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怎么减少农药污染

如何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怎么减少农药污染

在防治病虫草害时, 每年都有大量的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施入农田。如果滥用这些农药, 不仅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由于病虫草害产生抗药性, 施药量和施药次数不断增加, 使防治成本增高, 还会造成农药污染农产品和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影响人体健康等后果。要求做到有效、经济、安全使用农药。合理施用农药要做到:

(1)对症选用农药

作物病、虫、草害的种类繁多, 农药品种也很多, 各种农药的理化性质、作用方式等都不相同, 对不同类别的防治对象( 病、虫、杂草等) 的效果也有不同。杀虫剂中的触杀剂如40%巨雷乳油和52.5%雷乐乳油对各类口器的害虫都有效, 可有效防治棉铃虫、豆野螟、菜青虫、斑潜蝇、木虱类、蚧类、钻蛀类害虫( 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桃蛀螟、水稻二化螟等) 、蚜虫、柑桔潜叶蛾等。40%巨雷乳油对地下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敌百虫作为胃毒剂只能用于防治食叶性害虫, 不能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的害虫, 如叶蝉、蝽象等一类害虫。

(2)适时施用农药

根据防治对象的发生危害特点、农药性能和环境条件来确定防治的最佳时间首先, 抓住防治对象对药剂最敏感时期施药。各种病虫草害在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 对药剂的抵抗力差异很大。以害虫为例, 不同虫态中, 以幼虫耐药力弱, 而卵、蛹耐药力强。在同一虫态中, 以幼虫为例, 随着虫龄的增加, 其耐药能力也随之而增, 为了达到防治的效果, 就要增加用药量, 不仅不经济, 而且还会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同时还会带来污染环境的不良后果。

(3)按照防治指标施药

所谓防治指标是指害虫种群数量、病害种群密度增加达到造成经济损失, 而须采用防治措施时的临界值, 又称防治阈值、经济阈值、防治指标。

(4)选择恰当的施药方法

常用的施药方法有: 喷雾、喷粉、泼浇、拌种、涂抹、灌淋、毒土等。三环唑防治本田稻叶瘟, 采用浸秧1 分种后, 闷半小时后移栽, 比在本田喷雾省工、省药、防效好。

(5)农药的合理轮用和混用

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是延缓和阻止病虫抗药性的一项主要对策。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和内吸性杀菌剂, 容易产生抗性。一般同类药剂品种之间和杀虫、杀菌机理相同类别药剂之间会表现交互抗性。因此, 轮换使用农药, 不能选择杀虫或杀菌机理相同类别的药剂,而要选择与原来( 在同药剂) 作用方式、作用机理不同的药剂防治。这不仅对已经产生抗性的病虫可以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对还没有产生抗性的病虫也可起到预防或延缓产生抗药性的作用。

(6)安全用药, 避免药害产生

在防治病、虫、草害和使用调节剂过程中, 要采取正确的施药方法, 适时、合理用量, 控制好施药条件, 认真操作,否则会使作物产生药害, 如引起植物生长受阻, 叶片组织失绿、白化、黄化、斑点、叶缘或叶脉变褐、全形( 扭曲) 、全叶( 株) 萎蔫、畸形等症状, 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9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