布均匀。秋季8月中旬进行修剪后的秋梢是第二年的结果母枝,应防止其徒长,促进增粗老化,以利于花芽分化。 三、病虫害防治 佛手生长过程中一般没有病害,佛手的虫害主要有红蜘蛛、潜叶蛾(画图虫)、玉带凤蝶和灰蛾等,也有介壳虫、蚜虫的危害。红蜘蛛全年都可发生,应经常检查植株叶片背面,在每叶有2~4只红蜘蛛时,用杀螨类药物毒杀。潜叶蛾主要发生在秋梢的嫩叶上,由于早体小且潜入叶片,伤害叶肉,应以防为主。夏剪后3~5天,就应用药防治,每5~7天1次,连续3~4次,至新梢叶片角质化后停止。 四、地栽佛手的管理 以采果及嫁接佛手小盆景为主要生产目的佛手栽培,可用地栽的方式。地栽佛手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快、挂果量多、产量高;且管理相对粗放,特别是肥水管理较为容易,不易伤根伤苗。地栽佛手的管理基本上与盆栽的相似,但应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肥料的供应 地栽佛手的肥料供应以施足基肥为主,每年可在9~10月份,施腐熟栏肥每亩500~1000公斤,以沟施为主。平时视植株生长情况,适度追肥。 2、水分供应 地栽佛手视气候和土壤含水量,一般土壤湿润的情况可全年不灌水。雨季及时开沟排水,防止田块积水。 3、疏花疏果 4年生以上地栽佛手已进入盛产期,由于其树体较大,根系发达,有机营养和无机营养供应充分,可适当多留花、果,一般每株结果控制在10~15公斤为好,保证稳产和高质量。 4、防止徒长 地栽佛手极易发生徒长,造成只长枝条不开花结果的现象。应控制肥水供应,适当抑制营养生长,防止枝条徒长。可用生产延缓剂控制枝条徒长,花芽分
参考: aptcm/aptcm/medinfo.nsf/ByUNID/CAB7C290913C833848256D410033868E?opendocument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9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