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
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致使大量农作物质量降低,甚至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化肥和农药不合理的使用
据统计,我国每年化肥的使用量已经超过410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化肥消费大国[2]。为了提高农产品的增收量,含磷、氮等化学肥料被大量运用,长期使用这些化学肥料,会破坏土壤结构,扰乱土壤内部营养成分的平衡,造成土壤结块,土质变差,储水功能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农产品的数量是大大提高了,但其质量却令人担忧。因为过量使用化肥会使一些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过多硝酸盐,动物或人体食进这些含硝酸盐的农作物后,将影响体内氧气的运输,使其患病,严重时甚至死亡。
同样,大量农药的使用对土壤也造成了很大危害。大部分的农药是有机农药,其含有很多有害化学物质,如苯氧基链烷酸酯类农药、多环芳烃、二恶英、邻苯二甲酸酯等等。这些有害化学物质将近1/2会残留在土壤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生物、非生物以及阳光等共同作用下,有害化学物就成了土壤中的组成成分,种植在土壤上的农作物又从土壤中吸收有害物质,在植物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中积累,通过食物,人体和动物食用后就会引发各种疾病。
2、重金属元素导致的土壤污染
农用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工业污染的加剧,使得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来源主要有三方面:随固体废弃物进入土壤的重金属,随着污水灌溉进入土壤的重金属和随着大气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固体废弃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其中由工业和矿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最为严重。而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通过日晒雨淋等作用,重金属就会被土壤吸收并扩散。生活污水,石油化工污水,工矿企业污水和城市混合污水是污水的四大来源,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铅、铬、汞、铜等重金属,污水的任意排放或处理不合理,都将导致污水中的重金属元素转移到土壤中,从而影响土质恶化。所有的这些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到土壤中后,因其移动性差,停滞的时间长,大部分的微生物难以对其分解,且其可以经过水、植物等介质最终危害到人类。
3、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对土壤的污染
牲畜和人的粪便,以及屠宰产的废物常常没经过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土壤中,其中的寄生虫和病毒就会引起土壤和水的污染,有时还会使土壤中毒,变化土壤原本的正常状态,有害土壤通过水和农作物最终又会危害到人类。
4、污水灌溉对土壤的污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需要大量的水来对农作物进行灌溉。然而,水脉都是相连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一旦没经过科学的处理就排放,使得大量的污水流到农田,被污水灌溉过的农作物就会带有多种有害的物质,致使食用后的人类和动物生病。
5、大气污染对土壤的污染
大气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经过各种化学物理反应,形成酸雨,酸雨进入到土壤中,使土壤酸化。冶金工业排放的金属氧化物粉尘,则在重力作用下以降尘形式进入土壤,形成以排污工厂为中心、半径为2~3km范围的点状污染[3]。这将使土壤成分发生变化,影响土质性质,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6、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主要包括荒漠化、沙尘暴与沙漠化。地球溃疡症是对土地荒漠化的形象描述,自然环境中的水蚀、盐渍化、石漠化等,使得地球的溃疡症越发严重。例如我国的黄土高坡,其土壤成分主要是粉沙,粉沙的粘着力差,又易被水溶解,一旦遇到恶劣暴雨天气,就会被水冲走,既不适合植被的生长,生物的生存,还会造成河床淤积,降低河流湖泊的蓄洪排涝能力。近几年里,我国多个城市沙尘暴出现率猛增,这与滥垦草原,过度砍伐树木而引起的土壤风蚀密切相关。被风蚀侵害的土壤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生长困难,使得大部分土地不能被利用。
烟台市位于胶东半岛中部,渤海、黄海相拥,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首批14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烟台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
一、土地利用水平
烟台市土地面积13745.95km2,其中以农作物为主的旱田4728.96km2,占34.4%;森林、果园、草地4653.4km2,占33.8%;人工建筑占地1865.59km2,占13.6%;其他未利用土地2515.84km2,占18.3%。
二、自然保护区现状
烟台市有县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区22处,其中,国家级4处,省级8处,县市级10处,合计面积1059.98km2,占烟台市国土面积的7.7%。据调查,这些自然保护区有鸟类250多种,其中留鸟50余种;保护区内有植物1000多种,树木250余种,其中天敌昆虫400余种;保护区内有植物1000多种,树木250余种,药用植物700余种。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为保持烟台的生态平衡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三、农药和化肥使用情况
烟台市是全国重要的水果、油料和粮食产区,2000年末,有耕地709万亩。每年为防治病虫害和增加产量,对农田和果蔬园使用大量农药和化肥。
“九五”期间,全市未发生农药化肥施用不当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根据多年对全市主要河流和近岸海湾的监测,农药项目尚未发现超标现象。水库以及近岸海域有富营养现象出现。
四、土地利用及生态问题分析
通过对烟台市土地利用状况分析和生态稳定性安全性综合评价,烟台市土地利用及植被存在如下问题:
1)耕地日益减少;
2)水土流失严重;
3)植被严重退化;
4)资源匮乏,地下水严重超采;
5)面源污染降低了生态环境质量。
五、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近年来,随着矿业经济的发展,烟台市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截至2000年,烟台市采矿地面塌陷累计达12.48km2,地裂缝影响面积0.06km2,露天采矿破坏土地面积692.22hm2;各类矿山废渣、尾矿年产量为1155.14×104t,现积存总量为11678.26×104t,占地面积1614.60hm2;各类矿山矿坑水及选矿废水年产出总量为5091.20×104m3,年外排量1264.02×104m3,矿区水环境污染问题较突出。
烟台市作为山东省的矿业大市,近期一段时间内,矿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滞后于矿山开发步伐,总体来说,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1)需处理的矿山“三废”不断增加,治理工作量大。
2)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防治工程难度增大。
目前,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越来越受到各级人民政府的关注,已经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矿区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地质地貌景观保护、采空地面塌陷的土地复垦、废水、废渣的综合治理、矿渣、尾矿的综合利用等方面。但由于起步较晚,资金缺少,治理成果不够理想,因而烟台市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0891.html